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斌:扩大中哈旅游交流是民心所向

09.10.2016  22:35

   作者戴斌是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9月28日,戴斌出席了“哈萨克斯坦-中国旅游论坛”并发表主旨演讲,原标题为《阿拉木图怎么样,阿斯塔纳在哪里?——中国游客对哈萨克斯坦的想像与期待》。以下为演讲全文:

  女士们、先生们,

  上午好!

  受到哈萨克斯坦全国企业家商会的邀请和中国国家旅游局的特别委派,在中哈旅游年开幕前夕再次来到阿斯塔纳,我深感荣幸。考虑到这是一块极少有同胞到访,甚至连方位都不清楚的国度,自己却在五年中两次访问,并受到能说中文的克拉拉院士的盛情邀请,体验了最地道的本地餐饮文化,便顿生珍惜之意。

  前几天跟朋友们说要来阿斯塔纳,几乎都是一脸懵圈状:阿斯塔纳,在哪里?没办法,只好一点一点地给他们普及地理知识。这个世界上有个横跨欧亚大陆,国土面积占地球陆地面积2%的最大内陆国,就是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总统纳扎尔巴耶夫办公和居住的城市就是阿斯塔纳,也是这个国家的首都。也难怪身边的朋友不了解。近年来,中哈两国政治互信、经济互通态势良好,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层互动和专业机构之间的交流合作发展很快,但是人民之间旅游往来仍然处于起步阶段。统计数据表明,2014和2015年来华的哈耶克游客分别为34.36万人、24.16万人,同比分别下降了12.7%、29.7%。中国公民赴哈萨克旅游人数则稳中有升,过去两年的数据分别为24.89万人、24.94万人,同比增长12.6%、0.2%。

  相对于持续快速增长的中国出境旅游市场,相对于越来越好的中哈关系,我想这个现状并不是两国政府,特别是旅游行政主管部门和旅游企业所愿意见到的。今年的5月20日,纳扎尔巴耶夫总统接受新华社专访时强调,“哈萨克斯坦和中国的旅游方面,现在还没有达到一定的高度。2017年将在哈萨克斯坦举行专业世博会,我和习近平主席商定将宣布这一年为哈萨克斯坦和中国的旅游年”。目前,两国旅游部门正在为此全力而高效地努力推进各项事务。7月15日,中国旅游团队赴哈萨克旅游业务正式开展,新疆自治区专门组织了首发团,国家旅游局副局长杜江博士专程送行。据我所知,该团受到了哈方的热情接待,舆情反响热烈,标志着两国旅游交流的新时代已经到来。

  女士们,先生们,

  扩大中哈旅游交流是民心所向,大势所趋。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瞩目的旅游大国。去年,出境游客为世界旅游业贡献了近1.2亿人次的游客和1045亿美元的海外消费;来自世界各国各地区的1.34亿入境游客则为中国带来了1140亿美元的外汇收入。从上半年的统计数据来看,2016年的入出境市场还会继续保持稳定的增长。这是中国与包括哈萨克在内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加强旅游交流合作的现实基础。

  来自中国旅游研究院的专项调查表明,那些拥有出境经验的年轻人对哈萨克一直心驰神往。他们宣称哈萨克“是个很好玩的国家,壮美的自然风光,荒野上空荡荡的古迹,大快朵颐的吃肉,豪迈尽情的歌舞,皆颇合我的胃口”。“大多数美景山高路远,是自驾游的首选”。自驾游预示着出境旅游市场开始从早期的观光、购物为主的团队旅游时代,转向休闲度假和目的地生活体验为主的散客旅行时代。哈萨克通过发挥自己的后发优势,完全有可能成为中国游客访问中亚国家的首选目的地和“一带一路”旅游合作的关键节点国家。

  扩大中哈旅游交流有着邻国地缘、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等方面的合作基础。两国有着1300多公里的漫长国境线,一首广为传唱的《小白杨》让多少国人想去中哈边境看一看啊。白哈巴景区就以此为卖点,做起了边境旅游的文章,但是从总体上看还处于初级自发的成长阶段。希望双方旅游行政主管部门和相关的地方政府可以在旅游年的框架下,尽快推动边境旅游示范区和跨境旅游实验区的建设工作。跨境旅游不仅仅指边境线左右的人员来往,还包括边境地区的城市,比如被称为“苹果之城”的阿拉木图。无论是在中国还是世界,它都享有很高的知名度。不仅因为它是哈萨克的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发表了苏联解体的《阿拉木图宣言》,更是因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播报天气预报时,它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地标。2011年5月,我首次到访哈萨克的首站就是阿拉木图,专门花了一个下午的时间去参观了潘菲洛夫-28勇士公园,那里的纪念碑、长明火、红军烈士雕像,森林和建筑小品,还有教堂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随着双方人文交流的深化,越来越多的哈萨克人通过孔子学院和媒体资源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和发展成就,更多的中国人也知道哈萨克的哲学家阿里?法拉比、诗圣阿拜、英雄包尔江?玛穆什,还有一些年轻人喜欢流行女歌手艾合买提耶娃的《魔术苹果》。希望双方既要利用电视、广播和报刊宣传传统的自然文化资源,也要用好微信、微博、脸谱、推特等互联网社交媒体平台推广当代的发展成就和时尚生活。

  扩大中哈旅游合作要努力推动目的地的旅游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千方百计提升可进入性和旅游便利化。现代化的航空港、直达主要客源地的国际航线、跨国和洲际高速铁路、高速公路,以及便利化的签证政策和高效率的出入境通关措施,都是远程旅游目的地的底层器件和基础支撑。否则,再好的旅游推广也会事倍功半。现在,北京和西安有起飞阿拉木图的航班,可是去阿斯塔纳和其它城市就没有这么方便了,很多人得先飞到乌鲁木齐再转机过来。希望双方共同推动“中哈旅游年”与“一带一路”投资基金、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中国国家开发银行等投资机构合作,加快推进主要旅游节点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与电信机构合作,推动移动通讯和因特网的互联互通。调查表明,互联网已经成为游客满意和目的地竞争力的重要影响因素。有游客在网上发表评论,“阿斯塔纳候车厅有免费的wifi。哈萨克斯坦这一公共设施确实发达,连卡拉干达这样的小站都有wifi”。还有,在旅游集散中心建设、旅游数据交换、旅游研发和人才培养等公共服务方面,旅游主管部门应尽快形成项目清单和旅游年成果早收计划。

  扩大中哈旅游合作需要发挥社会各界,特别是市场主体的力量。中哈旅游年是两国元首决定,政府牵头推动的,但是不可能由政府把所有的事情都包下来。从现在开始,就是要通过广泛的宣传最大限度地凝聚社会共识,让旅行商、航空公司、酒店集团、商店、餐饮、传媒等商业机构,以及大专院校、科研机构和专业智库参与进来。说到底,我和我的同胞来这里,还是得靠旅行社、OTA、航空公司,还是得靠酒店、出租车、餐馆、咖啡馆在当地生活,离开时想买些红酒、巧克力、金银饰品、纪念币、宝石、民族服饰什么,都需要与成千上万的企业,而不是与政府打交道。从现在开始,我们就得搭台子让有需要的商业和公共机构建立有效的联络沟通管道。否则的话,只靠高层参与的开、闭幕式和政府层面的若干看上去看热闹的专场活动,旅游年的战略目标是无法实现的。

  希望经过双方政商各界的共同努力,我能够在不远的将来,能够听到这样的对话:

  ——阿拉木图怎么样?

  ——最有中亚情调的美丽城市,也像在家一样的方便。

  ——阿斯塔纳远不远?

  ——早上北京直飞过来,咱们独立广场中餐馆一起吃午饭。

   来源:中国旅游研究院

责任编辑:刘国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