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前夕成都马鞍东路昼与夜:满街粽香 处处是人

31.05.2014  15:27

  端午节前,马鞍东路,一位老人在包粽子。 杨涛 摄

  原标题:端午前夕马鞍东路的昼与夜

  5月28日凌晨3点,叮叮的闹钟声,划破了马鞍东路的寂静。

  听到声响,黄姨和丈夫刘哥掀开被子,开始了一天的忙碌。匆匆洗漱后,他们便架着簸箕,装捡起粽子来。黄姨速度很快,每秒可以捧5个。她边装边看向睡眼惺忪的丈夫,开口催促道:“你速度快点撒,搞不赢咯。

  黄姨和刘哥在马鞍东路经营了一个粽子档口。昨天生意好,欠下客户近400箱粽子,今天得全部补齐。半小时过去,600多颗粽子进锅沸煮,开始了它们成为食客盘中餐的第一段旅程。

  在成都,说起马鞍东路,几乎无人不知。对于老成都人而言,这条路还有着另一层意义——粽子。每年端午前后,近百家粽铺沿街而设。商家们租下马路两旁的人行道,叫上三五亲朋,搬来蜂窝煤和铁锅,现场和料包粽。粽子之路

  早上9点,晨光熹微。马鞍东路变得热闹起来。各种车辆和人群,从城市的四面八方聚集过来。购粽者熙熙攘攘,叫卖声此起彼伏。这条并不宽敞的街道,此刻因为一个即将到来的传统节日,变得拥挤和鲜活。

  王军(化名)是一名的哥司机。最近几天,他至少拉了15个人去马鞍东路。今年30岁的他,用自己的话形容,“就是吃着马鞍东路的粽子长大的”。王军的家人不会包粽子。每年端午前夕,他的母亲就买回糯米,去马鞍东路加工。

  “我总要跟着她去,因为喜欢看婆婆阿姨们包粽子。”王军还记得,20年前马鞍东路的粽商,还未形成现在的规模。那时,很多婆婆推着三轮车,站在大树下,边煮边卖。在街边玩耍一会儿,等粽子加工好后,母亲再骑自行车载他回家,“我们喜欢吃白粽,蘸点白糖或红糖,特别有味儿”。

  这是王军仅有的端午记忆。相信很多成都人也一样,端午节中总是带着马鞍东路的影子。谋生之路

  除了粽子,这条路上还充斥着生计。马鞍东路上的大多数院子,都是四川省建筑第九公司的职工宿舍。很多老人退休后,为赚钱养家糊口,开始做起粽子生意。

  最早开始的,就是张婆婆(化名)。时间回到1980年。那时婆婆刚退休不久,每月退休工资20多元。虽然自己的生活不成问题,但想贴补儿女就比较困难。思前想后,她在大院门口摆了个粽子摊,卖新鲜白粽。起初,张婆婆每天最多能卖出10个粽子。为了吸引更多人买粽,她经常给街坊邻居送去自创的新口味,一来二去,大家都对婆婆的粽子赞不绝口。

  如今,张婆婆早已退出马鞍东路“粽圈”。自己一手经营起来的档口,也交给3个女儿打理。一到端午节,张家的粽子铺比过年还热闹。“女儿女婿都回来了,孙子孙女也来帮忙。”张婆婆笑道。

  黄姨之所以卖粽子,也是为了赚钱生活。和张婆婆不一样的是,黄姨和刘哥早年下岗,眼看着儿子逐渐长大,“不想办法家都要垮”。8年前,和亲戚来马鞍东路挑粽子,改变了她和家人的一生。未来之路

  在马鞍东路,几乎所有商家都认识吕婆婆。今年端午节前夕,很多在马鞍东路上卖粽的商人,都搬至马鞍西路上继续营业。沿西路直行400米左右,一个近20米长的粽铺映入眼帘。在红色布顶下,一排女工正在包粽,速度很快,平均5秒就能完成一个。她们身后,一个个煮好的粽子被分装在大簸箕里,供顾客挑选。

  “老板儿,快给我捡200斤嘛。”“腊肉的好多钱一斤?”红布顶下,人来人往。成排的粽子后面,一个发型精致的老太太,忙着给各类顾客找零。她就是吕发桂,已年过70,但一点儿也不显老态。身着红花短袖,在人群中格外耀眼。

  “昨晚刚熬了通宵。煮粽子,我必须看到煮。他们整不巴适。”吕婆婆说,今年是自己第一次在西路上卖粽,很多市民都还不知道,她专门在东路上做了指示牌。

  说起自己的生意经,婆婆直言味道和品质决定一切。“料全是自己配,每颗粽都要看到煮。”吕婆婆笑称,为了守护粽摊,自己早晨6点就要起床,凌晨2点才入睡。

  “以后这条街要拆了,不准摆咋个办喃?”面对记者的疑问,婆婆笑了笑,用手指了指聚拢又散开的顾客,“不可能,这是传统的粽子路,我们又不摆太久”。正如吕婆婆所言,这条路上的商家,从端午节前两星期汇集,至端午当天撤摊,前后最多15天。

  这段日子,马鞍东、西路才披上了热闹和传统的外衣。不管白天黑夜,满街粽香,处处是人。

  华西都市报记者 李媛莉见习记者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