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首款自主研制的大型运输机运-20列装空军

07.07.2016  13:49

我国首款自主研制的大型运输机


    四川日报网消息   7月6日,在四川成都地区,我国自主研制的首款大型运输机运-20正式列装空军航空兵部队。自此,我国真正拥有了自己的大飞机,成功跻身于世界上少数几个能自主研制200吨级大型机的国家之列。图为运-20飞机滑过水门,接受洗礼。 刘畅 摄

 

     

    据新华社北京7月6日电 7月6日,我国自主研制的首款大型运输机运-20正式列装空军航空兵部队。自此,我国真正拥有了自己的大飞机,成功跻身于世界上少数几个能自主研制200吨级大型机的国家之列。

    运-20列装空军,标志着国家大型飞机重大科技专项和我国远程投送力量发展取得里程碑意义的进展,是我国科技创新能力和整体工业水平全面提升的重要标志,对国民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带动国家科技进步和产业转型升级都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承担研制任务的中航工业集团公司相关负责人指出,运-20是我国首款自主研制的200吨级大型多用途运输机,可在复杂地域和气象条件下执行各种装备、物资和人员长距离、快速航空运输任务,是适应现代社会和国民经济建设快速发展需要,服务军队现代化建设,应对抢险救灾、国际人道主义援助等紧急情况而研发的一款重要装备。

    从2007年正式立项,2013年1月成功首飞,2014年11月在珠海航展公开亮相,到2016年6月交付,7月正式列装,运-20飞机走出了一条我国自主创新研发大飞机的成功之路。

    面对底子薄、基础差、时间紧、任务重等诸多挑战,9年来,作为工程研制主体,中航工业深入研究大型复杂航空系统研发管理规律,积极探索国外先进研发理念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工程研制管理模式,构建了全国全行业大协作的研制体系,实现了以大规模异地数字化协同、系统分级集成验证、设计工艺一体化迭代、模块化制造交付为代表的研制生产模式的转变,建立了多目标、多要素、全过程的研制管理平台,有力保障了工程快速推进的要求,仅用了国外同类飞机一半左右的时间成功实现首飞,创造了世界上同类飞机研制交付的新纪录。

    大型运输机研制,兼顾了大型运输飞机的多任务能力和民用飞机的适航安全性要求,集成了各个行业的最新成果。同时,也将极大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开拓航空特种运输产业。目前,该工程突破的部分关键技术已经开始在其他行业推广应用,工程建设的溢出效应正在逐渐显现。此外,该项目为我国在大型航空装备工程研制领域积累了宝贵经验,培养了一批高素质人才队伍,走出了一条组织复杂的大型工程管理路径,为我国后续大型航空装备建设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中航工业相关负责人表示,大型运输机“鲲鹏”的正式列装,是形成我国远程投送能力的新起点,亦是国家大飞机工程建设新阶段的新起点。

    研制历程:“鲲鹏”万里不是梦

    从2007年正式立项,到2016年正式列装,大型运输机“鲲鹏”走出了一条我国自主创新研发大飞机的成功之路。

    2000多年前,庄子在《逍遥游》中就展开了想象的翅膀,幻化出神鸟“鲲鹏”。而研制出中国人自己的大型运输机,则是国人近半个世纪以来的梦想。“中国必须要有自己的大飞机!中国广袤的国土和漫长的海岸线,决定了大型运输机在国家安全和国防事业中的重要地位;地震灾害救援、海外撤侨等紧急事态发生时,更呼唤着国家空中运输力量的投放和及时有效支援。”中航工业副总经理耿汝光说。

    “强国需重器。大飞机是我国堪称大国、强国的重要标志之一,中国一定要具备自主研制能力,一定要有自己的强大航空运输能力。”接到任务之时,中国大型运输机总设计师、有着30多年飞机研制经验的唐长红就在心里下定了决心。

    然而,研制大型运输机谈何容易,当时世界上只有三个国家具备研制和生产大型运输机的能力。我国可以说是从“零”起步,甚至连一张可供参考的图纸都没有。况且,作为大国重器,各国都把自己的大运像宝贝一样保护起来。靠买技术?想都别想!唯有自主研发这一条路。

    这是对中国航空工业前所未有的挑战,也是一次考验战斗力的机会。近千万个零部件、400多个关键技术难点,被分派到西安、成都、上海、沈阳、哈尔滨等全国多个科研、制造单位。他们协同作战,最终攥成一个“拳头”。“大运的研制过程,就是采用了全国范围的大联合、大协作布局,由中航工业作为牵头单位,集成全国近千家科研、生产单位成果的创新组织管理模式。”耿汝光说。

    就这样,经过三千多个日日夜夜的艰苦奋战,相继攻克了设计、制造、试验、试飞等一系列技术难关。3年发图,5年首飞,9年实现交付,创造了世界上同类飞机研制交付的新纪录。

    外形解读:“胖妞”展大运实力

    大运具有优美的外形,宽阔、厚实的体魄,人们给大运起了一个相当可爱的名字:“胖妞”。而这正是大运的实力所在。

    法国达索公司的创始人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凡是看起来漂亮的飞机,就是好飞机”。这话的确有一定道理。大运具有明显的后发优势,是当前最新技术成果的融合。

    2014年,运-20飞机在中国航展上公开亮相,人们就惊艳地发现,无论从哪个角度看,大运都是那样身形优美,霸气外露。一位长期从事飞机研制的“老航空”不禁感慨,大运无论从静态展示,还是飞行姿态上看,都是那么漂亮,这肯定是款好飞机!

    大运的“胖”,也是为研发人员津津乐道的优势。多用途大型运输机具有吨位高、机体宽、机身胖的特点。大运可在复杂地域和气象条件下执行各种装备、物资和人员长距离、快速航空运输任务。这不仅因其体格庞大,还意味着它要具有高可靠性、长寿命和复杂系统来承担多种任务的能力,更要通过应用新工艺、新技术保证其在长生命周期里具有竞争力。

    在国防大学教授房兵看来,大运列装,相当于我国具备了开启战略空军大门的钥匙。

    他说,战略性的远程打击和兵力投送能力,其基础平台就是大型运输机型号。现在很多国家开发的特种飞机,都是在大运平台基础上研发的。如果大型运输机能够完全实现国产化,就意味着有了一个通用平台。

    “当涂着‘八一’军徽的大型运输机、战略轰炸机、战略预警机全部实现国产化后,我们就可以称之为大国空军、强国空军。”房兵说。

    耿汝光表示,大运不仅是大型军用运输机,更将满足国家经济建设和民生需要,将有力支撑“一带一路”国家战略;服务于军队现代化,满足从国土防御到国家利益拓展的需要;更将在抢险救灾、海外撤侨以及国际人道主义援助中承担起大国责任。

    新华社记者 齐中熙 呼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