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我院:研究生——只为求知,不为曲高和寡

18.11.2013  14:38

  本学期,新闻中心策划推出一个新闻话题——“我爱我院”系列报道,旨在通过学生的视野和角度,展现我校学生眼里的学院风采,激发学生(尤其是大一新生)爱院爱校的热情。此话题面向全校师生征稿,欢迎广大师生积极投稿(投稿邮箱: [email protected] ),我们将择优刊出。——编者

  九月,踏进狮子山研究生院,这对经历了漫长考研硝烟之战的我们来说,不但是全新的求学生活,更是让我们有了重新审视自己、了解世界的机会。“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几个月的研究生生活让我们铿锵行进在求知路上。

  如果问研究生和本科生活最大的不同是什么?笔者个人的回答只有两个字:视野。如同四年前初入大学校园一样,身上贴着研究生标签的我们有斗志、有憧憬,同时也有迷惘和犹疑,也会追问自己:求学之路到底该何去何从?

  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

  从研究生第一堂课开始,教授们就循序渐进地布置书目并且用毕生所学为我们勾勒专业知识结构。茫茫然之际,我们都明白了四年本科所学的知识竟然只是皮毛,我们对学科专业知识连“知其然”都不知道,更谈不上“知其所以然”。研究生院给我们的第一次传道,便是让我们的知识更系统化。

  从一本著作、一个公式到某位学者,再涉及学科流派再到学术思想,再到这一思想源流及其分支。全新的学习模式和思维方式,让我们开始对报考时模糊的专业名称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并不断寻找自己的研究方向。现当代文学专业的袁玲刚开始研究生生活,她说:“现在和大学阶段最大的不同,便是学习更有主动性和思考性。大学虽然丰富,但是于学习而言,最忙碌的时候莫过于考试的前一周。而我现在每天都抱着《鲁迅全集》,一本又一本的看专业书,觉得自己的知识体系太过薄弱。”

   心之所至,皆为知识的风景

  研究院帮我们开启了新的知识之窗,我们看到了另一番风景。不得不说,我们的专业课设置,既重视理论综合,更开设了许多实践课程,完全不是想象中“死读书”。开学几周后便开始了公选第二外语,法语、德语、葡语、日语……我们从字母发音开始学起,学习语言更观摩不同国家的民情风俗,猛然发现外面的世界真的繁花似锦。

  学院每年举行的学术年会,让我们第一次感受到了学术研究的魅力。即使不能参加论坛,但是在观摩赛况中,我们懂得了如何寻找灵感、如何进行论文写作和学术研究。分门别类的学术讲座更是拓展了我们的知识视野,来自不同领域、不同高校的学者为我们带来了最新的研究成果。公共政治课上,每一堂课都有不同的老师为我们解读时事政治,印象最为深刻的就是一位来自成都军区的军人,不但用军事地图讲解了中日钓鱼岛问题的由来,并由此引申了许多军事战略知识,下课前,他的一个军礼让全场所有研究生学子致以热烈掌声。

  良师益友,求学之路何惧孤单

  来自五湖四海的学子汇集在研究生院,一个专业有不同年龄段,一个宿舍有不同专业方向,我们生活的圈子绝不单一、讨论的话题也不拘泥于自己所学的领域,因此总能从他人身上汲取到不同的正能量。此外,学校的图书馆、学院的阅览室文献室都是我们学习的殿堂,以前没机会阅读的专业书、文献专著、最前沿的学术研究成果总能在这里找到。

  最让我们觉得研究生生活魅力的是众多学识渊博的老师们,他们在专业领域研究多年,并且研究范围广泛,每次和导师见面、每次听专业课就是一次洗礼,总有新的观念、新的知识冲击我们旧有的观念。良师益友,足以影响我们的一生。 

  如果说青春是每个人的黄金时代,如今的我们更懂得收敛锋芒,懂得沉淀与积累。墨是水沉淀的落花,笔墨挥洒方成翩然图画,研究生生涯不是孤傲的曲高和寡,而是通过不断地求知让我们的生命更加丰富与立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