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五年变化】成都校区这五年

18.07.2015  16:48
作者:张俊贤 蒲仕明 陈从楷 来源:宣传统战部    
   编者按: 2010到2015,5年的思想解放,赢来一种胸怀; 5年的改革创新,筑炼一种气质; 5年的砥砺奋进,弘扬一种精神;5年的力量凝聚,塑造一种精彩;5年紧扣民生脉博,师生员工生发一种新的幸福……本网特别推出“我看五年变化”系列专题报道,聆听各项事业铿锵发展的脚步声。
………………………………………………………………………………………………………………………
  
  五年,在学校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只是弹指一瞬,但对于成都校区而言,却是一段值得回味和珍藏的历史。
  
  五年后,把时针拨回2010年10月10日,那是让人荡气回肠的一刻:成都校区正式启用,川农大人“回家”的梦想,在那一刻变为现实。
  
  五年,成都校区在一片阡陌中拔地而起,携着梦想与祝福,经历了一段极不平凡的逐梦之旅。
      基础设施:从无到有,日臻完善
     成都校区的建设,从09年上半年实质启动,到2010年校区启用,只用了一年半的时间。
  
  在学校的精心布局和规划下,成都校区以他独有的张力与活力交出了一份完美的答卷。“忽如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经过了六年的艰苦奋战,成都校区从一片农田中拔地而起,共完成40余个建设项目,新建各类建筑面积42万平米,总投资近12亿元。这些数字也许有些抽象,如果我们将它和雅安的情况作一对比,就会发现:成都校区的建设总规模,等于再造了四分之三个雅安校区、或者再建了四个都江堰校区。
  
  这些数字的背后,凝聚着学校、校区及相关部门的领导和同志们,尤其是成都校区建设指挥部的全体同志的心血和汗水。
  
  有一天早晨,学校校长郑有良漫步成都校区,望着晨曦当中沐风栉雨的一幢幢建筑,不由得感慨万分:“觉得就像在梦中一样,简直不相信眼前的一切是真的”。
  
  这一切确实是真的。如果我们深入其纹理,就会发现这样的转变更加真实:
  
  ——成都校区地处温江城乡结合部,校区的水电气供应均是农网标准。停水停电停气是家常便饭。在建设过程中,我们先后为各教学实验楼装备多台柴油发电机,发电机总装容量达到2800KW,“相当于学校自己建了一个小火电厂”。2012年,投资400多万元、从温江城关变电站到校区的供电专线终于建成并投入使用,告别了频繁停电的历史。同时,建设指挥部、校区后勤等部门主动作为,在地方政府的和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水电气保障问题得到显著改善。
  
  ——校园面积有点小,建筑密度大,我们尽量在教学楼、学生宿舍等建筑设计中营造更多的连廊等公共空间。我们向空间要地盘,二教、四教屋面以及学生宿舍的屋面,都已经或正在被改造利用。校园绿化面积少,但力求精致、有自己的特色。图书馆前的一方空地,成为校园最具特色的风景:水稻、小麦、玉米、油菜、向日葵等不同的景观次第上演,美轮美奂,“为远离传统农业的现代学子提供了一个可供观瞻的样本”,成都校区的绿化景观设计还荣获2013年全国人居经典环境奖。分布在成都校区各个角落的拓荒牛、校史浮雕、灾后重建纪念碑等也静静倾诉着川农大的历史。
  
  ——新的校园,数字化校园建设走在全省高校前列。在成都校区,无线网络率先实现校园全覆盖。有了自主选择权,学生无论使用校园网或者三大运营商的网络服务,资费在全省乃至全国最低。一卡通广泛使用,网络结算终端SICAU-PAY的开通,大大提高了便捷程度。办公楼、教学楼及校门的门禁系统、不仅更方便,也提升了管理水平。教室、学生宿舍率先安装空调。
  
  ——校园需要配套的活动场所,如今状况已明显改变。虽然是临时的,但麦立方已经成为学校的标志性建筑,也是各种重要活动的载体。操场边新建的两排平房,学生食堂四楼的活动大厅,集中解决了学生办公和活动用房问题。成都校区艺术设计类学生多、常常为没有一个展览场所深感不便。现在图书馆的大厅,终于有了一个标准的展览空间。宿舍区的商业服务用房恢复成宿舍后,运动场看台后面的售卖亭满足了同学的生活需求。同学们希望有更多的交流场所,现在有了受同学欢迎的“米咖啡”。不少同学希望校园能保留一个书屋,现在的图书馆背后终于有了一间虽然不大但浸润着书香的“原本书屋”。
  
  ——一个具有一定规模的现代化教学科研基地,是一个农业大学不可或缺的标准配置。在离成都校区30分钟车程的崇州桤泉,一个面积2360亩、累计投入5700余万元的教学科研基地已经投入使用,其作用和展示度正在初步显现。
  
  ——教师公寓的建成解决了教职工最大的生活问题,初步实现了从“蜗居到安居”的转变。通过和温江各有关部门无数次的沟通、协调,校区教职工的户籍、公积金、医疗、子女入学等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成都校区日新月异的改变,让师生、校友、来宾感叹和称赞。农学院的叶鹏同学也感同身受,“每一次开学返校,感觉校园都发生了魔法般的改变,都像走进了一个新的校园”。
  
  五年,成都校区从古蜀人曾生活过的惠民遗址上拔地而起、华美蝶变。
      人才汇聚:高端平台 成效凸显
     成都校区将建成为学校“对外交流的重要窗口、高素质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科学研究的高端平台”,党委书记邓良基在校区启用仪式上的讲话豪迈铿锵。
  
  当10个学院、14个研究所(中心)相继落户成都校区,学校已经为高端平台的打造搭建起一条畅通的路径。这些实力强劲的学科形成天然的磁场,加上学校诚聘海内外英才、双支计划等一系列组合拳,成都校区在师资队伍建设上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据统计,2010年至今,我校累计引进高端、拔尖、优秀人才和学术骨干60余人,其中53人花落成都校区。
  
  在剑桥大学任教12年的杨明耀教授,毅然回到动科学院继续自己的事业之旅;在美国罗格斯大学、亚利桑那大学和马里兰大学等高校工作十几年后,王文明教授回国成为第一批入驻成都校区的“拓荒者”;曾在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担任助理项目科学家的陈学伟博士,投入到成都校区水稻研究所的怀抱;被学校发展势头所打动,美国佛吉利亚大学博士后王强加入农学院……这样的故事太多太多,当四川农大和剑桥大学、哈佛大学、耶鲁大学、康奈尔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加州大学、马里兰大学、卡尔斯鲁厄工业大学等世界著名学府产生的联系越来越多,学校彰显出的实力和稳步提升的地位让人惊叹。
  
  因为川农大、因为川农大成都校区,他们乐意来、来了能安居乐业,尔后又把学校的知遇之恩化为对事业的执着和追求。
  
  作为拔尖人才引进的李英短短几年成绩裴然:2012年,成功入选四川省“百人计划”引进人才项目;2013年,又以共同第一作者在国际顶级学术杂志《自然遗传》上发表了论文;今年5月,她和课题组发表的最新研究成果受到华盛顿邮报报道。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作为引进人才的水稻所王文明、陈学伟,预防兽医研究所孔庆科等相继入选“四川省百人计划”;引进人才、动物遗传育种研究所杨明耀成功入选2014年省“千人计划”引进创新人才,获得专项资助50万元;2013年,王文明和马里兰大学的张毅博士为共同第一作者的研究论文在学术权威杂志《植物细胞》杂志上发表;2014年,引进人才、动科学院青年教师唐茜子参与完成的研究论文在国际顶尖学术杂志《自然》上发表……
  
  成都校区的各大院所纷纷为高端平台注入新的活力:
  
  ——水稻所李仕贵教授成功入选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实现了我校杰青零突破;营养所吴德教授成功获批“长江学者”,成为我校“长江一号”;玉米所卢艳丽的博士学位论文入选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将我校入选优博论文数刷新到5篇;动科学院李明洲在国际顶级学术杂志《自然遗传》上发表的论文,将我校论文最高影响因子推高到35.2。
  
  ——动物医学院程安春教授、营养所周小秋教授创下“2013两大佳绩”,同时捧回国家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以小麦所王际睿为首席科学家的国家“973计划”青年科学家专题项目2014年正式启动,这是973青年科学家项目在四川的第二个项目、农业领域的第一个项目,也是全国农林高校中仅有的两个项目之一;我校2013年《自然》出版指数在中国高校中列第七,在全国科研机构中名列第十四,这意味着我校学者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自然》系列期刊上发表的论文数量名列前茅。
  
  ——“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到成都校区之后实现了。”农学院刘卫国老师如此感叹。他所在的作物栽培学学科五年来共引进海归3人、博士4人。高层次人才的加盟也让学科在科研项目上不断斩获佳绩,2010年该学科获得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这离该学科上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隔了整整20年,随后,从2011年至今,作物栽培学科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上从没落空,共获得1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
  
  八方英才汇聚,激荡出一曲高昂的科研创新曲。
      社会影响:实力地位 稳步提升
     耸立在第三实验教学楼顶部的“四川农业大学成都校区”几个大字,在成温邛高速路上清晰可见,它也向南来北往的人们无声的强化着四川农大的信息。
  
  成都校区便捷的地理位置,让学校有机会被越来越多的人重新认识、接受、认可。
  
  2013年6月,学校首次在成都校区举行校园开放日,一下子就吸引了数百名考生和家长前来咨询。“原来不太了解川农,没想学校真不错。”很多人在了解学校后,都发出这样的感慨。深入的了解,加之学校良好发展势头的共同作用催生出一年比一年火爆的招生状态:近年来,川农大的投档分数居高不下,成为省属高校中的报考热点。
  
  成都校区拉近的不仅是学校与成都的地理距离,更是拉近了成都人与学校的心理距离。成都校区建立后,《华西都市报》、《成都商报》、四川在线等成都各大媒体迅速锁定学校,对学校最新动态兴致盎然,他们把镜头对准了学校师生。
  
  于是,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的李明洲成为媒体追逐的焦点;于是,图书馆前的油菜花上了新闻;于是,图书馆考研自习室排队惊动了媒体……不少媒体更是把学校的专家作为智库:哪里的树木没长好,找川农的林木专家问问;猪肉安不安全,采访一下川农的畜禽专家……在一次次见诸报端的过程中,四川农大的知名度不断提升。
  
  便捷的地理位置,也为企业加强与学校的联系开辟了新空间。
  
  2014年,成都校区开展了首届“勇往职前”职场模拟经营挑战赛,企业派驻教练进驻学校,通过两个多月接触,对学子进行全方位考察培训,最终选出企业最满意的人才。实习生双选会、大型互动模拟现场招聘会等一些创新形式不断进驻成都校区。
  
  便捷的地理优势,更为对外交流带来新契机。
  
  “2012年以前,国外代表团主要访问雅安校区。2012年后,代表团接待基本都放在成都校区。”国际交流合作处陈琼老师说。从2010年以来,共有20多个外事代表团到校区交流访问。美国印第安纳州副州长阿尔斯普曼一行第一次到四川访问,就把成都校区加在了考察行程中。由于国际合作成效显著,学校还成立了“中国-孟加拉国水稻联合研究中心”和“四川农业大学德国研究中心”。
  
  来自国内外、行业内的顶尖专家、社会名流带来一场场头脑风暴,在成都校区掀起一股股小旋风。
  
  ——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著名植物细胞学专家柳波教授、小麦分子遗传研究领域的国际顶级科学家JanDvorak、美国著名牧草学专家Hannaway教授、中科院院士朱兆良、长江学者马正强教授等数十名专家学者先后作客成都校区“高端学术讲坛”。
  
  ——国家督学罗崇敏,贵州大学校长郑强,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吴国盛教授等数十位国内外著名专家先后作客“名师讲堂”,为校区带来清新的人文气息。
  
  ——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主持人郎永淳、中央电视台主持人柴璐,新东方副总裁周成刚, 2012年度全国农村致富带头人朱福顺,柴火创客空间创始人潘昊等多位知名人士来到成都校区,助力学子就业创业。
  
  ——第十七次全国动物遗传育种学术研讨会、中国土壤学会第十二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九届海峡两岸土壤肥料学术交流研讨会等全国全省的多个大型会议放在成都校区,对外交流窗口效益凸显。
  
  ——经济(管理)学院、风景园林学院、动物医学院相继与法国南锡高等商学院、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普渡大学等达成了新的合作协议,留学生交流逐年增多。2010年成都校区刚刚建立的时候,校区还没有一名来华留学生,现在成都校区留学生已接近30名。
  
  日益频繁的对外交流,赋予了师生更为开阔的国际视野,他们在科研上、学术上、社会服务上屡有斩获,不断提升着学校的社会影响力,也推动着学校整体实力的不断攀升。2010年以来,学校获部省级以上科技奖励共89项,其中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6项;获省部级以上成果转化资金项目45项,新建专家大院 11个、博士工作站24个,在全国20多个省市区和越南等东南亚地区推广科技成果200多项,培训人员 12.5 万人次,创社会经济效益360多亿元。
  
  “川农大在成都启用新校区,将极大地提升学校辐射力、影响力,令我们羡慕。”中国工程院院士、曾在《Nature》上发表重要论文、时任云南农业大学校长的朱有勇在参观完成都校区后很有感触,“成都校区带来的区位优势不可小觑。”
      管理服务:以人为本,探索创新
     从成都校区成立的第一天起,校区就反复强调,校区机关作为学校的派出机构,主要职能不是管理、不是在学校和学院之间多一个“婆婆”,而是协调、服务。几年来,经过反复磨合,服务,已经成为大家的共识。
  
  ——因为这个定位和共识,校区不厌其烦地一次又一次地公布和印发校区领导和各部门负责人的手机号码并告诉大家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时该找谁;涉及师生关心的问题,校区一次次座谈、征求意见,让更多的师生参与其中。
  
  ——因为这个定位和共识,校区从2010年开始便启动满意度测评,连续几年随机抽取上千名师生对机关各部门的工作进行测评,并根据测评结果公布大家最满意和最不满意的方面。此举意味着各部门的工作和服务的好坏,不是凭自己说也不是凭领导的了解,而是由服务对象即校区各院所的师生员工说了算,这对各部门的压力不言而喻。
  
  ——因为这个定位和共识,校区建立了“惠民211教师QQ群”和《回音壁》网络信箱。“211群”目前有注册教职工900余人,大家都亲切地称它为“万能的群”。《回音壁》不只是一个信箱。五年来,校区收到并处理了11000多封师生来信,累计浏览量近百万人次。
  
  ——因为这个定位和共识,校区每年都要挖掘总结那些服务师生的值得点赞的小事情。“一树一菩提,一沙一世界”,那些最不起眼、最容易被忽略的细节,做好了,看在眼里便是风景、揣在怀里便是阳光。正是这些细节让人温暖和感动,不止一位同学甚至毕业生甚至家长给出这样的反馈:成都校区有点小、问题也不少,但我们最满意的就是学校能够倾听我们的意见和建议,我们能够感受到校区的变化和进步。我们为在这样一个学校感到很幸福!
  
  ——因为这个定位和共识,“以人为本”的川农大样本不断呈现,很多尊重学生、善待学生的沟通范例,令其他高校同学羡慕不已。有问题可以通过微博@学校和校区领导。因为学生的一封吐槽信件,饱含真情、图文并茂的《写给成都校区的“情书”——成都校区的前世今生》发挥了特有的教育引导作用。而毕业季,用镜头记录同学四年之变的特殊礼物,感动了众多学生和媒体。
  
  于成都校区而言,两个变化弥足珍贵:一是看得见的变化,譬如一幢幢大楼的不断崛起;还有一个是看不见的变化:在继承和弘扬“川农大精神”的基础上,开放、包容、创新的校园文化,如同办公楼前的桂花和图书馆前大道上的银杏一样正在慢慢生长:
  
  ——它是开放的,所有才有很多的名人名家来到校园。科技学术、文化艺术、创业创新,报告讲座、交流分享、演出展览,信息在这里交换、思想的火花在这里碰撞。
  
  ——它是包容的,只要不逾越基本的底线,你有什么好的想法和创意,都可以大胆去尝试。
  
  ——它是创新的,思维在这里不会被禁锢,方寸之内,可容纳气象万千,一所正在向多科性、综合性迈进的农业大学,往往给社会和公众呈现与他们心目中不一样的精彩和意外。不止一位媒体记者、校外人士来到成都校区后感叹:原来川农大和他们印象中的农业大学有很大的不同。
  
  当然,5年的时间毕竟太短。不过,正如学校副校长、成都校区党委书记张强所说:“也许时间还太短,也许我们做得还很不够、也许你不一定完全认同我们的做法,但是我们梦想过、尝试过。一个大学校园,应该是海纳百川、五彩缤纷的校园。倘若10年、20年后的有一天,在川农大菁菁校园那满园盛开的花朵中,有一朵小花让我们似曾相识,那就是对我们今天这些尝试和努力的最好褒奖。”
  
  五年的时间很短,但是在百年川农大的史册上,一定会有这样的历史瞬间被定格:定格的是一双双渴望的眼睛,在炽热的注视下,涅槃重生的川农大启用成都校区,川农人回家的梦一做就是半个多世纪;定格的是曾经有那么一群人,在这里挥洒汗水和泪水,也度过了他们最美的青春年华;定格的是川农人一双双艰难而扎实的脚印,一步步艰辛而执着。
  
  五年的时间很短也很长,一路坎坷,一路执着,一路筚路蓝缕,一路披荆斩棘。伴随学校校区融合管理的步伐,成都校区和川农大的传奇仍将继续,我们期待更多的故事、更多的感动、更多的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