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飞集成重组 将变中航旗下防务类资产巨舰

20.05.2014  09:21

   获注沈飞集团、成飞集团、洪都航空158亿元军工资产,定向增发募资52.82亿元

  资产优良、规模庞大,上市公司成飞集成5月18日晚间公布的重组方案受到市场欢迎,昨(19日)复牌后即封涨停,收盘于16.67元。

  其公布的重组方案称,将发行股份购买总价达158.47亿元的优良资产,包括歼击机、空面导弹制造等,同时定向增发股份募资52.82亿元。总规模达210亿元的定增计划,刷新了A股军工资产重组的纪录。重组之后,成飞集成将变身成中航工业旗下防务类资产巨舰。

  在市场人士看来,成飞集成的重组,或意味着整个军工资产证券化热潮的到来。

  □本报记者 李龙俊

  通过重组将提升行业地位和投资价值 “这是一场‘蛇吞象’的大戏!”在成飞集成公布重组方案后,一位军工行业分析师告诉记者,中航工业拟注入资产的质量和规模都超出预期,“原以为会注入沈飞、成飞,没想到连洪都航空也一起注入。

  该分析人士认为,最应看重的是成飞集团旗下的枭龙、歼10等资产。

  目前成飞集成的总市值不过57亿元,本次注入的歼击机、导弹类资产预估值为158.47亿元;重组完成后,成飞集成的总股本将由目前的3.45亿股升至16.18亿股;成飞集成去年净利润为4535万元,拟注入资产去年实现的净利润约为其14倍。交易完成后,成飞集成的主营业务,将由汽车车身零部件、新能源锂电池生产等,变更为以歼击机、空面导弹等军品研制为主。配套增发拟募集的52.82亿元资金,也将用于先进战斗机及航空武器系统能力提升项目等项目建设。“通过本次重大资产重组,成飞集成本身的行业地位和投资价值将大幅提升。”中信建投研究员原瑞政认为,这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上市公司规模与效益的显著改善;另一方面则来自其作为航空防务装备整体上市平台的战略地位与增长潜力。

  政策激励 行业趋势军工资产证券化或迎热潮

  在去年9月中国重工获得“重大无先例”军工资产注入后,成飞集成如今又获得核心防务资产的注入。分析人士认为,中船重工、中航工业这两大军工集团的“海空并进”,很可能正预示着核心军工资产证券化高潮的全面到来。“军工资产密集‘上市’,这是政策的激励和行业发展的大趋势使然。”中信建投原瑞政等认为,2010年10月,国务院、中央军委联合发文,明确提出要通过多种途径推进军工企业股份制改造,提出利用三至五年时间,“培育合格的市场竞争主体,军工企业股份制改造基本完成”。

  有了时间表,各路军工资产自然会加快上市进程。中航工业就表示,通过重组,将使中航工业优质军工资产得以依托上市平台更好地吸收社会资源,获得较强的融资能力;另一方面,本次交易将优化军工企业产权结构,激发经营活力。

  链接

  上证指数昨日盘中失守两千点 部分军工股逆势走强

  在IPO重启消息持续发酵影响下,5月19日A股低开低走,上证指数盘中一度失守2000点大关。截至收盘,上证指数下跌1.04%,报2005.18点,深成指跌1.25%,报7151.49点。大势走弱,但部分军工股却逆势走强。成飞集成公布重组消息后强势涨停。受重组预期刺激,航天电器、航天长峰、航天通信等军工股逆势上涨。

  成飞集成210亿元定向增发计划(定增价格16.6元)

  一、购买资产(定向增发9.55亿股,购买158.47亿元资产)沈飞集团100%股权预估值:79.30亿元,增发4.78亿股产品:重型、远程二代和三代歼击机等较为完整的歼击机产品系列;部分民用航空零部件生产业务。成飞集团100%股权预估值:71.36亿元,增发4.30亿股产品:歼5系列、歼7系列、枭龙系列、歼10系列等数十种型号歼击机及部分民用航空零部件生产业务。洪都科技100%股权预估值:7.81亿元,增发0.47亿股主营业务:空面导弹研制,拥有“近-中-远”系列化发展的空面导弹产品谱系。

  二、配套融资(增发3.18亿股,募集不超过52.82亿元)

  向中航工业、华融公司、中航飞机、中航机电、中航投资、中航科工、中航电子、中航技、航晟投资及腾飞投资(10家)定向增发发行3.18亿股,募集资金不超过52.82亿元,投入军工业务。本报制图/李梅

原标题: 成飞集成重组 将变中航旗下防务类资产巨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