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漫乡路总关情——访“四川省第二批百名文艺工作者下基层挂职锻炼优秀个人” 、我校影视与传媒学院副教授肖卫东

10.05.2018  22:45

   编者按 :2016年8月,省党委宣传部、省委组织部联合在全省范围选派了96名文艺工作者下基层开展为期一年的挂职锻炼。在此期间,涌现出一批德才兼备,实绩突出的优秀个人。2017年11月24日,中共四川省委宣传部颁发了《关于表扬四川省第二批百名文艺工作者下基层挂职锻炼优秀个人的通报》,我校影视与传媒学院肖卫东副教授名列其中。他挂职锻炼期间主动作为、尽职尽责,积极发挥所长、深入基层,了解掌握当地文化资源、发展实情和群众所想所需,创造出一大批文艺作品和研究成果,用实际行动赢得当地干部群众的信任;利用自身优势,协调搭建学校、学院与当地宣传文化单位共建共享平台、合作关系,架起铜河文化资源合理挖掘、有效利用的桥梁。此时此刻,让我们通过这条桥梁,探索铜河文化的神秘,走近肖卫东副教授。

  人物简介:

  肖卫东——中国共产党党员,美术学硕士,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四川师范大学影视与传媒学院基础美术系主任、院党委委员、学院分学术委员会委员、学院教工第一支部书记。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四川师范大学“251工程学科教学论人才”,中共四川省委教工委授予“四川省高校优秀共产党员”称号,教育部“国培计划”项目首席专家,四川美术家协会会员。

  先后有中国画《窗寒图》、《秋趣》、《觅香》、《红妆》《都市小生》等作品多次参加入选四川省美协组织的各级各类大型展览。学术论文多篇及作品在《文艺研究》、《西北民族大学学报》等全国各级各类核心期刊发表。近年主持四川省厅等各级重点科研课题多项。出版有专著《昨日佛光——青神中岩寺摩崖造像白描集》,参编教材《美术新课程教学技能训练》,参编专著《康巴腹心:道孚——四川省甘孜州道孚精品旅游导览》、《巴蜀牌坊铭文研究》。出版教学光盘《篆刻》。多次获教育部组织的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奖项;主研方向为:中国画、宗教美术及民间民族美术。

  一心一意做实事

  “我的感受就是一个人做事情还是在于用心,你不用心,在那个位置上,也就仅仅是那个位置上放着的一个职务而已。”回忆起挂职锻炼的日子,肖卫东严肃认真地说道。

  一个称职的文化工作者是心怀文化挖掘保护与传承创新的使命,自主寻找工作目标、自主开展文化工作。肖东卫除了局里常规工作之外,主动开展了针对沙湾区文化建设的系列工作。大年三十团圆夜,他仍在老乡家做实地考察,直到晚上七点,他才拖着疲惫的双腿踏进家门。正月初三,天寒地冻,他也顾不上休息,又开始了田野考察,他说:“做有关民俗类的调查,就要赶在逢年过节集中展现的时候,这才是原汁原味。”不知道在多少个日夜里,他领略着清晨暮色苍茫的铜河山水,接受着半夜峨山凄风冷雨的洗礼。他总是利用可支配的所有时间,脚踏实地、争分夺秒地开展了全区范围内的文化普查式调研,走遍了区内14个乡镇127个行政村,在物质性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等领域收集了海量的资料,并一一研究讨论。他正式将“三铜文化”修正为“铜河文化”,根据沙湾区“十三五”规划,撰写了《沫若故里文化城建设实施建议》;开展一系列抢救文化遗产的工作,对文化进行创研,培养、组建文化传承队伍;组织挖掘整理出铜河号子、铜茨山歌、花灯、金钱板等作品百余件,让铜河文化走进人们视野。

  从2016年10月到2017年8月他先后组织了科研团队等集中大型考查6次,分散的小规模考查无数次。在沙湾区的一年期间,他每天带领着科研小团队走乡串户,翻山越岭,走遍了全区所有乡村。经过一年起早贪黑夜以继日的勤奋工作,他们录制了上千小时的音频及视频,拍摄了近十万张的照片资料,收集了地方文字资料百余万字,这些素材协助了沙湾区文广新局拍摄《铜河非遗》等一系列电影纪录片和宣传片,对于整理和研究铜河文化也具有较大的资料价值。


肖卫东副教授在工作中

  一校一地建联系

  “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集体的力量无穷大”,谈到这次获得“四川省第二批百名文艺工作者下基层挂职锻炼优秀个人”,肖卫东副教授谦虚地说道,“我不是一个人,我的身后是整个四川师范大学”。朴实无华的话语,毫无架子,睿智开朗,这就是肖卫东教授给我的第一印象。

  根据《中共四川省委宣传部中共四川省委组织部关于雷婷等32 名文艺工作者下基层挂职锻炼的通知》及四川省教育厅的相关文件通知精神,我校影视与传媒学院肖卫东副教授于2016年9月初赴乐山市沙湾区文广新局进行挂职锻炼,任文广新局副局长,调研“三铜文化”。在基层挂职锻炼期间,肖卫东积极组织学校力量全力抢救文化遗产——铜河文化。他先后邀请了方言与民俗学专家四川师范大学黄尚军教授、李国太博士及其科研团队,民族民间音乐专家李松兰教授及其科研团队,民俗学专业杨冬燕教授的研究团队等人参与到铜河文化各方面的研究中;由他负责的四川师范大学民族民间文艺工作室与广文新局合作开展沙湾区文物普查及民间文艺调研,每位师生都积极贡献所能及之力。所有成员涵盖了我校文学、影视学、数字媒体、动画、历史学、民俗学、美术学等专业。同时,他还积极促成沙湾区文广新局与我校影视与传媒学院签署校地战略合作协议,建立长效合作机制。

  一河一区铸文化

  对于铜河文化的提问,肖卫东面带微笑,双眼闪烁着光芒,脸部凹凸的轮廓勾勒出他对铜河文化的不懈追求,回答得铿锵有力。他在《铜河文化调研报告》提到,“铜河文化是沙湾区得天独厚的区域特色文化”。报告中他还将铜河文化归纳为铜河民间艺术、铜河家风家训文化、地方史料这三个主要种类。

  他坦言道,早期的文化调研中,通常把铜河民间艺术中的铜河号子、铜河花灯、铜河山歌统称为“三铜文化”,也是铜河文化的主体。他对铜河号子经过反复调研,开始翻山越岭地寻找号工进行采访,一次次地深入接触和沟通后,号工们放开了歌喉,一首首铜河号子再次响彻铜河岸边,那一刻令他深深陶醉,仿佛回到了铜河号子的源头。他主持调研撰写的学术专著《铜河家风家训孝廉文化研究》也几经修改近于定稿即将出版,他希望能通过这本书让更多人了解铜河家风家训文化。铜河口传文史是铜河文化中对地方史志具有历史考古价值的重要资料,这对他调研铜河文化更有着较高的参考价值。他视资料如珍宝,总是亲自挨家挨户收集资料并小心翼翼保存,风雨无阻。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内容有插旗沟、翰林坟传说等。


肖卫东副教授在调研中

  一枝一叶总关情

  肖卫东在铜河文化的漫漫调研道路之上,与当地百姓在冬去春来中一来一往,一言一语,心中渐渐地“情谊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陈俊立老人是一个沙湾通,肖卫东从他口中收集到不少沙湾历史上珍贵的乡土资料。在一个深秋的夜晚,他第一次采访了身患重病的陈俊立老人,身体极为虚弱的老人忍受病痛的折磨,将铜河的历史如数家珍,娓娓道来。老人说,考查民俗离不开风水学,还主动要求去世之后办一场地地道道的当地传统葬礼,让他把这个丧葬文化记录下来。中华民族的文化就是靠一代代人传承的,记录则是传承下去的最好方式,老人道出了最后的期望。葬礼过后,他彻夜未眠,是为了工作,也是为了默默哀悼这份情。

  在采访的最后,他向每一位走访过的民间艺人表达自己最衷心的感谢和嘱咐,“他们给予我们的不仅是文化信息,更为他诠释了铜河文化在新时期的生命力,他们的淳朴和真诚给我了家人般的温暖,给了我动力和勇气,他们将成为我在铜河永远的挂念”。


肖卫东副教授与老乡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