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制约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天花板”
●搭建技术技能人才成长“立交桥”
●打造打不破的就业“铁饭碗”
9月19日,全省职业教育工作会在成都召开。会上,省教育厅、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省人社厅、省农业厅、省扶贫移民局等6部门联合下发了《四川省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规划(2014-2020)》(以下简称《规划》)。
这是省政府聚合各方力量推进现代职教发展的动员会,全省21个市(州)政府、省政府相关部门、省内部分高校、职业院校、技校、企业参加;这是我省职业教育发展史上一个难得的经验交流会,各方畅谈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所思所想。
推进“职教大省”向“职教强省”转变,四川发出了最强音。
如何打破“天花板”?加大高职院校招收中职生比例
“读职中,毕业当工人,没前途,这是很多家长和学生的理解。”参会的四川省信息通信学校校长郭宗昌,在中职学校干了10多年,他说,职高学生不像普高生,奔着考大学去,职高生参加高考,大多数人升不了学,因为他们学习的重点在技术技能,“从这点上,职高生、普高生并不在一条起跑线上,”这就意味着,想继续深造的众多职高生,往往就遇到了“天花板”,上不去了。
同样的问题,在高职生中常见。在雅安职业技术学院就读的黄同学,今年想专升本,但他就读专业的100多名学生只有5个专升本名额,大多数学生想升本的希望落了空。不少高职生希望本科院校把专升本的“口子”开大点。
如何打破制约职业技术技能人才递进培养的“天花板”?《规划》明确提出,打破人才培养的“天花板”,要逐年加大高职院校招收中职学生的比例;引导一批高校转型为应用技术类型高校,力争用3年时间,引导200个本科专业(群)、50个二级本科院系、部分地方本科高校开展转型发展试点;建立以提升职业能力为导向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
在《规划》中,职业人才递进培养的路线图清晰呈现:中职(中专)—高职(专科)—应用技术本科—专业学位研究生。时间表也清晰:到2020年,初步形成应用技术类型本科人才培养体系和高等学校分类体系。
如何搭建“立交桥”?打破部门界限组建职教集团
职校与技校,过去是很难凑在一块的,一个归口教育部门管,一个归口人社部门管,这次会议,两个领域碰头。
会上,成都技师学院院长陈超儒和自贡职校校长李浩平一前一后就座,过去从未见过面的两人,这次把手握在了一起,并称:下来要互相走走看看,互相借鉴学习。
这次聚首参会的,职业类高职院校14所,中职学校18所,技师学院4所,技校5所,还有教学研究型本科高校6所。大家怀着一个愿望,搭建互联互通的“立交桥”。《规划》提出,中等教育与高等教育、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学历教育与职业教育、公办职教与民办职教、职业教育与职业培训,要相互融通,共同发展,搭建技术技能人才成长的“立交桥”。
这次会议,明确发出了打破部门界限的声音,学历教育、职业教育、技术教育类别要互通互联,学校之间也要合作,特别在招生、人才培养、课程体系上互通,并探索学分积累和转换制度,互认学分。《规划》首次提出,将符合条件的技师学院纳入高等学校序列。《规划》特别提出,职业教育要开放办学,职业院校要与行业、企业、区域甚至国外企业、院校之间搭建“立交桥”,组建职教集团,形成产教融合、专业对接产业,课堂对接车间的办学模式、育人模式,争取到2020年,职教集团基本覆盖全省职业院校、主要行业产业以及大中型企业。
如何打造“铁饭碗”?提升学历和职业资格证层次
几所发言的学校,报出的就业数据让人振奋:这些年就业形势很好,中职毕业生就业率超过95%,高职毕业生超过90%,技校毕业生被企业录用率超过90%,高于本科生就业率。同时,职校生、技校生进到生产企业后,流失率也不高,低于本科生。
与会者认为,这是因为企业在面临转型升级过程中,需要大量熟练的操作工人,需要既能动手又有一定创新能力的技术人才。职业院校培养学生,既重视实践动手能力培养,又重视基础理论知识学习,不少学生毕业时,除了学历证书,还有职(执)业资格证书,自然成为企业争抢的香饽饽,良好的职业技能素质,让学生们拥有了就业的“铁饭碗”。
《规划》提出,积极推进专业学位课程实践考核与有关职(执)业资格考试互认,专业学位证书与职(执)业资格证书颁发结合,专业学位教育与职(执)业准入制度有机衔接,为职教生打造打不破的“铁饭碗”。
也就是说,职业教育发展,既要让学生学到理论知识,拿到学历证书、学位证书,也要让学生学习技术技能,考取职(执)业资格证,还要不断提升学历和职业资格证的层次,保证学生捧稳“铁饭碗”。
(四川日报 向朝伦)
我省从“职教大省”转向“职教强省” -
成都11:17 23.09.2014 教育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