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所要呵护的童真,到底是什么?
□蒋璟璟(华西都市报评论员)
随着一系列明星亲子节目的热播,童星越来越受到社会的追捧,不少家长倾尽精力、物力、财力,试图将自己的孩子培养成童星。记者了解到,除日常参加培训班的开销外,有些家长甚至不惜砸重金培养“童星”。(5月31日新华社)
时值儿童节,各种关于孩子的讨论,照例又一次成为热题。于此,虽是众声喧哗,但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其核心仍不外乎是“救救孩子”一类的呼喊……浓浓的节日氛围,似乎总能适时唤醒众人的危机意识。当然了,在这一特殊的节点,所谓童星产业、儿童早熟云云,照例也难逃被口诛笔伐一番。
儿童节,尽管是孩子们的节日,但始终由成年人主导着议程设置。在此背景下,“救救孩子”与“呵护童真”,每每成为节日里的“主题发言”——以此量之,“童星早熟”现象,因其显而易见有悖节日的主旨诉求,故而理所当然可以搭车批判一通。事实上,诸如童星产业链、儿童成人化,早已是众所皆知的尴尬现实。借儿童节之机,再次聚焦于此,并做痛心疾首状,更像是一种无可奈可的复述而已。
只不过,当真是亲子节目的热播,导致童星、造星大行其道吗?即便这两者间确有时间上的前后延续,可若就此认定存在逻辑上的因果关联,未免显得牵强。必须厘清,童星制造产业链的勃兴,绝非一两档综艺节目所能主导,而有着更为错综复杂的社会背景。这一方面表现为,儿童市场迅速壮大,营商群体通过无所不在的意识灌输,悄然间改造了家长对孩子的预期;另一方面则体现在,一个价值多元的年代,关于孩子的“应然之态”,也进入了一个重新定义、重新诠释的阶段。
如今,众口同声“呵护童真”,那么童真又是什么?我们是否应该承认,所谓“童真”也是一个变动的、渐进的概念?一个诡异的状态在于,主流舆论一直在标榜“让孩子自然成长”,可现实生活中多数家长,却对通过各种才艺培训“塑造孩子”乐此不疲!由此不难看出,相较于儿童节里众人同声的口头共识,平常日子里的“实践分歧”俨然更为根深蒂固。而这,也许才是儿童们所面临的最大危机吧。
什么是真正的“童真”?如何平衡成长与培养的关系?这一切,已然陷入了各说各话的局面。我们总能找出“个案”大肆批评,却总不能形成统一的价值判断。于是很可能,“救救孩子”只是一句矫情的、不走心的态度表演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