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18个国企项目公开寻求“非公”战略合作

13.06.2014  10:26

  新华社成都6月12日电(记者江毅)经过反复酝酿筛选,四川省国资委首批推出18个国企项目,报省政府审定后,将向社会公开寻求非公有制经济企业战略合作。这批项目集中在高速公路、能源、化工、物流、房地产、铁路等六大领域,民资可以参股、相对控股等多种形式参与。股权转让将全部通过西南联合产权交易所公开交易,以确保改革的透明和公平。

  除在川央企外,目前四川省地方国有企业资产总额达2.8万亿,近年来年增长率保持在12%以上,但是销售收入和利润等增幅相对较低,竞争性不强和效率低下依然是国有企业面临的最大问题。

  “混合所有制抓住了国企改革的‘牛鼻子’。”四川省国资委主任、党委书记刘国强认为,“这次推出了许多规模较大、影响较好的优质资产。吸引民资进入也是希望发挥‘鲶鱼效应’,为非公经济提供更多发展空间的同时,也有利于国有资本的放大功能,进一步增强国有企业的活力和竞争力。

  引入非公经济资本之后,现有的国资监管方式也将实现重大转变。“过去是直接管资产,细到企业管理层配什么公车、坐什么机舱,监管成本高效果也不理想。”刘国强表示,“今后将转到以管资本为主。混合所有制企业由各出资人派代表成立董事会,实现多个声音说话,规范和健全治理结构。国资监管部门不直接干预企业具体事务。

  四川唯一一家企业国有产权转让机构西南联合产权交易所,将承担此次改革关键的交易环节。四川省国资委副主任李继郁说,转让的国有股份经过评估后,将全部进入交易所公开交易,全国乃至全球的意向者都可以通过互联网或进场参与。即使经过交易所两次公告后只出现一位意向者,在协议转让时企业纪检监察部门都将全程参与,确保不出现“内部人操作”和国有资产流失。(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