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高新区启动国内首个企业孵化大市场

11.12.2014  11:38
核心提示:成都高新区企业孵化大市场是纯公益性的,不以赚钱为目的,实行“零收费”。汤继强表示,成都高新区将充分发挥政府作用,以建立企业孵化大市场为突破口,大幅降低金融交易成本,为资金供给方和需求方提供服务。     作为全国首批“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地区”之一,成都高新区于昨日上午宣布正式启动国内首个企业孵化大市场。这是成都市2014年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工作之一,也是成都高新区本年度18项改革创新工作的第一条,旨在围绕成都高新区“三次创业”产业规划和科技创新服务体系规划,进一步完善其全国首创的“梯形融资”服务体系,促进地方金融服务创新,培育打造“类硅谷”金融服务环境,提升区域创新驱动发展能力,加快成都高新区“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建设。       首批开放3个实体平台       “企业孵化大市场是探索股权转让、交易、众筹、标准化金融合约交易等金融服务创新,以点对点为基础进行金融资源配置,降低金融交易成本和提高交易透明度,为中小微型企业构建包容性、普惠性的投融资服务综合平台,是解决中小微型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的‘金钥匙’。”成都高新区新闻发言人、金融学博士汤继强说。       在当天的启动仪式上,成都高新区党工委副书记、深改领导小组副组长冯亚曦向企业孵化大市场的运营方成都高投集团、天府新谷、华盛佰企三家企业授牌。据悉,成都高新区企业孵化大市场采取“一个平台、多接口运营”的模式,在统一的大市场框架平台下,先期在成都高投集团、天府新谷、华盛佰企设立市场,并引入竞争机制,各类项目可自由选择在任意一家市场进行交易。       业内人士认为,在成都、成都高新区,企业多、项目多、创业者多,各类投资人云集,此举可直接催生大批风险投资家,间接培养衍生“类硅谷”投融资环境,“让人人可以成为投资人”。         纯公益零收费       成都高新区于2008年构建“梯形融资”服务体系,针对企业不同成长阶段,提供内源融资、天使投资、风险投资、债权融资、股权融资、上市融资的组合式“配方奶粉”,而企业孵化大市场则通过股权转让、交易、众筹、标准化金融合约交易等方式,构建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机制,“砍”掉中间环节,让投融资双方直接面对面,参与到投融资运营过程中,降低融资成本,提高投资效率,打通信息不对称等固有“梗阻”,实现信息开放共享,满足各个成长阶段中小微型企业成长需要,成为破解“融资难”、“融资贵”的新平台、新路径、新探索。       据悉,成都高新区企业孵化大市场是纯公益性的,不以赚钱为目的,实行“零收费”。汤继强表示,成都高新区将充分发挥政府作用,以建立企业孵化大市场为突破口,大幅降低金融交易成本,为资金供给方和需求方提供服务。同时,大市场的信息是公开的、规则是透明的,不论是平台运营者,还是投融资双方,都必须严守诚信,接受社会公开监督,“一旦被举报有违规行为,都将受到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