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着力深化推进“法律进学校”

14.09.2015  06:49
省教育厅着力课堂教育、校园文化、教育改革、法治队伍建设等,整合利用各种法治教育资源,加快推进“法律进学校”工作。 全方位融入,深入推进“法律进学校”。 一是融入课堂教学。将法治教育作为教育课程重要内容,贯穿学校教育全过程,确保教学计划、课程、教材、师资、考试“五落实”;充分运用课堂讨论、社会调查、电视录像、多媒体教学等手段,形成多元化、个性化教学模式,做到法治教育入脑、入心;安排专款200万元,编印“法律进学校”普法读本免费配送各校。二是融入校园文化。各校结合自身实际,广泛开展“模拟法庭”“法治论坛”“法治情景剧”等宣传教育活动;邀请法学专家、法律工作者和政法干部“以案说法”,将法治教育有机融入校园文化活动。三是融入社会实践。完善青少年志愿服务制度,实施实践育人共同体建设计划,建立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组织学生开展法治小调查、法律援助、零距离观摩庭审等活动。 多角度着力,找准依法治教工作抓手。 一是启动依法治教行动计划。制发《四川省教育系统深入推进依法治教行动计划(2015—2020年)》,推动形成政府依法行政、学校依法治校、教师依法执教的局面。二是推进教育管办评改革。出台《关于推进教育管办评分离促进政府职能转变的指导意见》《关于进一步落实和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完善高校内部治理结构的指导意见》等,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三是深入推进依法行政。推进行政权力依法规范公开运行,全面清理和取消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完成省级教育行政权力事项清理优化。建立咨询专家团,制发《关于健全和完善教育系统法律顾问制度的意见》,推进依法科学民主决策。四是全面推进依法治校。深入开展依法治校示范校创建活动。制发高校章程核准办法及核准计划,启动并完成27所高校章程核准。 深层次推进,全力保障“法律进学校”。 一是不断强化队伍建设,组织开展“法律进学校”专题培训,加强法治辅导员建设,中小学100%配备法治副校长。二是建立完善监督评价机制,制定《四川省“法律进学校”评估指标体系》,把法治教育纳入中小学生成长记录和综合素质评价,纳入初、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高中阶段招生考试。三是注重统筹协调推进,将“法律进学校”与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三严三实”、教育综合改革统筹谋划,合力部署,协同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