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给熊猫取名叫“巴斯” 意为“巴适”

25.06.2015  17:54

李兴玉(中)用实物讲述当年救巴斯的故事(高华康 摄)

李兴玉与大熊猫“巴斯”的不解之缘之二

我给熊猫取名叫“巴斯” 意为“巴适

1990年的北京亚运会,是改革开放以来的我国最大的体育盛会。但是,最令人难忘的还是那吉祥物——熊猫“盼盼”。当年,“盼盼”手持金牌,在领奖台上憨厚奔跑的情景,还能勾起不少国人的回忆。

1991年春节,“巴斯”走上春晚,蹲在椅子上拿起电话向家乡人民问好:“四川的亲人,你们好!我在福州生活得很好,请家乡父老乡亲放心。祝四川家乡人民新年快乐!” 当晚,“盼盼”还表演了投篮、举重等几个体育动作,惟妙惟肖,又潮又萌,简直令人不可思议。

1984年2月 ,巴斯被救时的照片(高华康 摄)

大熊猫“盼盼”的原型,就来自四川省雅安市宝兴县,是1984年被当地村民救助的一只野生大熊猫,名叫“巴斯”。

2015年6月24日一大早,四川在线记者来到雅安市雨城区绿洲路某小区,拜访了当年救助大熊猫的李兴玉老人,倾听她讲述关于“巴斯”的故事。

李兴玉老人回忆说,1984年2月22日下午6点左右,她把冻僵的大熊猫从刺骨的河水中抱起来,在张天玉和石家明母子的绳索牵引下,艰难地走向河岸。

上岸后,我摸了摸它冻僵了的鼻子,发现它还有微弱的呼吸。我们是山上打柴的,随身都带有火柴,于是张天玉母子就将我从山上打下来的干柴堆码好,点燃,我和大熊猫就在火边取暖。” 李兴玉回忆说,渐渐地,大熊猫苏醒过来,有气无力地看着我们,好像带着求生的眼神,并用感恩的方式轻轻的抬了一下头,然后又闭上眼睛。

盼盼”创作者刘忠仁(中)和“巴斯妈妈”李兴玉(左一)等人合影(高富华 摄)

在我们烤火取暖的同时,我就喊侄儿石家明去我家,把家里的春节后剩下的唯一一点红糖、生姜和大约2斤玉米粉拿来。

懂事的石家明不但带来了红糖、生姜和玉米粉,还把一口小铝锅也带来了,张天玉立刻就去河里取水,我就将生姜用镰刀拨破,放在锅里和红糖一起熬汤。

在等待冷却的同时,赶紧煮了一大碗玉米糊。见大熊猫逐渐清醒过来,我们先将红糖水喂她,不知是寒冷还是其他原因,大熊猫不快不慢的把它喝了。

然后我们就将玉米糊递到它嘴边,它闻了闻,就是不吃。一只野生大熊猫哪能轻易吃人类给它的食物?

我就轻轻拍它的脑袋,对大熊猫说,你吃了才有力气回山上嘛!”李兴玉说,“这只大熊猫很有灵性,就像听得懂我说的话,后来张开了口,把我一勺勺喂它的一大碗玉米糊糊吃了个底朝天。

在喂大熊猫玉米糊的时候,永富乡政府的工作人员和部分村民就赶到了现场。很快,大家就地取材,制作了一个简单的担架,然后将这只大熊猫送到(宝兴)蜂桶寨自然保护区。

进行完简单的交接手续后,李兴玉等人依依不舍地送别。

当时,我一直是跟在蜂桶寨自然保护区管理干部高华康后面,几次想问但又不好意思开口。李兴玉最终鼓起勇气问:“高老师,这只大熊猫,你们叫它什么名字?

高华康转过身,微笑着告诉李兴玉,“大熊猫是你救的,从今以后你就是它的娘了。你的娃娃还得你取名。

我们是在巴斯沟河里救的它,就叫它‘巴斯’吧。以后不管它在哪里,都知道它来自什么地方!”李兴玉说,“我当时想都没有想过,随口就说了出来,其实,也包含“巴适”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