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媒体报道我校举办“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论坛”

05.12.2017  01:40

  编者按:12月1日,我校举办“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论坛”,川大校长谢和平应邀来校作题为“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全面加快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步伐”的专场报告,报告引起了热烈反响。中国高校之窗、《成都日报》、《华西都市报》以及封面新闻等媒体对专场报告进行了深入报道。

 

成都日报: 四川师范大学举行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首场报告会

  12月1日,四川师范大学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论坛首场报告会在该校成龙校区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四川大学校长谢和平应邀到校做了主题为“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全面加快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步伐”的专题报告,现场上千名师生代表聆听了谢和平对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细致、深入地解读。

  “党的十九大精神涉及方方面面,思想深邃,博大精深。我理解其中最为核心的关键词就是‘新时代’。”报告会上,谢和平以自身独特的视角将十九大报告解读生动透彻,让聆听报告的师生们如沐春风。他着重围绕“新时代”这一关键的话题切入,逐层阐述了他所理解的“我们国家进入了新时代”、“高等教育事业发展进入了新时代”以及“学校建设‘两个伟大’进入了新时代”等3个观点。同时,他以四川大学为例,介绍了该校如何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加快推进建设具有中国特色、川大风格的世界一流大学的使命。并梳理了川大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理念、目标以及建设内容。

  此外,谢和平还指出,高校要在过去改革创新的基础上进行“一流人才培养”,必须要实施从“记忆式”学习向“想象式”学习转变的教育模式改革、全面实施个性化教育改革、实施感知未来、思考未来的探索式教育计划、实施全球胜任力和未来领袖培育计划、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关注民生的责任感和担当精神、实施创新利用信息网络的深度学习探索计划等6个方面进行深化改革创新。他用生动有趣的语言解释了高等教育在新时代所要面临的挑战,描绘了在党的十九大精神引领下,我省高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特色发展道路的美妙图景,让师生们直呼“过瘾”。“谢院士的精彩报告真是鼓舞人心,为我带来了对党的十九大报告全新的认知理念和开阔的视角。”该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何鑫告诉记者,作为川师学子的他一定努力学习,以科学精神追求真理、探索世界。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客户端记者王李科编辑何凡)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 四川大学校长谢和平在川师大谈高等教育:从大一开始培养学生科学兴趣

  “鼓励开设迎接未来、挑战未来的新课,特别是开设能够让学生感知未来的尚不成熟、甚至是尚有争议的新课程(未来学课程),构建培养学生思考未来、探索未来潜质、能力和本领的课程体系。”12月1日,四川大学校长谢和平院士到四川师范大学参加“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论坛首场报告会”。谢和平院士说:“党的十九大精神涉及方方面面,高瞻远瞩、思想深邃、博大精深。我理解,其中最为核心的关键词就是‘新时代,高等教育事业发展进入新时代!”

一流大学的校园 全球顶尖学者最向往的学术高地

  谢和平院士说:“十九大报告首次明确提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这就意味着我们的教育事业、特别是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自然进入了一个新时代。这是我国从高等教育大国走向高等教育强国的新时代,是我们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道路的新时代,这是我们从注重“规模和数量”转变为强调“质量和效益”的新时代,也是我们积极走向世界高等教育舞台中央的新时代。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中国正在从世界大国向现代化强国迈进。我们的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更要去支撑、去推动国家建设现代化强国的需要。我们高等教育首先就应从大国走向强国。我们培养的人才是能够支撑实现“中国梦”的创新人才,是能够面向未来和改造未来世界的创新人才。我们的创新成果:是引领世界科技前沿、引领未来发展的颠覆性创新成果和变革性核心技术。我们的大学校园:是全球顶尖学者和优秀学生最向往的学术高地和留学目的地。

川大学生不仅要做最好的自己 还要让别人过得更好

  谢和平院士说,要建世界一流大学,核心就是要培养一流的人才,关键就是要办最好的本科教育、高水平的研究生教育。因此,四川大学吸收了今年9月28日召开的国际咨询会第二次会议关于“一流人才培养”的咨询建议,今后要深化创新教育教学方式,实施从“记忆式”学习向“想象式”学习转变的教育模式改革;全面实施个性化教育改革;实施感知未来、思考未来的探索式教育计划;实施全球胜任力和未来领袖培育计划;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关注民生的责任感和担当精神;实施创新利用信息网络的深度学习探索计划。

  谢和平院士特别提到,诺奖得主丁肇中说过的一句话让他特别有感触,丁肇中先生说:“最好的学生不是分数最高的学生,而是最会提问题、想问题的学生。”他还说:“自己从来没学过在太空中做实验,而是靠多学科知识面和想象力,来领导国际空间站的实验团队。”

  谢和平院士说,川大要培养的人才是,不仅熟悉中国国情、具备家国情怀,又具备全球眼光和国际视野;不仅关注自我、关注社会、关注国家和民族,还要关注世界、关注人类,更要造福世界、造福人类;不仅要做最好的自己,更要让世界更美好,让别人过得更好。川大今后将更加重视学生的“未来”,开设未来学课程,就是要实施学生跨学科、跨学院培养的多学科知识面培育计划;深入推进前沿探索大讲堂和人文大讲堂;打造具有川大特色的学术创新先导体系,让大一新生入校就能感知科学、了解科学,鼓励他们进课题组、进实验室、进科研团队,加大“异想天开基金”支持力度,开展自己的创意项目研究,感受科研氛围。

川大建设分三步走 2050 年力争让若干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前列

  谢和平院士说,四川大学要办成一个培养具有全球竞争力人才、胜任未来发展挑战的大学,办成一个产生新思想、新知识、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促进世界和人类进步的大学办成一个不断协同引领战略新兴产业关键核心技术、提供经济社会发展高端智库智力支持的大学办成一个引领社会先进文化发展方向、守护人类精神家园和社会文明灯塔的大学。

  要实现这个目标,将分三步走。第一步,力争到2020年,使学校核心指标师均量进入全国高校前列,人才培养质量全国领先,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水平位居国际先进,若干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第二步,力争到2030年,使更多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显著提升,对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支撑作用显著增强,率先走出一条西部高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特色发展道路。第三步,力争到2050年,使一批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若干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前列,基本建成具有中国特色、川大风格的世界一流大学。

(封面新闻记者李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