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我校“出征”第七届大学生艺术节纪实
绽放 那一抹娇艳
舞蹈《酥油灯》
师生团队赛后合影
四川省大学生艺术节是省教育厅为提高大学生人文艺术教育水平而定期在高校举办的艺术活动,是我省目前规格最高、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大学生艺术盛会。艺术节自1994年开始举办以来,一直作为大学生才艺展示平台、彰显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成果的舞台,备受各高校重视。其比赛内容涵盖音乐、舞蹈、戏剧表演,以及摄影、书法、绘画、微电影、论文评选等多个项目。在今年以“我的中国梦”为主题的第七届大学生艺术节上,我校师生凭借新颖的题材、精心的节目编排和绝佳的舞台表现,一举摘得包括一、二、三等奖及优秀组织奖、优秀指导教师奖等15项荣誉,参赛的三项表演类节目均获得一等奖。8月23日到26日的阿坝师专比赛现场,奏响起成大的凯歌。
序曲:迎难而上 蓄势待发
“艺术总指导的工作是一项十分艰巨的工作。”此次大学生艺术节学校表演类节目总指导胡郁青教授坦言。
为做好此次大艺节的筹备工作,按照省教育厅的各项要求,学校成立了由彭晓琳副校长牵头的“大艺节”筹备委员会。2013年9月,学校大学生艺术节各项准备工作正式提上日程,而最要紧的,莫过于“艺术总指导”的人选问题。谁来挑这个担子?谁能扛起这面帅旗,带领这支队伍再次获得好成绩?组委会成员在会上反复斟酌。作为从1994年至今,已经连续参加六届四川省大学生艺术节的“元老”,胡郁青教授资历深厚,经验丰富,在省内艺术界具有较高的知名度,且十分了解省内各高校艺术教育的情况,无疑是这次“艺术总指导”的最合适人选。当组委会为此征询她意见时,她却不得不反复揣度:在高校越来越重视校园文化建设,期望在大学生艺术节这个平台上充分展示其成果的大形势下,要想带领团队“突出重围”,任务实在艰巨,况且上一届已经取得了很好的成绩,要想超越实属不易。经过再三考虑,胡教授最后点头应允,“既然选择,必定全力以赴。”她在大会上立下军令状:有学校的大力支持,一定不辱使命,在校团委的牵头组织下,和团队的老师们一起,共同搞好这次大学生艺术节,力争获得优异成绩!
筹备:精心策划 认真准备
接过“帅旗”,在学校团委的统一安排下,胡教授与老师们一道,组建团队、选定题材、选拔指导教师、选拔学生演员和创作排演……,进行着一系列细致的前期工作,从2013年12月各项工作准备就绪,到2014年8月下旬比赛结束,历时8个多月的排练、录像制作、参演比赛等艰苦的工作。
团队里只有学校里的老师“加盟”显然还不够,胡教授请来了“外援”。她的好朋友,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四川省歌舞剧院赵青老师,就这样受邀参与进来,盛夏酷暑,她多次亲临现场指导学生舞蹈排练。
“豪华”的指导团队,这仅仅只是第一步。最重要的、也是最难确定的,莫过于几个表演类节目题材的选定。根据大赛组委会的要求,表演类节目必须是原创节目,而舞蹈节目的题材选定相当棘手。上一届大学生艺术节我校羌族题材的舞蹈《羌铃声声》已经获得全国一等奖,而四川最有特色的民族莫过于藏、羌、彝等民族,胡教授和团队成员反复研究,最终把视线落到了藏族题材上,以藏民族极具特色的“酥油灯”为引线,通过舞蹈讲述一位藏族老妈妈与一群藏族女儿的故事。酥油灯作为唯一的道具,通过优美的舞蹈,传达出雪域高原的静谧与神圣,将藏民族的文化历史渊源与文化传承表现得淋漓尽致。最终,精心打造的舞蹈《酥油灯》获得了评委和观众的一致好评。
在合唱的选题上,胡教授再一次把目光聚焦于少数民族风格的题材上。定位于纯美优雅的合唱曲谱基调与胡教授谦虚而温润的性格相生相应。为了创作出贴近原生态民歌的音乐作品,她与她的学生——民族男高音歌唱家、四川音乐学院陈万教授,这对曾携手创作出《成大学子之歌》、交响乐《成大之歌》及一系列获奖歌曲的“师徒档”,经过近两个多月的创作,经过反复推敲、修改和打磨,合唱曲《阿里乌黑·阿惹妞妞》(汉语意为:喜欢你哟,姑娘)终于从这对师徒口中笔下诞生。这首歌描写的是彝寨人家欢乐的一天,通过空灵的曲调,多变的节奏,传递出宁静致远而又热烈美好的彝族青年男女美好的情感。“拉噜嗦,啊嗦咿嗦嗦……”采访中,兴之所至,胡教授不禁现场为我们演唱起来。最终,通过同学们倾情演唱,该节目不但获得专业组一等奖,还荣获优秀创作奖。
所谓推陈出新,出奇方能制胜。胡教授及其创作团队明白,如果节目形式只是停留在声乐和歌舞上是远远不够的。经过仔细研究,决定尝试创作演出一出“校园情景剧”。这是一个较为陌生的领域,这样的想法也无异于“冒险”。因此,从一开始就注定要走一条比较曲折的路。从无剧本、无场景、无演员做起,胡教授与该节目的导演、青年教师王海波一道,一次次的创编,一次次的排练,最后又推翻重来,经历不断地修改加工。胡教授说:“校园情景剧,没有剧本,参演的又是大一的学生,这是多难的事情!改了多少遍已经记不清楚了,一直到参赛前我们都还在修改。真是苦了王海波老师!”一次次辛苦地排练,一遍遍不厌其烦地修改,追求完美,至臻至善,或许这就是表现大学生校园生活题材的情景剧《梦想从这里启航》节目获得成功的原因。
排练:点滴艰辛 凝聚感动
“筹备的过程可谓‘压力与艰辛并行,眼泪与汗水齐飞’。”往事历历在目,胡教授不禁感从中来。
5月,为了录制参赛节目录像,胡教授频繁往来于学校和录影棚之间,录像地点远在犀浦,好多次录像、剪辑到凌晨,半夜两三点回家也成了常事,熬上通宵也并不稀奇。“事多、等消息的焦灼、还有跟老师‘打配合’商量斟酌……那段时间基本上没睡上一个好觉。”辛苦的付出最后有了回报,最终3个表演类节目都顺利入选了大学生艺术节。
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舞台上短短几分钟的惊艳亮相,背后却是太多不足为外人道的汗水。那段时间,每周二周四周五乃至周日,路过张澜大道,都会听见阵阵歌声传来,无论刮风下雨还是烈日当空,这就是合唱的同学们正在排练。暑假,本该是较长的休息假期,参赛师生们却要抓紧最后时间紧张地排练。排练室里没有空调,只有几台电扇,同学们穿着厚厚的演出服,汗流浃背。屋子通风不畅,人员众多,好多学生中暑生病却不肯休息。为了缓解酷热,大家只好趁着排练的间隙把衣服脱下来,要排练的时候又赶紧穿上,或者隔着一段时间跑出门外透透气,凉快凉快。
舞蹈排练的时间最长,也最辛苦。在排练的过程中最让老师们感到心痛的莫过于有学生受伤,“膝盖积液、外伤、腰扭伤、腰肌劳损等,这些都是常有的事情。“暑假期间,有一天排练时,七个学生同时受热中暑,呕吐不止,我们的舞蹈老师真是又着急又心疼。”胡教授说。一个叫凌珑的学生,由于天气太热中暑了,不停地呕吐,老师要带她去看医生,她却坚持要求继续排练,问她原因,她说“我的基础太差了,不能休息,必须抓紧练习才能赶上大家。”学生董嘉贝,在排练过程中膝盖积水,但她坚持跳到最后比赛结束。作为主跳的唐雅洁,本应好好备考研究生考试,但她为了排练,她将研究生复习放在了排练之余,其辛苦程度不言而喻。正是由于这一群可爱可敬的孩子们的坚持和努力,才有了舞台上的华丽绽放和收获。
幕后,是一群辛勤耕耘、默默奉献的老师们。不管是舞蹈指导老师,或是声乐指导老师,又或是戏剧指导老师,还有为这次大艺节付出努力的团委的所有老师们,台前幕后,他们都做出了最大的努力,每一个老师都在用自己的行动践行着“敬业”与“自强”,践行着“把学校的荣誉、集体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的思想。刘慧丽老师小孩才一岁多,正是需要母亲陪伴的时候。但是为了能抽出更多时间来排练,她专程回老家请父母帮忙带孩子;刘明霞老师在整个排练过程中,就只请过两天假,一天是为了办结婚证,另一天是为了拍结婚照。宋平老师的腿一直都有旧患,不能长时间站着。即使身体不适,他还是接下了合唱指挥的担子。每每腿开始隐隐作痛,他就侧着身子靠在椅子的扶手上,手里却还拿着指挥棒,带领着整个合唱队伍;一次,在进行舞台灯光调试时,因为现场昏暗,廖萍老师不慎摔倒一米来高的台下,当大家将她扶起时,她却说:“幸好是我摔了,学生知道了就不会再摔倒了。”还有唐榕、刘宇、廖萍、王海波、周毅琼、彭弋的、肖红、王涛、李维、尚建业、秦晶、刘超、杨启金老师。在这次大艺节中,得到了学校领导、各职能部门的大力支持,国际合作与交流处还在暑假期间专门为留校排练的同学们提供了留学生宿舍。同时,这次大艺节也得到了学前教育学院、艺术学院、师范学院、文新学院和美术学院的大力支持。
绽放:歌舞风华 致梦青春
经过近一年的艰苦付出和努力,终于迎来了最终的“阅兵”之时。
8月23日,参与表演的师生们整装待发,奔赴四川省第七届大学生艺术节的演出地——阿坝师专。中午刚到,下午彩排就紧锣密鼓地开始了。由于时间安排太紧,加之部分非专业学生缺乏大赛经验,组委会安排的短短15分钟的舞蹈彩排时间,让一些同学无所适从,“怯场、晕舞台,上台完全没有表演的状态、没有自信了。”这让老师们不禁担心起来,第二天就要比赛了,而以这样的状态参赛肯定是不行的,到最后只能前功尽弃、功亏一篑。为了帮助大家重拾信心,当晚9点过钟,老师们组织舞蹈节目的学生召开了紧急会议,胡教授在会上给予了点评,对学生进行了心理疏导和安抚,告诉大家放松心情,用平常心去对待比赛,并传授舞台经验帮助同学们重新找回自我。为了让大家能够更好地适应舞台,团队还和大艺节组委会协商,在其它学校排练结束场地空出来的凌晨3点,组织同学们进行了最后的排练,就是这个具有特殊意义的最后排练,使学生重新熟悉了舞台,找回了自我,为第二天的比赛奠定了基础。
24日下午,比赛正式开始。连轴转的苦训、参赛学生的倾情投入,实现了舞台上“惊艳绽放”。灯光舞美相得益彰的配合,韵律与身姿的和谐,激情与欢乐的畅怀……。整个比赛过程中高潮迭起,群舞《酥油灯》的浓浓舐犊之情,合唱《阿里乌黑·阿惹妞妞》的彝寨欢歌,校园情景剧《梦想从这里启航》的学子风采……,数月的辛苦,只为了今天能展露锋芒,只为为成都大学增光添彩!
比赛结束,3个表演类节目均获得一等奖!结果公布后,师生们禁不住相拥而泣。回望漫长的准备过程,这其中付出了太多的汗水和泪水,有着太多不为人知的艰辛。“来之不易,可能也惟有泪水能一洗所有的疲惫与苦累,释放压力与忐忑。”
未来:忆往惜今 更高更强
“这是一段最累,最折磨人,战线长,难度大,但却也是记忆最深刻的时光。”胡教授说,“比赛结束一个多月了,我还是没能调回正常的生物钟。我相信老师们都是如此。”胡郁青打趣地说道。她是一个感性、情感充沛的师者,她爱拍照,手机里张张照片记录下了排练每一个阶段的点点滴滴。她爱记录,帧帧视频,用声、像、画记录下舞台上同学们的大美风姿。每天她都会把照片翻出来看一看,重温排练时的点点滴滴,享受回忆的无穷乐趣。在采访时她还不时把照片翻出来给我们瞅瞅,“看,这张的造型摆得多美。”“这个衣服是我们自己设计的,不错吧。”“这些姑娘随便一站都像是一幅画啊。”看着那些照片,她的眼睛里全是掩饰不住的笑意。
不久前,从省教厅传来好消息,舞蹈节目《酥油灯》已被选送参加全国大学生艺术节。如今,胡教授正在准备着录制参加全国大学生艺术节的录像。如果过了初审,《酥油灯》将会参加2015年2月在天津举办的第四届全国大学生艺术节,“那时,战斗还将继续。”
娇艳的花,人们往往只识得它绽放时的绝美,怎知它植根地底蓄力的苦痛与艰难。两个多小时的采访,一如我们的想象,这个团队在光环的背后有着太多的泪水与辛酸,成长与感动,我们试着慢慢触及、深入、感触、共振、叹服。这一程“出征记”真可谓:“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黄沙始见金。”
(刊于《成都大学报》第319期 文/旻旻 谭文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