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首个“婴儿岛”选址儿童福利院 明年投用

16.12.2013  13:49

  

  12月15日,五块石守厕所的周女士在事发厕所描述发现弃婴的情况。

  

  2011年6月1日,中国首个专门为救助弃婴生命安置的“婴儿安全岛”亮相石家庄。

  ○成都将迎来,和其他城市一样,伴随而来的还有争论。

  ○现在,的确还难说这个对那些弃婴来说意味着什么。但至少,他们不会遭丢到水泥地、厕所或是公园草丛里。

  ○婴儿安全岛这个在发达国家已经使用了多年的制度,在国内却遭遇了道德的瓶颈。

  ○其实不难发现背后的逻辑是惩罚弃婴父母还是生命至上的博弈,从正常伦理的角度,显然后者更为重要。而从制度设计者的角度来说,只有给婴儿安全岛重新接上“制度脐带” ,以人为本的制度温情才不至胎死腹中。

  婴儿安全岛

  为了减少人工流产以及保护新生婴孩遭杀害或弃置于危险之中,欧美不少发达国家都设有弃婴岛(baby hatch)。这种保护舱由来已久,最早缘于意大利中世纪时期教堂的弃婴轮盘(foundling wheel)。现时有关设置多设在医院或者社会服务中心,一般是带有小门的保温箱子,里面铺有柔软的床垫。床垫上装有感应器,一旦有婴孩被放入,保护舱就会自动通知负责管理的人士前来取走及照顾被遗弃的婴孩。

  出于温馨和人性用语,国人习惯叫它婴儿安全岛,简称婴儿岛。

  哇的一声啼哭,打破了宁静。

  12月13日上午,五块石立交桥附近的公厕内惊现一名弃婴。

  一位好心女士将这名男婴抱走,5小时后因家人反对女士又将男婴退回。最终,由民警将其送医检查。

  今年8月以来,在成都市区,5个月期间仅华西都市报报道的弃婴就有5例,有的因发现较晚抢救无效离世。

  不过,这种情况很快将会得到扭转。

  华西都市报记者从成都市民政局与成都市儿童福利院获悉,目前福利院正在筹备方案,预计明年年初出台方案,明年中期成都首个“婴儿安全岛”将建成投用。

  公厕内发现弃婴

  她给他取名叫“幸运

  53岁的周女士是站西桥东巷公共厕所的管理员,13日上午10点过,她像往常一样清洗完女厕,“正准备离开时,发现最靠近门的厕格外地上有一个红色环保袋。”周女士说,起初她以为是有人忘在厕所的行李,就顺手提上,放在了门口地上。

  环保袋摆好后,周女士坐在椅子上休息,突然听见袋子里传出“”的一声。“我觉得奇怪,心想可能是只猫。”在好奇心驱使下,周女士将袋子打开,袋子最上层盖着一件花色格子的成人衣服,衣服下面的东西令她惊讶,“那是个男孩,全身光着,只穿了一条纸尿裤,除了上嘴唇破裂,全身白白净净的。”确定男婴还活着,周女士立即将他从袋子里抱出来,“孩子身上挺凉的,可能是冷才发出了叫声。”抱出男婴后,袋子里除了一瓶酸奶饮品,再没有其他可以显示男婴信息的东西。

  周女士说,男婴重约四五斤,可能刚出生不久。

  得知公厕发现男婴,很快就有许多市民聚集过来观看。因为发现及时,男婴没有生命危险。虽然才来到这个世界上就遭遇抛弃,但周女士仍给这个小家伙取了个名字:幸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