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领导干部“住读”满一年:干部用心 群众开心

25.12.2014  08:23

  成都领导干部“住读”满一年:干部用心 群众开心

  http://www.newssc.org2014-12-25 07:07来源:成都商报

  今日推荐

  · 2015年四川或先“动刀”高速通行费 我国首台高铁救护车将护航成绵乐图

  · 今暖阳 明后阴雨 川南气温"过山车" 成都圣诞树大搜罗 聚会不可错过|图

  · 过半受访成都市民不知 每天限盐6克 水泥罐车侧翻荷塘两年多无人拖走图

  · 泸州13岁男孩寻鸡遭骂小偷屋后自缢 宜宾一女孩玩耍险坠楼 消防抱回|图

  成都商报记者 汪玲

   核心提示

  干部“走读”,通常指的是干部工作与生活不在一地,上班到岗点卯,下班回城走人,带班不力、值班不严,甚至脱岗离岗、遥控指挥的工作状态。

  去年底,成都出台《关于开展领导干部“走读”问题专项治理工作的通知》,在全国率先整治领导干部“走读”现象。从“”到“”,缩短的是群众和干部的空间距离,拉回的是群众对干部的好感和信任,一年过去了,效果如何呢?

  昨日下午1点45分,62岁的张光权大爷走进青白江区清泉镇党(工)委书记赵科的办公室,这已是他最近几天第二次来这里,他认为在一次村上分钱的事上,自己吃了亏。

  张大爷上一次来是晚上,赵科立即办理,村上随后找出相关凭证回复了张大爷,但他仍然不服,又一次找到赵科。

  “这样的群众来访,每天都有3、4个。”赵科翻开自己的记录本,上面详细地记录着每天群众来访的诉求,有的是早上9点过来的,有的是晚上8点过来的;有的是在办公室遇到的,有的是下村入户时碰到的。办理了的,他会在后面打个钩;还需调查研究的,画叉。一周整理一次,在他的办公室,这样的本子已经记了好几个。

  从去年底,成都启动县乡干部“走读”变“住读”以来,赵科便和清泉镇的镇长、镇党(工)委副书记、副镇长们一起住进了办公室。赵科感慨,这一年最大的变化是,百姓对干部的信任增强了。“老百姓以前找干部难,现在24小时能找到人。”一年以来,清泉镇立办立结百姓意见和建议400多条,老百姓已经形成了遇事找书记、镇长的习惯,干部工作用心,群众自然开心。

   改变1

   从干部难找

   到一年400多条民意立办立结

  赵科的办公室在4楼,不足15平方米的空间,还放着他的单人床。从2013年12月成都市启动干部“走读”问题专项治理,这里便成了他的办公室宿舍。隔壁“邻居”,是和赵科一样在此“住读”的镇长、镇党(工)委副书记、副镇长们。

  如今即使是晚上,老百姓也能随时找到镇上的领导干部,村干部找镇干部也变得容易了。赵科介绍说,清泉镇共有17个村(社区),如果一个个走完要一两个星期,以前村里有事汇报找镇干部不容易,“现在干部都住在镇上,村支书早上或晚上过来,直接就把问题汇报了。晚上“夜会”大家一合计,已经有了思路,第二天就能把问题解决了。”

  清泉镇廖家场社区支部书记郑光健对“住读”感受最深,社区只有8个工作人员,白天基本都分不开身,要找到镇党(工)委书记、镇长汇报工作就得把社区的事情搁下,而“住读”后,时间就充裕了。

  今年6月16日,晚上7点,他推开了赵科的办公室宿舍的门,提起了辖区内一条老街——和平街的电路老化和路面不平的情况。赵科立即拉起郑光健去了现场,50多位住户把赵科围了起来,不断诉说着用电的不方便以及街面泥泞导致的安全隐患。

  当晚,赵科便在心里形成了解决思路。第二天,清泉镇的党(工)委班子便开会,研究制订了解决方案。6月26日,整个和平街的电力系统便改造完毕。第二天,党(工)委班子又开会确定和平街改造方案。随后又多方筹集了80万元的改造资金。本月初,改造后的和平街正式露脸,焕然一新。

  这一年来,清泉镇领导干部通过面对面、发问卷、走访等多种形式,共收到群众意见、建议400多条,其中九成得以现场解决,其余的也在几天内建立了整改方案、问题台账。

   改变2

   住读”节约的钱

   用在了村民身上

  “住读”并非走过场。清泉镇确立了干部包片区域,每晚,“住读”干部们还要到各自负责的区域转上一圈。

  太平村村支书蒋代述说,如今,村民们养成了有事找干部的习惯,乡邻之间,吵架扯皮的事情少了,关系更融洽了。

  清泉镇纪(工)委书记李晗辉是该镇“住读”干部中唯一的女性,她也和其他干部一样,在一张1米2的沙发床上一睡就是几个月。一次晚上走访时,她来到了金龙村,看到金龙村村小前的道路坑洼不平,一些家长反映孩子经常在路上摔跤,她第二天就提交了整治意见。

  要修路,筹集资金是最难的事,金龙村村支书王晓东说,这条村道的修建一直是一个老大难问题,关键就是缺资金,“我都做好下课的准备了”,没想到在“住读”干部的一次走访中得以解决。

  区上投入经费,镇上投入资金,再加上村公用资金等,几个月后,一条崭新的道路呈现在孩子和家长们面前。

  这条路和干部“住读”还有一层更紧密的关系:修路用的钱,有部分就是从“住读”里省出来的。赵科介绍说,要求干部“住读”以后,公车和私车的使用都减少了,车辆的燃油费下降了27%,这笔经费都分散用进了几条村道的修建上。

   改变3

   百姓对干部

   从不太信任到依赖

  作风的转变,也让清泉镇的干部们切实感受到了老百姓的信任。

  上半年,赵科在“住读”时就常常遇到居民晚上推门来找他说事的。镇上居民万新志一家很贫困,万新志曾因车祸残疾,妻子又常年生病,无法劳动,一家缺乏经济来源,万新志常在晚上找赵科反映问题。后来,镇党(工)委决定把新建的停车棚交给万新志看管,让他一家有了经济来源。

  为老百姓解决的问题越来越多,慢慢地,这一届领导班子建立起了信任。如今,每天赵科都要接待3、4位村民的来访,他们都可以自然地推开赵科办公室的门,提意见说问题。

  在镇政府大院的公告栏里,镇里的主要领导和值班领导的电话也全部公开,群众24小时都可以给镇领导打电话。赵科说:“很多老百姓都有我手机号,可以随时打电话,凌晨3点我都接过电话。以前老百姓不太信任干部,现在越来越依赖了。

  转变作风也带来了良性循环。今年10月,赵科和镇上其他“住读”干部发现一个变化,晚上来找他们的百姓少了。根据统计,此前长达半年时间解决的问题多是历史遗留问题。为了让“住读”干部既能保证群众工作,也能兼顾家庭,更好地投入工作。10月起,清泉镇修改了“住读”政策,实行了干部“双岗制”,11位“住读”干部分成几班,每天保证有两位党(工)委班子成员留在清泉。无论白天、晚上,百姓都能轻松找到干部。

  像赵科一样的“住读”干部还有很多。据统计,截至目前,全市有1300多名县处级干部、1.1万多名乡镇干部“”了下来,累计走访群众近15万人次,解决民生难题1.5万件。通过干部作风的转变,让民声、民意迅速得到了回应。

  原标题: 住读一年:干部用心 群众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