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首例手机无卡取款案宣判 手机绑定需谨慎
四川网络广播电视台18日消息 随着手机银行的普及,操作简单快捷的“无卡取款”业务在年轻人群体中越来越普及,但这背后却隐藏着不小的风险。今天上午,成都市首例“无卡取款”信用卡诈骗案在武侯区人民法院公开宣判。法官提示,金融诈骗手段层出不穷,手机绑定信用卡需谨慎。详细情况请听本台记者邓雅薪发回的报道:
“本院认为,被告人李某属于冒用他人信用卡情形,其行为已构成信用卡诈骗罪,判决如下,全体起立……”今天上午11点左右,成都市首例利用手机银行的信用卡诈骗案,在成都市武侯区法院宣判。被告人李某被依法判处有期徒刑两年,并处罚金两万元。
本案的审理法官表示,利用手机银行无卡取款的功能进行信用卡诈骗,这样的犯罪手段非常罕见,在成都属于首例,虽然被告人在整个犯罪过程中并未真正接触受害人的信用卡,但从他的行为意义上讲,已经构成了信用卡诈骗:“这是属于一种比较新颖的犯罪手段,他背后的实质是冒用信用卡的行为,就是使得经融机构以为他是合法持卡人,主要是从这个角度考虑。”
记者随后走访了工商、建设、交通、光大等多家银行,发现目前推出手机无卡取款的银行不在少数。那到底怎样才能利用手机无卡取款呢?中国银行科华北路支行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你把手机银行点开之后,上面有一个无卡取款,点进去之后你选择金额,然后你要设置一个密码,设置好了之后他会给你一个编号,到时你到ATM机上,把编号输进去,就可以取款了。”通过工作人员的指导,记者随后轻松的在ATM机上通过无卡取款取到了两百元钱。
该工作人员表示,虽然简单快捷,但敢于使用“无卡取款“业务的人依旧不多,市民们最大的担忧还是资金安全问题,市民周小姐就表示:“因为现在这种无卡取款不需要卡了,只需要手机。那如果别人知道我(设密码)的习惯,比如生日,一下就猜出来了,现在他也不需要去偷我的卡,我觉得还是有相当大的漏洞。”
记者观察到,“无卡取款”需要两次验证信息,首先是手机银行的密码,其次是完成预约后收到的预约号码。而对于和手机机主本人比较亲密的朋友、家人来说,要拿到这两次验证的号码并不困难。法官也特别提醒各位市民:“随着手机功能逐步的增加增强,他的私密性强了之后,它的个人财产属性就更强一些,在使用的过程中,像这样具有私密性,尤其是附加了很多软件的手机,尽量不要借予他人使用。”
四川台记者邓雅薪报道
更多内容欢迎关注四川广播电台新闻频率: FM :98.1 , FM :1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