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产观察:成都房价还会继续下跌吗?

26.11.2014  02:00

  《川报观察》客户端特约作者 姜壁刚

  【新闻眼】

  11月25日,国家统计局成都调查队发布最新调查——10月份,成都市新建住宅价格跌至新低。9月底央行出台的新政,难改楼市“量价齐跌”态势,无论是新建商品住宅,还是二手住宅的环比、同比价格均继续呈下降态势,价格降幅均不同程度扩大。

  而且价格持续下降,并没有带来“以价换量”的效应,1-10月成都市新建住宅销售套数同比下降18.5%,销售面积同比下降18.1%。二手住宅销售套数同比下降13.1%,销售面积同比下降12.9%。

  据了解,最新发布的这份报告主要针对成都市主城区销量前十的楼盘及10家影响力较大的房地产开发企业。据统计,今年以来成都市住宅销售价格逐月回落。与去年同期相比,新建住宅销售价格从1月份的上涨9.3%一路回调至8月份的微涨0.1%。9月由涨转跌,下降1.5%,10月继续下跌,成为近4年以来的新低。二手住宅销售价格变化趋势与新建住宅保持一致。

  楼市下行已成大趋势

  楼盘滞销,房价下跌,行情逆转……这种苗头早在2012年就开始在国内出现了,最初出现在富人扎堆的城市——温州、鄂尔多斯、常州等三四线城市,这两年来他们的“小伙伴”在不断增多,而且杭州、贵阳、昆明、长沙、郑州、南京等各省会“带头大哥”竞相加盟。

  至迟在2013年第四季度,成都铂雅苑、九龙仓御园等项目大举降价促销,拉开了成都楼市降价的序幕。到2014年9月,瑞安城中汇一举将均价10656元/平方米的房源降为7600元/平方米,成为成都楼市降价促销的新高潮。这几大房企要么是港企,要么在香港上市,对楼市和资本市场要比内地企业敏感得多,可谓“春江水暖鸭先知”。

  在这一两年间,蓝光、万科、保利、绿地、恒大等占据成都楼市主要份额的巨头,都先后以不同方式降价促销。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以来,除北上广深以外,包括成都在内各地陆续取消了楼市限购;9月底央行和银监会联合发布“房贷新政”,鼓励提供二套房贷款;11月央行更下调存贷款利率……但楼市无明显好转的迹象。

  无论从哪个方面看,楼市行情下行已是大趋势,已成为中国经济“新常态”的一大特征。

  房价下降不必惊慌

  今年以来,地方政府、企业人士、专家学者,以及普通老百姓有一种担忧:楼市量价齐跌的态势持续,会不会导致经济增速下滑,会不会影响就业?会不会造成更大的经济波动?会不会影响社会稳定?

  在笔者看来,对于楼市持续下行,无论是前期业主,还是开发商,还是地方政府,都不必惊慌失措!既然是趋势,我们应考虑如何避免最大的损失,而不是沉醉于计算各自“输多赢少”。楼盘降价促销,从某种意义上说,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开发商能起死回生,对前期业主、承建商、建筑工人、地方政府都是“皆大欢喜”之事。

  个人认为,一些价格相对较高而销售不畅的楼盘,适时进行降价促销,收回资金进行后续建设,按时建成交房,就是对业主利益的最大保护。现在企业及项目的融资成本非常高,倘若因为种种担心,特别是担心部分前期业主不满,开发商就坚守原来的价格,就有可能错失销售机会,不能按期收回资金,就有可能导致企业破产以及楼盘烂尾,这对开发商、业主、地方政府来说,都是“两败俱伤”的事情。

  从房地产市场走势来看,整个市场已在开始回归理性。最近一年来,土地拍卖溢价率总体呈现下降趋势,而且起拍价较高的地块普遍出现流标的情况,也就是说楼面地价有所降低;从钢筋、水泥等建材行情看,价格都有所下降,尤其钢筋价格比起前两年几乎下降了一半,所以说楼盘的建安成本有所下降;其次,高档餐饮、娱乐、酒水等行业人群的收入普遍在下降,老百姓的购房能力也有所下降……在阶段性供应严重过剩的情况下,房价下降应视为回归理性,何必惊慌失措?!

  当然,房价下降未必会带动所有楼盘“起死回生”,对于前期超高价拿地项目,或者高度依赖融资开发的项目,以及不适合居家生活的边远郊区项目来说,在这一轮大调整中烂尾也属正常,开发这类项目的房企更应被淘汰,楼市必须经历“刮骨疗毒”!

  房地产业不是经济发展“永动机

  面对2005年以来的历次调控,以及楼市行情波动,总有人一再重弹“房产支柱论”,试图绑架政府救市,以维持房价长期高增长的态势。

  不可否认,房地产对经济发展具有带动作用,但发展过度就会产生负面效应,不可能成为经济发展的“永动机”。房地产业虽说是“支柱产业”,能够带动上下游几十个产业的发展,但房地产本身却是“五高一低产业”——高资源消耗、高耗能、高排放、高污染、高利润率、低科技含量,大量消耗土地及矿产资源等,却缺乏科学技术含量,在国际上完全没有核心竞争力,不可能支撑经济持续发展,只能在特定的时期和国家起到积极作用。

  笔者研究发现,在房地产业推动经济发展的功勋史上,表现得最突出的是美国“罗斯福新政”——推行以市政住宅建设为主的振兴计划,取得了巨大成功。但近二三十年的房地产火爆,带给美国却是2007年的次贷危机,同样的楼市悲剧,在日本和香港地区都曾上演。

  中国经过1998年以来的十几年快速发展,如今,房地产过度发展的负面作用越来越明显,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一,对老百姓而言,房价高涨直接增加购房负担,而当期收入又没有同步上涨,就会使他们减少其他方面消费,这对于扩大内需、增加消费、治理通缩都会带来不利影响。笔者探访过不少房产老板,尽管他们这几年收益剧增,但其普通员工收益几乎没有大幅增加,行业收益主要在向房产老板及炒房群体集中。

  二,对普通企业而言,房价上涨会增加房租开支,抬高创业发展门槛,造成的后果是:企业或降低员工的工资,或裁员减少工作岗位。更糟糕的是,前几年一些中小企业老板眼见炒房收益高,干脆关闭企业转战楼市炒房。

  因此,习惯运作“土地财政”的地方官员们,是时候调整思路,以适应中国经济的“新常态”。

  经济增速下滑 无需草木皆兵

  楼市持续出现量价齐跌的态势,势必导致经济增速下滑,影响社会就业和稳定,这是各级决策层最为担心的课题。

  中国GDP增速,从2007年的14.2%,到2014年的7.5%左右,7年间几乎下降了一半,是不是影响了社会就业和稳定呢?答案是否定的!

  经济增长,国民福利,二者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什么样的经济增长才能给国民带来更好的福利?

  笔者研究发现:效益低下,分配不公,贪腐严重,就会吞噬经济增长成果;反之,提高效益,合理分配,抑制贪腐成本,可以降低一国经济增长压力,更好地保护资源与环境……

  我们不妨对比思考一下:为什么欧美国家经济年均增长百分之一二,即可确保国民就业需要,维持社会稳定?为什么中国经济必须保持年均增长百分之七八以上,才有可能达到同样的目标?

  是因为中国经济发展目前存在的三大问题:

  一,中国经济增长效益低下。主政官员与企业家决策失误成本高,吞噬经济增长成果,难以给国民创造更多的财富和福利。为了保证基本社会福利支出,就需要社会经济保持一定的增速,政府才有可能征收到必要的税收,用于公共服务支出。

  以房地产为核心的上下游产业在2007年就开始出现全面过剩。除去高质量的科研、教育、医疗、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等目前供不应求外,中国绝大多数行业产品都已处于绝对过剩的状态,房地产业就是一个最大的供应过剩行业。  

  二,中国社会分配严重不公。以企业增长收益为例,由于缺乏强有力的税收制度等法规约束,企业主在收益分配中太贪婪,个人及家族占有收益的比例太高,而人数众多的员工分享到的企业收益太少,这就导致社会普通员工收入难以有效增长,甚至赶不上通货膨胀速度。为了保证企业家自身收益,几乎各个企业都在扩大投资追求更多的利润,客观上推动社会经济增长的速度。

  此外,由于缺乏法治约束,不少企业家习惯“空手套白狼”,习惯“以小搏大”,就必然会挤占企业正常的经营资金,甚至非法侵占员工的正常收入,导致普通员工——社会主流阶层难以从经济增长中受益。企业以小搏大乱铺摊子,也导致企业经营风险增加。也就是说,中国企业家投资试错成本太高,需要企业有较高收益来弥补,在很大程度上就抵消了国民经济增长的成果。11月18日,四川最大的民营酿酒企业之一——临邛集团濒临破产拍卖核心资产,以及曾经的“山西首富”——海鑫钢铁集团破产重整进入法律程序,皆因企业主导者投资决策失误使然。

  三,部分官员腐败严重。在社会经济运行中,政府审批管控范围太广,部分官员习惯以权谋私,企业勾兑官员的灰色交易成本太高,腐败官员侵占企业收益的份额过多,不仅影响企业经营,更影响了企业及员工的收入增长,也就抵消了社会经济增长的部分成果。

  【对策建议】

  中国经济增速下滑将是必然的和长期的,这就是习总书记所讲的经济“新常态”。超越资源和环境承受力的高增长,只会给国家带来灾难,所谓“过犹不及”!挤出楼市经济泡沫,中国经济才可能真正重新走向健康发展之路。就像一个肥胖的老板,要想健康长寿,甩掉奶油肚,身心更健康。

  要想提高经济增长效益,就必须建立健全法治机制,强化政府权责改革,深化制度性反腐,遏制经济运行中的贪腐行为,降低官商投资决策失误成本……对于促进社会收入合理分配,应主要靠个人收入所得税等举措来调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