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高新区发布改革创新工作要点 促经济健康快速发展

10.10.2014  11:42

    新华网四川频道10月10日电(王伟 涂丽君)10月9日,成都高新区对外发布《2014年改革创新工作要点》(以下简称《要点》),提出以市场化方式促进经济健康快速发展、推进社会事业改革创新和文化建设、营造与国际接轨的发展环境、加大政府自身改革激发活力四大改革创新目标,以及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的18条具体措施。

    据悉,成都高新区把《要点》制定工作与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结合起来,围绕中央、省、市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部署和成都高新区“三次创业”战略计划,在“改革”和“创新”上下功夫,在“全面”和“深化”上求突破,努力通过《要点》的贯彻实施,破解制约区域发展的体制机制、转型升级、社会民生发展等瓶颈问题。

    记者了解到,这份《要点》中的不少措施,不仅对于成都高新区的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成都市、四川省乃至全国都具有一定的创新示范价值。比如,《要点》提出,要建立国内首个“企业孵化大市场”,这对于优化创新服务链、促进中小微型企业成长具有积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此外,探索负面清单管理、制订《成都高新区条例》等多项内容,已被纳入成都市2014年改革工作要点。

    “成都高新区以产业发展立区、以改革创新立命。”成都高新区发展策划局负责人说,通过《要点》的实施,要进一步巩固成都高新区的体制机制优势和改革创新优势,努力将成都高新区打造成“最具市场效率、最具公平公正、最具创新活力、与国际惯例接轨的体制机制新区。

    建国内首个“企业孵化大市场” 以市场化方式促进经济发展

    近年来,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局面得到较大改善,但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依然存在,并出现了从“融资难”到“融资贵”的现象。作为全国首批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区域,成都高新区在全国首创“梯形融资模式”的基础上,此次在《要点》中进一步提出,要成立国内首个“企业孵化大市场”,以标准化股权或标准化金融合约交易,降低中小企业融资成本,激发社会资本活力,探索中小微型企业培育新机制。

    “所谓孵化大市场,是以某一区域内的孵化器或孵化器集群为依托,集路演、融资、要素转让、综合服务为一体的综合交易平台。”成都高新区发展策划局负责人说,孵化大市场具有四大优势,一是交易成本低,二是交易简便快,三是信息成本低,四是资金活力强。在实际运作过程中,孵化大市场将演变为一种为企业解决问题的综合平台。“其本质在于实现从企业孵化到加速成长的一体化进程,通过正式或非正式协议进行组织对接与功能耦合,构建一条高效、动态、完整的创新服务链,实现创新服务资源的高效利用。”目前,成都高新区经贸发展局、科技局已经在牵头制定“企业孵化大市场”细化方案。

    此外,按照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在资源配置中市场要起决定性作用”的总体设计,成都高新区《要点》明确,要“以市场化方式促进经济发展”,具体包括“探索企业培育市场化机制”、“推行科技创新市场化”、“推进投资服务市场化”三个方面。

    在“探索企业培育市场化机制”方面,成都高新区将成立国内首个“企业孵化大市场”,探索中小微型企业培育新机制;优化政府扶持资金多元化配置方式,按照市场主导、公开竞争、择优扶优原则,遴选骨干企业加以培育;以担保基金、产业投资基金等市场化方式,对上市后备企业、重点企业加强培育;探索重大新药研发、生产、销售产业链深化分工合作模式,筹建政府主导的GMP公共工厂,降低生物医药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本。

    在“推行科技创新市场化”方面,成都高新区将完善科技企业梯级孵化培育体系,促进多元化投资主体建设企业培育载体,鼓励创新中心共建共管虚拟孵化器,年内筹集10万平方米孵化载体;鼓励企业吸纳科研单位职务科技成果作价入股,试点科技项目后补助支持方式;大力引进和培育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等研发机构,支持企业各类新型研发中心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