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食品药品监管权整合 今后不再多头“管一个西红柿”

15.11.2013  12:02

  制图杨仕成

新组建的成都市食药监局增设副局级安全总监2名

@华西都市报:昨日下午,成都市就全面推进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体制改革进行了新闻发布。为解决食品药品安全分段监管、多头监管、职责交叉等问题,成都市整合原食药监、工商、质监、商务等部门食品药品监管职责,重新组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从今日起,成都市民的吃、喝、用药、化妆品,有了“新总管”。通过机构改革,食品药品监管一改往日“多龙治水”的状况,新组建的成都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将“一条龙”对生产、流通、消费环节和安全质量进行监管。同时设立“12331”投诉平台,统一受理市民投诉。

变化1

划入部分职能新增7处室

根据改革方案,除了整合原市食药监局的全部职责外,新组建的成都市食药监局还将纳入市质监局、市工商局和市商务局的部分职能。

具体包括,市质监局划出生产环节食品安全和化妆品的监管职责,市工商局划出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职责,市商务局划出酒类流通食品安全监管职责。这些都将纳入市食药监局,由它对全市食品药品实行集中统一监管。此外,新组建的食药监局将加挂成都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牌子,同时承担市食品安全委员会的具体工作。

据了解,新组建的成都市食药监局共新增了7个处室。包括:综合协调处、食品生产监管处、食品流通监管处、食品风险检测处、化妆品监管处、应急管理处和科技与宣传处。按照计划,改革工作将于本月中旬前基本完成。

变化2

首设总监提供第三方检测

新组建的市食药监局配备行政编制105名。其中引人注目的是,增设了副局级的食品安全总监和药品安全总监各1名。“这是成都首次出现食药安全总监。”成都市食药监局副局长陈建说,考虑到食品、药品的专业性强,引入食药安全总监主要是承担技术工作,负责食品药品标准、食品药品检验检测等工作。

陈建说,机构改革后,成都市食药监局将以成都市食品药品检测中心和成都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为基础,组建成都市食品药品检验检测研究院。此外,还将整合社会资源,建设第三方检验检测室,提供第三方检测服务。

变化3

属地化监管触角延伸到村

改革后,实行属地监管责任,加大了地方政府负主责的事权。不仅市、县、乡有监管,街道、社区也要建立监管网络。”陈建表示,成都市将整合建立市、县、乡、村(社区)四级食品药品监管网络,将监管工作重心下移,乡镇(街道)将设立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所,为区(市)县食药监局派出行政机构。在村、社区建立食药监管协管员队伍,承担协助执法、隐患排查、信息报告、宣传引导等职责。

变化4

统一设立投诉电话12331

对于成都市民来说,投诉举报食品、药品、化妆品、保健食品、医疗器械的违法问题,不必再像以前那样分别拨打工商、质监、卫生、药监的热线电话,只需统一拨打12331这个号码即可。

陈建介绍,目前已经在成都开通全国食品药品统一投诉举报电话“12331”,其职责为统一受理药品、医疗器械、保健食品和化妆品在研制、生产、流通、使用方面违法行为的投诉举报。投诉举报中心建立了一体化举报数据处理平台,当某一类食品药品投诉举报或咨询的信息量较为集中,系统会进行预警提示,并提供给具体业务部门。

华西都市报记者赖芳杰吴柳锋权威解读

从工厂到市场食药监局管完

在改革之前,成都的食品安全监管模式,存在分段管理、多头管理,职权交叉、资源分散配置等问题。”在昨日的新闻发布会上,成都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曾珂用一个比喻,解释了此番机构改革的必要。

曾珂说,以前有人说,中国的一个西红柿在农贸市场卖时归农业管、在超市卖时归工商管、做成西红柿酱后归质监管、上了餐桌又归卫生部门管了。今后从市场到餐桌,都统一归食药监局管。曾珂透露,目前全市共有食品生产经营主体15.6万余家,药品生产经营企业7487家,医疗器械生产经营企业3316家,医疗机构(含乡镇卫生院)4500家,监管对象多,监管任务重。

新组建的食药监局,将对食品的生产加工以及流通环节全面进行监管,食品生产、售卖企业的流通许可从此也归食药监局办理。

华西都市报记者赖芳杰吴柳锋相关新闻

方便面油包含重金属?

统一、康师傅:符合国标

昨日,台湾媒体的一则消息把方便面推上舆论风口浪尖——该媒体把多个品牌的方便面送至实验室检验,发现油包里都含有铜、铅、砷、汞等重金属,其中“统一老坛酸菜牛肉面”酱包的含铜及铅量最高,分别达1.73ppm(百万分之一)和0.222ppm。专家直言这样的重金属超过一定浓度,会干扰正常的生理功能,严重时还会导致基因突变而造成癌症。

这些食品是否含有重金属?所含有的重金属又是否超标?

昨日,华西都市报记者就此采访康师傅西南大区公关总监孙智,他直言这些重金属元素普遍存在于水、空气、土壤之中,消费者无需过度忧虑,“含有重金属和重金属超标是两个概念,我们的产品都符合国家标准。”孙智说,针对有些消费者担心这些重金属会影响身体健康,他直言“估计日食上百包,才可能产生影响。

统一企业(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昨日也发表声明称,方便面酱包中重金属含量均符合国家标准,成品经检测合格后出厂。

华西都市报记者陈黎

成都市食药监局

发展史

2000年1月

成都市药品监督管理局成立,同时撤销成都市医药管理局。在此之前,由成都市医药管理局承担药品生产、流通等监管职能。

2006年7月

成都市药品监督管理局更名为成都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将食品纳入监管职能之中。

2011年

成都市食药监局的职能进一步扩充,包括餐饮服务许可等食品安全监管和保健食品、化妆品安全监管的职责划入市食药监局。

2013年11月

成都市食药监局重新组建,职能涵盖原市食药监局的全部职责,以及成都市质监局、工商局、商务局部分监管职责,并加挂成都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牌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