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籍窗口“阳光服务” 温情暖人心

03.01.2014  10:30

小小户籍室 温情暖人心

——市公安局永和分局永乐派出所户籍窗口“阳光服务”见闻

■任忻然 本报记者 尹瑶

近日,记者来到市公安局永和分局永乐派出所户籍室,正赶上几名群众在此办理户口迁移手续。“李师傅,您拿好,请慢走。”户籍民警关切的话语和亲切的笑容,换来对方真诚的感谢。户籍室里温情涌动,每个人的脸上都流露出舒心的笑容,令人倍感温暖和惬意。借此机会,记者零距离感受到户籍窗口“阳光服务”的便捷和温暖,也感受到户籍民警亲民便民的热忱情怀。

  打造“亲民”窗口。小小的户籍室右侧墙上挂着醒目的《办证流程图》、《岗位职责》彩色展板,将办证制度、收费项目等一一上墙,使群众一目了然;室内还配备了桌椅,摆放了老花镜、饮水机等设施,方便群众饮水解渴、落座休息。临近春节,前来办证、咨询的群众络绎不绝,仅当天上午,民警就接待办理了20多人次,户籍民警时而细心解答,时而认真聆听,时而埋头输入电脑,热情的话语和亲切的笑容,让人心里暖洋洋、热乎乎的。

  推进“便民”举措。永乐派出所辖区内有不少退休职工迁居外地,在办理户籍业务时常遇到一些“卡壳”的难题,但由于年龄大、交通远、体弱多病等原因,不便于来回奔波,对此,户籍室民警主动解难,方便于民,凡是能够通过邮寄送达办理的,都可以采取这种办法。而对于辖区内的一些特殊群体,户籍民警也主动做到“上门服务”。去年7月的一天,退休职工景师傅给派出所打来电话说想办理身份证,但因为年纪大了又患有严重哮喘,独自一人行动不便。民警当即与他约定好时间,准时开车到老人住处将其接到户籍室办理,后又将老人安全送回家中。在来回的路上,老人家一遍又一遍地说着“谢谢”,望着民警们汗流浃背离去的背影,老人家还在喃喃地重复着那些感动的话。

  做实“为民”工作。近年来,辖区群众“人户分离,户在人不在、人在户不在”的现象较为普遍。户籍民警坚持特事特办、简化程序,尽可能做到“一次性、一站式”服务,实实在在地为辖区群众提供方便。去年11月,在外地安享晚年的离休职工曾师傅为身份证的事犯了愁,原来是他多年前迁移过几次户口,使其出现了两个身份证号,当他到当地派出所办理身份证时,对方要求他必须出具两个身份证号属于同一人的证明。为了解决这个大难题,曾师傅费了很多周折,却始终没有结果,他左思右想,最后抱着试一试的想法向永乐派出所请求帮助。该所户籍民警了解具体情况后,先后与多个单位部门联系协调和沟通,最终查找到相关材料,随即为曾师傅出具了证明。

  除了像曾师傅遇到的问题之外,其它诸如户籍迁移、亲属关系证明、工资卡或退休金发放银行信息核实、在原户籍办理身份证、丢失户口迁移证明多年后再上户等类似的疑难问题也在与日俱增,办理起来相当费时费力。但每每遇到这些问题,该所民警从不轻易推托,总会主动与有关部门联系沟通,从内到外多方帮助查找原始档案资料,凡是查证属实的都及时给予办理,实在查找不到相关证明或依据的,也会积极帮着想办法、出主意,尽可能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面对群众的感谢之情,民警们说得最多的是这样一句话:“为群众解难事、办实事,是我们民警的本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