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去年淘汰436户企业落后过剩产能

07.01.2016  16:35

四川在线消息(四川日报记者董世梅 吴璟) “十三五”开局之年的工业经济工作怎么抓?1月7日,全省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明确,我省将组织实施智能制造、传统产业升级改造、质量品牌提升、市场培育开拓、企业全面创新升级、产业园区升级“六大工程”,力促工业提质增效。

2015年工业经济运行的总体平稳、稳中有进,为“十三五”扎实开局奠定了坚实基础。截至去年底,全省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有望历史性突破4万亿元。投资方面,全省工业投资止滑回升达到7300亿元,增长1.5%。技改改造投资首破5200亿元,增长4%。

全省工业结构也加速优化。按此前统计口径初步测算,去年全省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工业总产值将超过6300亿元,占全省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16.2%。化解过剩产能和淘汰落后产能方面,有序淘汰436户企业的落后和过剩产能,超额完成国家和省淘汰落后、过剩产能任务。

抓好2016年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提出要着力实施“六大工程”,千方百计稳定存量提质发展、扩大增量转型发展。

一、实施智能制造工程

2016年,将启动智能制造等重大工程。积极对接《中国制造2025》年度计划中的重大专项,组织实施《中国制造2025四川行动计划》,启动实施包括高端装备创新研制、智能制造、工业强基、产品强质、绿色制造、军民融合等一批重大工程,每项工程要一批有标志性的项目和产品。在已经开展的30户智能工厂(车间)试点基础上,继续推进智能制造示范。

二、实施传统产业升级改造工程

实施新一轮技术改造,制定发布《四川省工业“四基”发展指导目录》,推进钢铁、有色、化工、建材、造纸、印染等传统制造业企业技术升级、工艺更新、装备换代,力争全年新开工工业和技改项目5800项、完工项目5800项,力争全年技改投资达到5500亿元。

三、实施产业园区升级工程

深入实施“51025”工程,继续壮大园区经济规模,推进园区建设特色化、专业化、高端化,力争园区产值突破3万亿元。推动园区建设开发机制市场化改造,建设高校、科研院所与园区、企业、创客等对接的工业创新平台和孵化器;推进成都、绵阳、广元、宜宾、泸州等地军民结合产业集聚区加快发展,稳步推进老工业基地改造和城区老工业区搬迁。

四、实施“质量品牌提升工程”

2016年,四川将组织开展质量标杆和领先企业示范活动,普及先进生产管理模式和方法,在汽车、高档数控机床、轨道交通装备、大型成套设备等行业,组织攻克一批关键共性质量技术,树立一批质量标杆。选择1-2个城市或园区创建知名品牌示范区,加大力度培育制造业品牌,不断提升企业的品牌价值和四川制造整体形象。

五、启动“企业全面创新升级工程”

将研究制定加强企业管理创新的指导意见,在电子信息、装备制造、饮料食品、轻工纺织等行业,鼓励企业普遍采用现代信息技术,瞄准国内外同行业标杆企业,对生产、供应、销售等各个环节全程实施信息化控制,提升企业的现代化水平。支持家具、制鞋、服装、家电行业企业采用线上线下互动经营(O2O)等先进的营销模式,促进企业经营业态创新、商业模式创新。

六、实施“市场培育开拓工程”

组织装备、汽车、电子信息等行业龙头企业与上下游企业开展对接合作,举办重点行业产品技术交易会,实施首台套(首批次、首版次)保险制度,鼓励同等条件下就近采购应用本省产品、技术和服务。用好“一带一路”政策,支持重大成套设备、电子信息、油气化工、建材、轻纺服装等行业企业“走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