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高新区举行世界知识产权日系列宣传活动

27.04.2016  20:29

四川在线消息 (四川在线记者 王玥)27日,记者从成都高新区获悉,为迎接第16个“4·26世界知识产权日”,连日来,成都高新区相关单位深入开展依法治区宣传,将知识产权主题宣传活动、讲座和巡回法庭开进了天府软件园、菁蓉国际广场、天府新谷等重要创新创业载体,带到“蓉漂”创业者身边;数百家企业以多种方式参与到活动中来。

据悉,截至2015底,成都高新区辖区有各类市场主体6万多家,其中科技型在孵企业达6730家。受“双创”及区域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政策等因素推动,成都高新区市场主体保持高速增长态势,今年一季度,区内新设立各类企业6624户,同比增长达105.27%。

针对成都高新区科技企业的创新发展需求,尤其是在互联网领域创业者高度聚集的特点,成都高新区此次特地开展了以“计算机著作权保护”为主题的讲座,邀请西南财经大学陈实副教授主讲。

陈实从专利、著作权、商业秘密、商标四个方面立体讲述了知识产权的保护,着重讲解了计算机软件知识产权方面的保护要点,包括发明、实用新型专利权侵权行为的认定,知识产权管理在美国的情况,并通过案例分析知识产权管理在中国面临的问题以及相应的建议。讲座结束后,他还围绕计算机软件知识产权保护和纠纷解决问题回答了创业者们的提问。

结合“世界知识产权日”宣传,成都高新区法院还将知识产权巡回法庭“搬”进了成都菁蓉国际广场会议中心。针对成都高新区“蓉漂”创业者们关于知识产权关注的需求,选择了一起案由为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的案件进行公开审理。同时,成都高新区法院还在官方微博上将知识产权纠纷案件的庭审实况,通过图文滚动直播的形式,呈现在社会公众面前,使审判工作在阳光下运行。

成都高新区科技局相关负责人说,“当前成都高新区正着力于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全力打造国际创新创业中心,优化知识产权环境已成为区域鼓励和支持创新创业、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通过将知识产权宣传活动、专题讲座和庭审现场送到创业创新第一线,让双创企业通过讲座系统学习知识产权法律知识,有助于解决企业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误区和困惑,‘智’助双创。”

据悉,为不断拓宽知识产权审判的延伸服务领域,积极推动国家和地区知识产权战略顺利实施,成都高新区法院充分运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以案释法,通过对社会关注度高的案件进行庭审直播、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人民群众旁听审判等方式,借助科技手段扩展知识产权宣传范围。

“从以往审理经验来看,技术开发合同中承担开发工作的企业因维权意识薄弱、诉讼能力不足常在合作中陷于弱势地位,发生纠纷后更因不能有效举证而不得不承担不利后果,而通过庭审现场走进创业园区、庭审直播送到网络端口等便捷的方式,能够让企业对类似案件及法律问题有更加直观和深刻的了解体会,有助于企业在今后的经营中事先预防法律风险,事后依法维权。”成都高新区法院副院长吴晋介绍,“接下来,我们还将继续加强知识产权深入企业园区的工作,定期对高新区“高精尖”重点企业开展‘订单式’服务回访,及时地为企业提供专业化的建议,帮助企业构筑自主知识产权保护体系。”

据介绍,成都高新区近日还将开展“4•26”知识产权宣传周高新知识产权大讲堂活动,并通过发放宣传资料和现场答疑等形式,集中回应公众对知识产权登记及维权等相关工作的问题,不断提升区域的知识产权环境和法治环境,助推区域打造国际创新创业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