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首创三段式核发施工许可 单位节省千万资金

21.06.2014  17:15

  “开工了!”伴随着挖掘机挖起的第一斗土,位于成都东南三环外侧的“东御佲家”施工工地的基坑部分正式动工,这比原计划提前了2个月。

  提速的关键,在于被戏称为“绿卡”的施工许可证。从过去的一次性发放,优化为三段式发放,“加快了项目建设启动速度,同时降低了资金成本”,成都市建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成本降低后,最终得到的实惠,会落到老百姓手上”。

  据了解,“三段式核发建筑工程许可证”为全国首创。6月20日,成都开出第一单。

  许可证“一分为三

  有了“绿卡”,一个项目才可以开工建设。要想拿到绿卡,“涉及到国土、规划等部门,包括图纸审批、现场查验等流程,花费时间多”,成都市建委相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记者从相关建设单位获悉,从“拿地”到“拿证”,往往需要花费两三个月的时间。“拿不到施工许可证,工地就晾在那儿,机械折旧、资金成本等等,多的时候,每天损失就有几十万元”,一家建设单位负责人说道。

  “为了提高行政效能,确保建筑工程项目快速启动、顺利实施,我们首创‘三段式建筑工程许可证’,将一次性发放优化为分三个阶段发放。”成都市建委相关负责人介绍。针对“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申领时间较长的问题,国内也有其他城市采取了“发放临时施工许可证”或“分两个阶段发放施工许可证”的形式,但细化为“基坑部分等三个阶段发放的,成都是全国第一个”。

  许可提前省下千万

  “盼了这么久,终于可以动工了。”6月20日上午10点,成都人居置业有限公司负责报建手续的工作人员胡珍,在草市街政府中心窗口拿到了“三段式核发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这是成都发放的第一张“三段式绿卡”。胡珍说,从申报材料到领取许可证只用了10天的时间。“换作以前一次性发放施工许可证,大概需要3个月左右才能领证,我们原计划是8月底才能拿证,今天就先拿到了基坑部分的施工许可证,比原计划提前了两个月左右。

  中午12点,位于东南三环外侧的“东御佲家”施工工地的基坑部分正式动工,负责该工地的成都人居置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胡文祥介绍,“工期提前了两个月,可以为建设单位节省近千万元的资金成本。

  该项目施工单位项目经理王子欢也向记者算了一笔账,“从利息和管理成本上说,就可以节约不少钱,比如说储备资金7000万,这是不能挪用的,多2个月,依照贷款利率折算,就要多费上百万,同时,再算上机械折旧、人员、场地等管理成本,一共可以省近350万元。

  成都市建委相关负责人说,“新政出台以来,已接到100多起咨询,目前正式受理了3起申报项目。

  华西都市报记者张路延实习生冉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