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户一策”抓帮扶 为民谋福“下深水”

16.02.2015  12:11

1月14日,带着党委、政府对边远民族地区群众的深情厚谊,市委书记刘成鸣走进盐边县北部山区部分农户家中,开展“走基层”“送温暖”等活动,看望慰问联系户和生活困难党员,帮助乡亲们拓宽增收致富的路子,谋划加快边远民族地区群众与全市人民同步奔小康的举措,鼓励边远民族地区群众拿出思发展、谋发展、比发展的劲头,一心一意跟党走,用勤劳的双手创造更加幸福的生活。

 

远方山头尚有积雪,盐边县渔门镇朵古村龙洞湾组村民李世权家却已“春意”融融,房前的小菜园里种满翠绿的青菜,屋檐下晾着香肠腊肉。

 

通过“百千万·干群心连心”活动,刘成鸣和李世权结成了“亲戚”,“亲戚”相见,自然多了分亲切。“去年家里收入多少?”就在这片菜园边,刘成鸣和李世权聊起了家常。“刘大哥,我家是一年比一年好。”李世权给刘成鸣算起了增收账:2014年,他家卖了苞谷、花椒、药材、土鸡,再加上打工的收入,总共收入2.7万元左右。“养殖业见效快,还要扩大规模才行。”听了李世权的话,刘成鸣认真帮他分析收入结构,鼓励他大力发展生态养殖业,把朵古村的优质生态农产品卖到城市居民的餐桌上。得知李世权的孩子生病,刘成鸣仔细询问了孩子的病情和就医情况,并嘱咐李世权,不仅要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还要养成好的生活习惯。

 

告别李世权一家,刘成鸣沿着泥泞的山路走到朵古村杉木组的老党员谭洪付家中。“厚棉被够不够?”最近几天气温较低,刘成鸣首先想到的是谭洪付一家的过冬问题。谭洪付对刘成鸣说,家里御寒的衣物都有,但自己是残疾人,干不了体力活,家里经济比较困难,有时要靠亲戚朋友接济,去年只收入了4000多元。仔细了解谭洪付一家的情况后,刘成鸣对他说,党和政府不会忘记扎根基层、默默奉献的老党员,要坚定信心,在党委政府的帮助下,渡过暂时的难关。刘成鸣还和当地基层干部一道,认真分析当地生活困难群众增收难的原因,并要求基层干部要摸清每一户生活困难群众的具体情况,研究制定“订单式”扶贫的精准帮扶措施。

 

穿过一片桑树林,就是朵古村红花组村民张仕云家。去年,张仕云家收入约7万元,其中,7亩多桑树为他家增收3万多元。刘成鸣一面听张仕云“报喜”,一面与他探讨进一步增收致富的路子。“现在我家有桑园,喂了猪,今年打算养牛。”张仕云说,自己想把“林下经济”“种养循环”搞起来,但是对这些“新名词”只晓得概念,不知道具体怎么干。刘成鸣称赞张仕云干劲足,并要求盐边县尽快组织一批基础条件好、有发展潜力、致富意愿强烈的农户,到特色产业发展先进地区学经验、见世面,为乡亲们发展特色产业提供指导。

 

2013年12月,刘成鸣在盐边县北部山区开展“走基层”活动时,曾经前往朵古村二坪组彝族群众马明生家蹲点调研。当时,马明生家是村里的困难户,苞谷是他家的主要口粮,经济来源主要依靠种植烤烟、挖草药和打零工。

 

现在,马明生家发生了大变化。他家养了2头牛、4只羊、14头猪。“我要争取当示范户。”这次见到刘成鸣,马明生兴奋地带着刘成鸣参观他家养的牛羊,并且放出了“豪言壮语”。马明生变化的不仅是收入的提高,更大的变化来自于他对生活的信心和增收致富的决心。马明生告诉刘成鸣,去年,他准备发展养殖业,可没启动资金,关键时刻,村里的党员干部站了出来,主动为他“作保“,这才解决了难题,今年家里的收入增加了8000多元。得知这一情况,刘成鸣对基层党员干部主动作为,帮助群众解决燃眉之急的举措给予肯定,并要求推广这一好经验、好做法。刘成鸣还要求农牧部门要顺应产业发展的新形势,根据群众发展养殖业的实际情况,加强对畜牧业生产的指导,强化动物防疫服务。

 

开展‘走基层’‘送温暖’等活动,目的是帮助贫困群众摆脱困境、增收致富。”走访慰问中,刘成鸣指出,没有边远民族地区的全面小康,没有父老乡亲们的全面小康,就没有全市的全面小康。各级领导干部要认真贯彻落实市委九届八次全会精神,紧紧围绕推动边远民族地区与全市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深入推进“百千万·干群心连心”“走基层”“送温暖”等活动,扎实开展“双联”、对口帮扶等工作,打好产业扶贫、科技扶贫、智力扶贫、政策扶贫总体战,着力突破制约边远民族地区跨越发展的瓶颈,补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以扎实的工作成效造福于民。

 

刘成鸣强调,要坚持“一户一策”抓帮扶,按照分类指导的原则,对各家各户的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深入研究生活困难群众的贫困原因、致富难点,从而因户施策,有针对性地选准群众增收路子、拓宽群众致富渠道,努力把边远民族地区的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要通过深化农村改革汲取发展繁荣的动力源泉,建立健全农业生产服务体系、农业科技创新和技术推广体系、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农业保险体系、农业信息化服务体系等,全力降低农业生产风险,保障农户利益;要整合各方力量,形成扶贫攻坚的整体合力,重点要将各项帮扶资金、项目整合起来,放大乘数效应,做到精准扶贫,不撒“花椒面”;要坚持扶贫与扶智、输血与造血、治标与治本、增加投入和增加收入相结合,发挥先进典型的带动示范作用,激励边远民族地区群众坚定信心,鼓足干劲,一心一意跟党走,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转化为奔小康的实际行动,用勤劳的双手创造更加幸福的生活。

 

刘成鸣要求,要强化基层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好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广大基层干部要“接地气”“下深水”,持续改进作风,在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中体现作为,莫做不与群众交流的“接头干部”,一问三不知的“摇头干部”,怕得罪人的“点头干部”。要深入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突出问题导向,顺应群众所想所盼,统筹做好关心生活困难群众的工作,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群众心坎上。(攀枝花日报记者 陈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