房企销售情况堪忧 业内称下半年或将降价促销

27.08.2014  12:06
核心提示:  今年楼市量价齐跌,在这种情况下中期业绩下滑很正常,且楼市处于调整期,没有过多的行政手段干预,大房企公布的数据是符合市

  今年楼市量价齐跌,在这种情况下中期业绩下滑很正常,且楼市处于调整期,没有过多的行政手段干预,大房企公布的数据是符合市场预期的。

  ———广东中原地产代理有限公司项目部总经理黄韬

  今年以来整个市场都是需求萎缩,价格往下走,整个全国市场住宅成交下滑,房企只能降价促销,这也是利润下滑的重要的原因。

  ———合富房地产经济研究院院长龙斌

  又到一年房企晒“中考”成绩的时间,可谓是“几家欢喜几家忧”。近期,多家房企发布上半年销售业绩,整体成绩一般,若以销售目标完成度作为考查标准,除个别企业如中海地产完成了全年销售额的一半,上半年多家房企的全年销标还未完成一半。

  82家房企整体净利润下滑

  进入8月份下旬,上市公司也开始密集发布各自的中期报告。已有包括万科、碧桂园等多家房企召开或即将召开中期业绩发布会。根据W ind提供的数据发现,截至8月24日,沪深两市共有82家房企公布了2014年中期报告。

  今年上半年,这82家房企共实现营业总收入1858 .91亿元,较2013年同期的1680 .54亿元增长了10 .61%。但在营业收入增长的同时,82家房企的整体净利润则出现了下滑,由2013年208.41亿元,跌至200 .98亿元,降幅为3.57%.8月18日,行业龙头万科发布了中期业绩报告,显示其于业绩期内实现销售面积821.2万平方米,销售金额1009.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4.6%和20 .6%。但今年1-6月其实现结算面积363.2万平方米,实现结算收入399.4亿元,同比分别下降6.5%和1.7%。受此影响,上半年万科的营业收入为409.6亿元,较去年同期略微下降1.0%。

  同时,招商局地产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发布今年上半年报告,今年1-6月,招商地产累计完成签约销售面积121.82万平方米,同比减少10 .47%;签约销售金额179亿元,同比减少10 .35%,完成上半年200亿元销售目标的90%。而以招商地产[微博]此前公布的500亿元销售目标计算,其上半年完成度仅为35.8%。

  数据同时显示,绿城中国上半年销售额305亿,完成销售指标的47%;世茂上半年实现签约销售额72亿元,完成全年销售任务的45%。

  不过,也有小部分房企业绩逆市上涨。金融街上半年实现销售签约额约110亿元,完成上半年目标。

  广东中原地产代理有限公司项目部总经理黄韬认为,企业中期业绩下滑属于正常现象:“今年楼市量价齐跌,在这种情况下中期业绩下滑很正常,且楼市处于调整期,没有过多的行政手段干预,大房企公布的数据是符合市场预期的。”

  “内地房地产黄金时代已过去”

  在整体销售金额下滑的同时,不少房企相关人士称,赚钱越来越难了。

  万科总裁郁亮在中期业绩发布会上表示,内地房地产的“黄金时代”已过去,逐步从卖方市场转为买方市场,地产商要大幅改善管理能力才能赚到一点“辛苦钱”。

  报告显示,招商实现营业收入总额160 .47亿元,同比下降0 .5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7.85亿元,同比下降30 .00%。另根据金地集团的中期业绩报告,今年上半年,该公司实现销售面积131万平方米,销售金额170亿元,分别较上年同期下降13%和14%,营业收入90 .84亿元,净利1.58亿元,大幅下降了49.91%。

  招商地产归属于公司的净利润增速远低于主营业务收入增速,其中一大原因便是房地产业务毛利率由33%下降为28%。至于毛利率下降的原因,招商地产相关人士表示,由于广州依云水岸、北京公园1872等高毛利项目结算减少,而二、三、四线城市项目结算占比则增加至16个。

  但也有房企利润上升的企业。今年上半年,佳兆业实现累积合约销售额112亿元,合约销售面积约941707平方米,合约销售按年增长1.3%,合约销售均价为每平方米11856元,按年增长28.1%。实现净利润为13.28亿元,同比增长29.7%。

  合富房地产经济研究院院长龙斌坦言:“今年以来整个市场都是需求萎缩,价格往下走,整个全国市场住宅成交下滑,房企只能降价促销,这也是利润下滑的重要的原因。”

  下半年不排除降价销售

  面对房地产市场的下滑,多数开发商对后市的判断不容乐观。在上述房企的年中会议上,“市场规律”、“客户”、“户型”等关键词成了房企负责人频频提及的热词。有分析认为,频频提及这些热词说明房企可能会动用最具影响力的价格手段加快销售。而对于下半年的市场情况,多数房企依然倾向走量为主,众多知名房企的负责人也没有否认将通过降价达到促销的可能性。

  对于下半年房地产的走势,金地集团相关人士认为,“去库存”仍将是下半年市场主基调。“金地下半年将积极去库存化,通过更有竞争力的价格策略,拓宽客户资源,进一步提升产品性价比,加快差异化产品的上市,对库存较大的同质化产品的新开工计划进行审慎决策,必要时延缓开工。”

  龙头房企万科也称下半年将继续采取积极销售的营销方法。媒体曾向郁亮提出“万科在广州采取积极销售策略是否意味着会继续降价”的疑问时,郁亮并未否认会继续降价,但他同时强调降价不是唯一的手段,并表示,广州向来是比较早降价的城市。

  而对那些库存量高、去化周期长的城市,郁亮认为,短期内仍然以去库存为主。同时,郁亮表示,目前已出现一些积极的因素,预示着下半年的经营环境可能会好于上半年。“随着央行[微博]多次强调要保护首次置业者贷款需求,未来的购房信贷环境也有望得到改善。”据悉,万科在广州从8月份开始到年底,将陆续推出至少5个全新项目。

  尽管碧桂园上半年核心净利润同比上升14 .1%,但公司总裁莫斌中期业绩发布会上坦言:“如果市场环境严峻,不排除为保障现金流而进行产品的价格调整。”而碧桂园下半年计划推出37个新盘,连同旧盘新推,新推的货量预计超过700亿元。展望楼市前景,莫斌表示,针对市场的变化,碧桂园已积极调整了产品定位,将主推刚性及改善型产品,主力产品是90-140平方米的洋房。

  调整年度销售目标在所难免

  面临下半年走势仍不明朗的楼市,不少业内专家指出,不排除部分房企下调年度销售目标的可能性。

  黄韬表示,从大方向来看,房企调整销售目标在所难免,但由于整个公司、各个项目及资金回笼的状况都不一样,究竟该如何调整,各家房企可能不同,“有的房企原先的规划就是在下半年集中推货,那么就有可能在下半年完成全年销售,这样销售目标就不需调整甚至可能会稍微上调;有的房企因为种种客观原因,确实没有办法完成销售目标的,也会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下调。”

  某品牌房企相关人士坦言,今年上半年的确没有完成全年销售目标的一半,如果下半年在采取降价促销的情况下,仍无法促进成交量上升,不排除降低全年销售目标的可能性。

  相关链接

  部分房企中考成绩单一览

  绿城与其附属公司连同合营公司:销售额305亿,毛利增2 .1%

  8月25日,绿城中国发布2014年上半年财报,截至2014年6月30日止6个月,绿城与其附属公司连同合营公司共销售物业面积124万平方米,销售金额305亿元(包括29亿元的协议销售额),完成年初制订销售指标的47%,其中归属于绿城集团的权益金额为132亿元。

  公告披露,期内公司实现毛利32.24亿元,较2013年增长2 .1%。其中实现物业销售毛利28 .31亿元,毛利率为24 .0%,较2013年同期29.7%有所下降。

  [房企说法]

  绿城表示,物业销售毛利率下降主要是由于本期结转入的楼盘大部分于2009年取得土地,成本偏高,再加上政府对房地产行业的调控政策影响导致项目销售价格偏低所致。

  招商:销售额179亿,同比减约一成

  近日,招商局地产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发布今年上半年年度报告。报告显示,招商实现营业收入总额160 .47亿元,同比下降0 .5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7.85亿元,同比下降30 .00%,上半年新增15个项目,补充项目资源370 .21万平方米,权益面积341 .68万平方米。

  1-6月,招商地产累计完成签约销售面积121.82万平方米,同比减少10 .47%;签约销售金额179亿元,同比减少10 .35%,完成上半年200亿元销售目标的90%。而以招商地产此前公布的500亿元销售目标计算,其上半年完成度仅为35.8%。

  [房企说法]

  招商地产归属于公司的净利润增速远低于主营业务收入增速,其中一大原因便是房地产业务毛利率由33%下降为28%。至于毛利率下降的原因,招商地产表示,由于广州依云水岸、北京公园1872等高毛利项目结算减少,而二、三、四线城市项目结算占比则增加至16个。

  保利置业:签约销售额约123亿,下半年将推约8个全新住宅盘

  据保利置业中期业绩报告显示,2014年上半年,该集团签约销售面积约119.5万平方米,签约销售额约123亿元,已完成年初定下的全年销售目标280亿元的44%。

  数据显示,长三角和珠三角占入账的收入超过一半,从上半年主要的利润来看,上海、广州这些地方来的毛利超过要求的一半以上。保利置业对长三角和珠三角的投入回报正不断显现出来。

  [房企说法]

  保利置业方面表示,下半年的情况是把剩下的货量再加上新形成的货量之后,只要达到46%的去化水平,就能够完成全年280亿的目标。上半年共有在售项目44个,下半年还将视乎市场情况及工程进度,计划推售约8个全新住宅楼盘。

  上半年保利置业依然大规模拿地,保利置业管理层回应称,今年拿地预算是91亿,上半年已拿下价值将近100亿的土地,按权益算,保利置业需要支付80亿的土地款,目前已经支付70亿,还剩下11亿的买地额度。

  佳兆业:合约销售额112亿,净利润上升近30%

  近日,佳兆业在香港召开年中业绩发布会,公告显示,该集团销售稳中有增。

  今年上半年,佳兆业实现累积合约销售额112亿元,合约销售面积约941707平方米,合约销售按年增长1.3%,合约销售均价为每平方米11856元,按年增长28.1%。实现净利润为13.28亿元,同比增长29.7%。如果按照此前定的2014年销售目标冲击300亿,那么上半年佳兆业约完成全年目标的37.3%。

  佳兆业在一、二线城市的合约销售额约占整体销售的73%,公司自2012年以来回归一、二线城市的战略取得了良好成效。

  [房企说法]

  公司表示,下半年将择机选购土地,加大一、二线城市土地储备比例。目前土地储备达到2360万平方米,在建总面积达860万平方米。

  泰禾:销售金额超百亿,全年250亿销标不变

  在2013年和2014年里连续“抢地王”的泰禾集团,也公布了上半年的业绩。8月22日,泰禾发布的报告显示,该公司上半年房地产业务上实现销售金额10 1 .35亿元,其中住宅地产77.03亿元,商业地产24 .32亿元,累计实现销售面积56 .60万平方米,也较去年同期取得较大幅度的增长。

  下半年,泰禾集团将根据市场形势的好转加大推盘量,并会有多个新开发项目入市。如北京泰禾长安中心、泰禾1号公馆,上海泰禾红御和泰禾红桥,福州泰禾金尊府和福州院子,泉州东海泰禾广场,福鼎泰禾红树林等新项目都将在下半年按期入市。

  [房企说法]

  据泰禾相关负责人透露,下半年可推货值预计近300亿元,“但公司依然坚持‘以销定产’的策略,全年250亿元的销售目标不会改变。”

  金融街:销售签约额约110亿完成上半年目标

  金融街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上周发布2014年半年报,1至6月实现营业收入43 .17亿元,比上年同期的64 .77亿元减少33 .3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 .7亿元,同比约减少一半;基本每股收益为0 .12元。其中开发业务毛利率较去年同期提升2 .46个百分点,物业租赁业务毛利率较去年同期提升2 .05个百分点,物业经营业务毛利率较去年同期提升8 .35个百分点。

  报告期内,2014年上半年金融街实现销售签约额约110亿元,其中商务产品实现销售签约额约78 .6亿元,较好地完成了上半年目标。

  [房企说法]

  金融街称,公司上半年生产经营正常,营业收入和净利润较去年同期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受开发项目结算排期的影响,公司收入和利润存在季度间的不均衡性。上半年净利润下降幅度大于营业收入下降幅度的主要原因是财务费用和管理费用较去年同期增加,其中财务费用增加的原因为公司加大土地资源储备力度,新增上海、广州、重庆、天津等地项目;管理费用增加的原因是新增上海、广州等地子公司但尚未产生结算收入。期内,金融街分别在上海、广州、天津、重庆等地获取6个项目,土地总投资额约103亿元,新增项目总建筑面积约93万平方米。

  金融街还称,下半年将积极探索旅游文化、医疗、教育、养老等产业和地产协同发展模式研究,强化房地产业务与信息技术相结合,逐步建立供应商采购和社区电商服务平台。

  世茂:签约销售额72亿净利润大增43 .6%

  近日,上海世茂股份有限公司发布了其2014年半年报。上半年的报告期内,公司已实现合同签约额72.1亿元,同比增长1%,较年初制定的160亿元销售目标已完成45%,合同签约面积49.7万平方米,达到年初制定目标的47.3%。

  年报显示,上半年世茂股份实现营业收入61.2亿元,同比增长46.7%;实现净利润10.2亿元,同比增长43.6%。世茂股份在上半年积极拿地、新开工,下半年拿地则预计会略趋谨慎。截止到6月末,此公司持有的土地储备1192.1万平方米。

  [房企说法]

  世茂股份表示,公司下属商业地产开发、商业广场运营、院线投资经营等多元业态经营业务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经营水平得到不断提升。下半年,将进一步提升各专业条线的管控能力,以市场、客户为导向,以年度经营策略与目标为核心,确保公司全年目标的完成。

  瑞安建业:营业额48 .88亿港元同比减30 .9%

  8月22日,瑞安建业有限公司发布中期业绩,截至6月30日六个月录得期内营业额为港币48.88亿元,较去年减少30 .9%。

  [房企说法]

  公告表示,瑞安建业房地产业务的收入由去年中期的港币25.30亿元大幅减少至港币2.73亿元,主要由于中国内地房地产市场不景气,以及集团重组在即导致集团出售房地产项目及物业存货的进度放缓所致。此外,广州瑞安创逸逾97%的住宅单位及沈阳项目一期约85%的写字楼及公寓单位已于去年年底前售出,故2014年自该两个项目产生的收入大幅减少。

  专题统筹:南都记者徐凤

  专题采写:南都记者 徐凤 王莎莎 王艳玲 林广 邱永芬 实习生鲍婧如杨思佳旷小丹

文章关键词: 房企降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