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77年前成都首次扩市 想在新南门建“新村”
原标题:77年前成都首次扩市想在新南门建个“新村”
近现代成都城市建设史上,政府第一次在全局的角度对成都的城市建设进行规划2014年3月16日 成都商报电子版
成都商报
四川省档案馆
联合出品
本期选题:张策佳
本期撰文:
成都市国土资源档案馆杜泽江
成都商报记者蒋庆
今天如果到
新南门一带,
会发现一些
比较奇怪的街名,
比如十一巷、
十二街、十五街、十七街等等,
而且基本都是
南北向的,
和东西向的
比如十一巷、
十二街、十五街、
十七街等等,
而且基本都是
南北向的,
和东西向的
龙江路、致民路一起,
刚好把新南门
一带划成一个
又一个小格子。
这种规划,
和现在各种新区
的网格化道路
规划很相似,
而这些街道
其实正是
民国时期
成都首次扩市
建设遗留下来的。
这个片区,
当年有一个
很大气的名字
———成都新村!
别看现在的成都城市面积很大,但在过去,老成都对这个城市的宽度只有一句话———穿城九里三,也就是从东门走到西门还没有五公里! 1930年代,上海城市面积达380平方公里的时候,成都才只有20平方公里左右,成都军阀打个仗,炮弹都要从居民房顶上飞,地方就这么大,摆不开啊。
军阀混战完毕,刘湘主政四川,城市建设也摆上了日程,破旧的成都被规划得漂漂亮亮,火车站要搞成贸易区,沙河铺要做成商业区,而成都的南边,也就是锦江外侧,要修成现代化的住宅区……
随着民国时期成都首次扩市建设,成都近现代历史上第一次较大规模的房地产热也就此点燃。
成都太挤了,
不扩建看来是不行了
20余平方公里的城市里,居住了46万余人,每平方公里住了超过2万人,人口密度是全国最大的,比天津、南京还密,当时日本人口密度最大的大阪市也才每平方公里16161人。
成都有着悠久的历史,无论是汉唐,还是两宋,成都始终是全中国数一数二的繁华之地,有无数文人墨客描述过成都城市内外的景致。但宋末元初和明末清初两场战乱让成都元气大伤,城市建筑基本被摧毁殆尽。如果你在清初到成都的话,最适合生存的职业也许是打猎了,城市已经荒芜十多年,这里成了野生动物的乐园。成都历来都是四川的政治中心,但清政府一看这情况,哪里还有省会的样子,先慢慢修好再说吧?于是转身把省会暂时设在了阆中。
说成都修得慢,那是因为重建可不像现在。当时的成都,政府也没有啥钱,只出了一个鼓励政策,“各省城垣倾圮、桥梁毁坏,地方官能设法修葺、不致累民者,该督抚具题叙录。”所以,成都最早的城市重建,比如最基本的桥梁、街道等,主要还是地方官捐资修的,至于城里老百姓的房子,多还是自发搭建,有钱的就修好点,没钱的搭个棚子也行。
所以,清代成都的城区设施、建筑修建,靠的主要是地方官、城市士绅、商人以及普通市民的捐款,只要在自己地界上,爱怎么修就怎么修,房子变成花园,花园变成厂房都无所谓。比如清代最后一位驻防成都的八旗将军玉昆,看着自己部下越来越穷,就把原本是军事用途的正蓝旗驻地,再加上一些旗民的住宅,还有一些稻田、菜地整合起来,修成一个公园卖门票,园内的茶馆、戏园、餐厅则交给旗人承包。这就是现在的人民公园,它的出现非常的随意,就是玉昆觉得可以,就这么干了,没有制度和规划可言。
到了民国时期,成都又成了军阀争夺的地方,区划不明,政令不统,城头变幻大王旗,子弹、炮弹到处飞,千年古城,破败不堪。到了1930年代,刘湘击败其他军阀,主政四川,成都的发展问题,才摆上了台面。而这时的成都,因为不打仗了,住的人越来越多,基本可以说是人满为患,20余平方公里的城市里,居住了46万余人,每平方公里住了超过2万人,人口密度是全国最大的,比天津、南京还密,当时日本人口密度最大的大阪市也才每平方公里16161人。
房子实在太密了,想找个地方修新房子基本不可能,大部分人就只能租房子住,房租和地价因此也涨得很快,一亩地,高的要价超过10万元,而一间房子的租金一个月也差不多要10元,这样的租金水平都与北京、上海、天津差不多了,但成都当时各业工人平均工资才不过是13.41元,一个人租房子的话,给了房租都没钱吃饭了。
看起来,成都不扩建是不行了。
刘湘请来卢作孚,
要在城南建“新村”
“地当华西大学之东,介乎府河南河之间,林木葱茏,一望平衍,遥领狮子龙泉之胜,俨然画境,诚能加以创造整理,住居尤为适宜,将来比户相望,怡然自适,虽杭州西子,金陵莫愁,亦未能让其专美也。”
1935年,刘湘邀请实业家卢作孚出任四川省建设厅厅长,卢作孚是一个非常有想法的人,而四川省也希望从修建铁路和扩大成都市区地盘入手,加快推进成都市政建设,从而振兴落后的四川经济。由于当时正在规划修建从成都到重庆的铁路,一旦火车通车,必然有大量的人口涌入成都,预计过不了多少年人口就会上百万,对住房的需求比现在要增加一倍多。因此,当时政府的设想是,将成都建设成为大都市,除决定将原成都县、华阳县的城区部分划归成都市以外,还将两县附城的部分乡村划给成都市管辖。在此基础上,对城市进行功能分区建设,在城区北边以火车站为中心,把附近一带划为工业区;而城区内及城东牛市口、沙河铺一带划为商业区;城区南边划为居住区。
在近现代的成都城市建设历史上,这是政府第一次在全局的角度对成都的城市建设进行规划,这也是第一次有计划地对城市进行扩充。
就三个分区建设规划来说,最容易实施的还是最后一项,只要在南边征一大块地,卖给有钱的人去修就行了,整个建设,政府都不需要掏钱。所以最后决定在城南近郊一带规划一万亩土地建设新的居住区,这块区域被命名为“成都新村”。
规划中的成都新村,区域就在华西坝到望江楼一带,除了要修有着时代气息的房子之外,还计划要建设公园、礼堂、博物馆、工厂、学校、运动场等。之所以选择近郊城南一带,因为市政当局认为,此地“地当华西大学之东,介乎府河南河之间,林木葱茏,一望平衍,遥领狮子龙泉之胜,俨然画境,诚能加以创造整理,住居尤为适宜,将来比户相望,怡然自适,虽杭州西子,金陵莫愁,亦未能让其专美也”。
这样的描述,就算放在现在,也是引人入胜的。更何况,成都新村区域里,倡导村民自治,计划让儿童免费入学,值勤的也将是高素质的警务人员。这些,都让当时的成都市民感觉看到了美好的前景。
盖这么多房子,
地从哪儿来,钱从哪儿来?
成都新村总面积约为9700营造亩,除公共事业用地3184营造亩外,可出让土地约为6516营造亩,如果以每亩1200元出让,可获7819200元土地出让款,减去征用民地3104000元,可盈余4715200元用于公共工程建筑及工程管理费开支。
但在当时四川经济十分落后的情况下,一下子征一万亩土地建设新的居住区在成都乃至四川全省都从未有过。如此浩大工程,地从何来?钱从何来?由谁来承建?怎么建?这一大堆问题不解决,建新区只是一句空话。1937年8月18日,四川省政府成都新村筹备委员会正式成立。新村筹备委员会由省民政、建设、财政三厅厅长、省地政局局长及成、华两县县长、成都市市长、成都警备部司令、成都市警察局长及四川大学校长、华西协和大学校长及地方绅耆、金融界代表共计23人组成。
前面已经提到,修成都新村,政府是不可能出钱的,新村筹委会成立伊始,也对外宣布新村基础设施如道路、桥梁、学校和地方机构房舍等的建设资金,不需要政府拨款,也不会对外集资。那么新村该怎么修呢?如果按步骤来说,其实还是很清晰的,就是先确立规则,对新村内的土地进行征收,不同的土地补偿不同价款,同时,筹委会公布征收的土地,原业主不得售予第三方。规划征收的土地,除了划分出街道、学校、公园、菜场、治安派出所与商店等区域外,其余的全用于住宅建设。这些土地按照区段、位置和地形划分为1.5-4亩大小的地块,确定地块等级和编号,标价公开出让。
经过相关单位的调查测量和规划设计,成都新村总面积约为9700营造亩(约6.47平方公里),除公共事业用地3184营造亩外,可出让土地约为6516营造亩,如果以每亩1200元出让,可获7819200元土地出让款,减去征用民地3104000元,可盈余4715200元用于公共工程建筑及工程管理费开支,收支大体持平。
这种运作模式,在国内其他地方也在试用,比如昆明1938年修的篆塘新村,地点在昆明环城西路以东,当时还是一片农家田菜地,新村是由昆明建筑师联合事务所承办,主持人为曾留学美国密西根大学的徐敬直,从集资、征地、规划、设计、施工到出售与管理,均采用统一经营的方法。建设程序是,征得土地后,首先是平整基地,修建道路以及上下水道,并划分宅地,按统一形式,进行住宅与必要的服务设施的建设,如新村俱乐部、商店等。根据这样的规划建设的新村住宅,售价不高,能适应当时中等家庭的生活与经济水平。因此篆塘新村建成后出售一空,后来昆明还修了靖国新村、吴井新村。
紧邻川大、华西,
新村前景“看起来很美”
新村第一期第一次建设共出让土地166宗。面临临江路者价格最贵,面临主要干道者次之,面临次要街巷的较为便宜。一个买主只能购买一块地,允许几个买主搭伙购买。同一块地有多个买主购买时,采取抽签办法决定买主。
和昆明的篆塘新村相比,成都新村的面积实在太大了,在没有政府拨款的事情下,不可能全部铺开。同时,老百姓中有钱买地修房子的也不多,为此,成都新村被分成三期,每一期再根据具体情况分批次建设。
第一期的新区位于四川大学和华西协和大学两大文化机关之间,东至安顺桥,南抵小西天一带,北临锦江。选择这个区域还是有考虑的,因为这个地方北边靠着锦江,东边挨着望江楼公园,当时只是进城不方便,但只要修一座桥将两岸相连,交通问题自然就解决了。而且这个区域,一边是华西协和大学,一边是四川大学,在当时国人识字不多,文化落后的情况下,能与这样两大文化机构相邻居住,对孩子的成长教育大有裨益。
更重要的是这个地方征地成本较低,这块区域的居住人口稀少,农田、菜地不多。虽然面积有746亩多,但荒山义冢、荒边杂地约占428亩,旧道沟渠约132亩,旱地大约110亩,水田不及10亩。正、附住户只有729户1981人,宅基地面积总共只有26亩多。
为了让新村建设的第一炮打响,新村建设筹备委员会成立了新村建设外东办事处专门负责此项工作。首先是从丝棉街新开一个城门,然后再搭建一座桥与新村相连,分别定名为复兴门和复兴桥(即今日的新南门和新南门大桥),这个钱由省政府出,成都市政府负责建材购置,蜀华公司中标承建。
在调查土地现状和人口后确立安置补偿办法,当时的征地费为每亩旱地210元,水田190元,单独的宅基地每亩100元,单独的林园地90元,单独的有主坟地50元。迁移费标准为,房屋每平方米2-6角;水井,每口5-6元;有主坟墓,每座1-3元(1938年9月成都米价约合每公斤0.75元)。
而在土地出让方面,新村第一期第一次建设共出让土地166宗。面临临江路者价格最贵,面临主要干道者次之,面临次要街巷的较为便宜。一个买主只能购买一块地,允许几个买主搭伙购买。同一块地有多个买主购买时,采取抽签办法决定买主。购地人在缴清地价后,应于拿地后1年内建筑好房屋,逾期未竣工的由新村管理机关征收原地价1%的土地荒芜费,每延期一年,荒芜费增加1%。
总的来说,成都新村打破了成都原来住宅拥挤、街道狭窄、道路不畅的旧格局,注入了住宅现代、街道宽敞、道路通畅、环境优美的新思路。假如成都新村能够成功,无疑将让成都的城市建设提升到一个崭新的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