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师大——解读川师大 “软” 文化与 “硬” 实力
四川师范大学具有悠久的办学历史,光荣的岁月,炼就光荣的传统,铸造宝贵的精神。创建于1946年的川师大,在近七十年的时光长河里巍峨屹立,传承下令人景仰的师大文化。
◆师大精神:艰苦奋斗 开拓创新
◆办学宗旨:传承鼎新 立人惠众
◆办学理念:以人为本 质量第一
◆校训:重德 博学 务实 尚美
◆校风:励志笃行 止于至善
◆学风:求真循理 慎思知明
◆教风:学高身正 善教敬业
◆奋斗目标:到2020年左右,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国内一流的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和特色鲜明的教学研究型大学。
(校训、校风、学风等含义详见学校主页网: http://www.sicnu.edu.cn/——学校概况 )
历经近七十年的建设,四川师范大学已发展成为一所覆盖文学、理学、工学、哲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历史学、教育学,艺术学、农学等十一个学科门类的综合型师范大学。先后涌现出了众多知名专家学者,建设起了一支发展潜力大、学缘结构好、学历结构合理、爱岗敬业、艰苦奋斗的教师队伍。这正是川师大快速发展的中坚力量。
◆四川师大第一届特聘教授:
赵可清(化学材料学院)
吴定初(教育科学学院)
赖绍永(数学软件学院)
王芳贵(数学软件学院)
段 渝(文学院)
蔡方鹿(政治教育学院)
◆四川师大第二届首席、特聘教授:
王小盾(文学院)
蔡方鹿(政治教育学院)
熊良智(文学院)
曹万生(文学院)
李天道(文学院)
黄开国(政治教育学院)
段 渝(文学院)
吴定初(教育科学学院)
傅 林(教育科学学院)
赵可清(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
何诣然(数学与软件科学学院)
王芳贵(数学与软件科学学院)
季小玲(物理电子工程学院)
赵国平(物理电子工程学院)
◆四川师大第三届首席、特聘教授:
蔡方鹿(政治教育学院)
段 渝(巴蜀文化中心)
赵义山(文学院)
赵可清(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
李天道(文学院)
唐代兴(文学院)
黄开国(政治教育学院)
吴定初(教育科学学院)
傅 林(教育科学学院)
许晓光(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王芳贵(数学与软件科学学院)
赁敦敏(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
骆开均(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
季小玲(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
赵国平(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
◆四川师范大学专家一览
一、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 :(1人)
1986年:丁协平
二、国务院政府津贴享受者: (33人)
1991年:丁协平
1992年:封小超 皮朝纲 张邦炜 姚廷伸
1993年:鄢传徽 董祖东 韦茂荣 周介铭 韩万斋 管锡华
1994年:韩善华 王均裕
1995年:林展如
1996年:万光治
1997年:周一阳 蔡方鹿
1998年:钟仕伦 黄开国 丁任重
1999年:常思春 张德刚
2000年:吴定初 魏启鹏
2002年:巴登尼玛
2005年:祁晓玲 李树勇 段 渝
2006年:马正平 张 健
2011年:杜伟
2012年:赵可清 赵义山
三、四川省有突出贡献专家(18人) :
1994年:周一阳
1996年:马正平
1998年:李诚 段渝
2002年:祁晓玲 顾美玲 李树勇 张 健 吴达德
2004年:李天道 唐应辉
2006年 董志强 杜伟 李来才
2010年 赵可清
2011年 张晓黎
2013年:王川 石磊
四、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22人)
第一批(1998年):丁任重
第三批(2002年):钟仕伦 丁协平 吴定初 蔡方鹿 段渝
第四批(2003年):封小超 周一阳 李诚
第五批(2004年):高林远 张健
第六批(2005年):巴登尼玛 祁晓玲
第七批(2006年):刘永康 庞元宁
第八批(2010年):曹万生 杜伟 吴定初 蔡方鹿
第九批(2011年):周介铭 唐应辉 赵义山 周一阳 张健 高林远 钟仕伦 李诚
第十批(2013年):傅林 向万成 巴登尼玛 祁晓玲 庞元宁
五、四川省杰出青年学科带头人计划人选(3人) :
张德刚 莫智文 张健
六、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
董志强(2005年) 杜伟(2010年)
七、国家教学名师
巴登尼玛(2011年) “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教学名师(2014)
八、四川省教学名师:(10人)
马正平(2007年) 巴登尼玛(2007年) 蒲志林(2008年)郭英(2008年) 龚雪萍(2008年) 王释(2009年)侯邦品(2010年) 万顺福(2010年) 张红(2011年) 朱华(2011年)
九、国家督学
周介铭 第九届国家督学(201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