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首例“太空舱”式小旅馆因非法经营被取缔

12.03.2014  01:35

四川在线消息(四川在线记者 陈俊 吴忧)100多平米的居民房里,被老板隔出18个“舱位”,每个“舱位”的空间刚刚能容一人躺下,里面电视、折叠桌、衣钩、保险柜一应俱全……这是一家名为“成都大熊猫太空舱公寓”的小旅馆,而类似这样的“太空舱”式旅馆在全国其它城市也屡见不鲜。

但随着此类小旅馆的出现,营业手续不足、火灾隐患等问题也一直伴随左右。2014年2月24日,因为没有任何营业执照和消防合格证,“成都大熊猫太空舱公寓”旅馆被成都市金牛警方取缔,负责人陈某也被处以罚款。据了解,这是成都首家因非法经营被取缔的“太空舱”式小旅馆。

检查

一套三室一厅的住房 中间隔出18个“舱位

2014年2月,成都市荷花池派出所民警接到群众举报,称肖家村二巷88号金牛万达广场25楼的一间住宅里,经常有陌生人在此进出,怀疑有人在里面私自开办小旅馆。2月24日,警方上门了解情况,却没想到这间看似普通的住房里竟然“别有洞天”。

据警方介绍,这是一套约100平方米的三室一厅住房,在客厅左侧整齐排列着上下两层共8个床位。说是床位,其实是一个个五面密封的长方体,仅有一个长宽各0.8米的入口,刚刚能容一个人钻进去躺下,想在里面站起身都是不可能的,显然叫“舱位”更合适。每一个“舱位”里面放有枕头被褥,还配备了壁挂电视、折叠小桌、衣钩、保险柜等,头顶处还有灯和小风扇。

除了客厅有8个,在两个卧室里还有10个这样的“舱位”,它们的外表被刷成鲜艳的颜色,方形入口重叠排列在一起,远看就像一面巨大的格子柜。在旅馆的公共区域,还摆放有沙发、衣柜、储物柜等。

处理

没有营业执照和消防合格证 旅馆因非法经营被取缔

荷花池派出所副所长高明介绍,当日警方发现小旅馆里一共住了16名客人,年龄从18岁到40多岁,大部分是出差或旅游来成都暂住的。根据警方调查,这处住房是旅馆负责人陈某租来的,其与房东签订了5年租房合同,每月租金2000多元,已投资20多万元,旅馆月营业额在1万元左右,主要靠在网上发布信息招揽顾客,每晚住宿费在50元左右。

经过警方检查,这家小旅馆没有消防合格证,也没有办理任何营业执照。“这样经营是违法的。”高明说,旅馆老板陈某未经许可,擅自经营了按照国家规定需要由公安机关许可的行业,其行为已触犯了《治安管理处罚法》。高明还表示,由于这种非法小旅馆不能进行身份证信息的录入,床位又是开放式的,无法保证客人的人身安全;一旦发生火灾或其它突发事件,这种居住模式也容易造成踩踏和挤压,是相当危险的。

最终,警方对这家藏身于居民小区的小旅馆进行了取缔,旅馆老板陈某也被处以罚款。据了解,这也是成都首家因非法经营被取缔的“太空舱”式小旅馆。

记者探访

屋内陈设未变 老板说打算办齐手续再开一家

3月11日晚上9点过,记者来到金牛万达广场,敲开了被取缔旅馆的防盗门,一名年轻男子打开了门,但委婉拒绝了记者想进屋参观的要求。

透过防盗门,记者观察到房屋内的格局设施并未改变:进门之后是10平米左右的公共空间,没有座椅;右手边是冰箱和洗衣机;左手边有一面墙,墙上便是之前用于出租的“舱位”。

记者随后电话联系了旅馆负责人陈先生,“现在我们已经停止营业了,关掉了。”陈先生在电话中表示,自己是外地人,有一份固定工作,去年10月左右开了这家小旅馆,“当时觉得符合年轻人的需求吧。”在被警方查处后,他表示现在已经停止了营业。谈到下一步怎么办时,他表示自己有打算去办齐正式手续,再开一家这样的旅馆。他说,自己大学毕业2年,第一份创业的工作不容易,还是想继续下去。

小旅馆的“纠结”>>>

近年来,全国各地出现了不少类似的小旅馆,一方面,它形式新颖、价钱便宜深受年轻人欢迎;另一方面,也不断有人提出对陌生人混住、消防安全无法保证的担忧。

年轻背包客说它好:每晚价格不到100元

在网上搜索“胶囊旅馆”、“太空舱旅馆”,西安、重庆、深圳、上海等全国各地都有相关信息显示。而这次被取缔的“成都大熊猫太空舱公寓”,此前也是网上颇受欢迎的一家店。

网络搜索发现,“成都大熊猫太空舱公寓”在多家网站都发布过团购信息,网页上有详细地址、联系电话以及价格,每间“独立太空舱房”的团购价格在49元到58元一晚。对它的好评不少,许多顾客评价说这里交通方便、新鲜有特色,“价格适合学生族”,不过也有人抱怨人多、隔音太差。

邻居说它不安全:每天都有陌生人到访 最害怕丢东西

我,还有对面,还有隔壁的,都是满屋子的货,每家人屋头都是几十万的货,他们每天来些陌生的人,万一哪天就踩熟了摸进来了呢?”住在“成都大熊猫太空舱公寓”附近的住户向伦科(化名)介绍,他在附近的荷花池做着化妆品生意,每个月只有10来天能够住在库房里,“而且每天白天我跟工人都出去了,完全就没有人守。”李杰朋担心,小旅馆吸引来的客流,会成为小区内的不稳定因素。

4年前我刚刚来成都的时候,我也租过床位,就在九眼桥那里。”向伦科说,“这种公寓在成都很多,可能他家做得算好的,但是这么做肯定不得行。虽然我也住过,但是里面确实不安全,我都掉过东西。”他表示,“办旅馆首先要有合法的手续嘛,然后要有必要的设施,不然安全隐患太严重了。

管理部门担心安全隐患:我国首家“胶囊旅馆”未获消防许可

2011年2月23日,记者从上海消防部门了解到,我国首家“胶囊旅馆”上海希泰胶囊旅馆存在火灾隐患,并且人口密度超标,疏散困难,消防部门不予行政许可。根据上海消防部门检测的结果,“胶囊舱”普遍使用玻璃钢,属于可燃材料。此外,“胶囊旅馆”的房间人均使用面积没有达到上海房地产管理部门公布的出租房标准。据希泰胶囊旅馆总经理塔赞介绍,从2010年11月完工以来,“胶囊旅馆”一直等待相关部门的审批,除了访客之外,没有接待过一名住客。“胶囊旅馆”发端于日本,在经历30多年的发展后,至今仍在某些地区存在。(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