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退出QE或加大中国资本流动不确定性

30.04.2014  12:23
核心提示:央行[微博]近日发布《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14)》,指出,美国退出量化宽松政策可能引起市场波动,可能加大中国资本流动不确定性。并在文中发表《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及对我国金融稳定的影响》专栏。

  北京时间4月29日下午消息 央行[微博]近日发布《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14)》,指出,美国退出量化宽松政策可能引起市场波动,可能加大中国资本流动不确定性。并在文中发表《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及对我国金融稳定的影响》专栏。

  专栏摘要如下:

  鉴于宏观经济持续改善,美联储于2013年12月宣布从2014年1月开始削减资产购买规模,标志着持续五年之久的量化宽松政策正式步入退出阶段。考虑到中国持续的经常账户顺差、较低外债、高储蓄率、资本管制以及巨额外汇储备等有利因素,美联储启动退出量化宽松政策不会对中国造成显著冲击,且美国退出量化宽松政策引发的美元升值预期将增强中国出口产品的价格优势,美元走强带动大宗商品价格走低,也会降低我国经济运行成本和输入型通胀压力。

  但美国退出量化宽松政策可能加大我国资本流动的不确定性,可能引起市场波动。同时,在当前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日趋复杂的情况下,美国退出量化宽松政策给我国货币政策带来新的挑战,加大了我国外汇储备管理的难度。

  为积极应对上述影响,应采取有效措施,趋利避害,维护我国经济金融稳定。一是抓住机遇深化经济金融改革。促进自主创新和产业结构升级,提高经济增长自主性和内生性;按照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的要求,加快发展国内金融市场,增加市场深度和广度;提高宏观调控的科学性和前瞻性,深化财税制度改革,提高抵御外部风险的能力。

  二是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汇率市场化形成机制,拓展外汇市场的广度和深度,有序地扩大人民币汇率的波动区间,更多地让市场供求力量决定外汇市场的平衡点,减少跨境资本套利空间。

  三是建立健全宏观审慎管理框架下的外债和资本流动管理体系,完善跨境资本流动的监测和监管,渐进、稳健、有序地推动人民币资本项目开放,努力实现流入流出的双向动态平衡。

  四是推进宏观政策沟通与协调,积极利用多边平台推进多边贸易进程,加强与发达经济体的政策交流,推动新兴市场经济体合作,通过签订货币互换协议等方式共同抵御相关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