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靶向治疗”:高标准精准扶贫

29.09.2015  10:36

        在四川成都,“贫困”与“扶贫”两个词的定义,正不断被颠覆。成都市新阶段扶贫开发把幸福美丽新村建设和以北改工程为龙头的城市改造作为两大载体,农村及城市脱贫、对口帮扶均呈现深刻变化。

 

精准扶贫,从源头上拔掉“穷根

 

        水墨风格的建筑坐落在百亩稻香里,游客如织,产业兴旺……成都市崇州白头镇五星村即景,简直让人难以相信这里两年前是贫困村。

 

        一条仅两米宽的泥泞机耕道,变身为路面宽18米的高等级乡村公路——这就是五星村梦开始的地方。

 

        2012年,五星村人均纯收入4800元。落后原因是交通不便,加上以传统种植为主,种植模式单一,缺乏主导产业支撑,缺少经济增长点。

 

        贫困的“痛点”在哪里,扶贫开发的重点就跟进到哪里。精准扶贫,就是要对症下药、靶向治疗。2013年,五星村开始了一场“小规模、组团式、微田园、生态化”模式下的新村建设。两条高等级乡村公路笔直伸向远方。与此同时,促进产业腾飞也被提上日程。两年时间,五星村流转上千亩土地发展现代农业;同时成立了“五星土地股份合作社”,以优质粮油为主要产业,大力发展认养农业、观光农业、体验农业等创意农业,打造出“五星品牌”这一特色农产品品牌。两年时间,村民人均纯收入从4800元增加到12000多元,“贫困村”的帽子被丢掉。

 

        为从源头上拔掉“穷根”,既要“输血”更要“造血”。聚焦农村贫困,成都坚持把新村建设作为农村扶贫开发的“龙头工程”来抓,创新运用统筹城乡的办法,促进政府、市场、社会、企业等多方力量充分整合,做到基础建设、产业培育、服务优化、生态保护等各项工作联动推进,着力打造一批配套齐全、环境优美、特色鲜明、生活富足、乡风文明的新农村综合体,实现了建成一片新村就带动一片脱贫的目标。

 

        两年来,成都以100个相对贫困村和9374户相对贫困户为对象,撬动行业、社会扶贫资金约8亿元,改善相对贫困村基础设施条件和公共服务水平。更重要的是,在扶贫中,成都通过把农村产业发展起来,把群众素质提高起来,不断增强扶贫对象自我发展的能力与动力,全面铲除贫困的滋生土壤,坚决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

 

        从“消除绝对贫困”转为“减少相对贫困”,成都高标准推进城乡扶贫开发、推动成都发展再出发。成都市扶贫办相关负责人表示,成都将在2015年底全面完成第三轮第一批农村扶贫开发的目标,让100个相对贫困村甩掉“穷帽子”,力争到2017年,在中西部地区率先实现农村全面小康。

 

齐心协力唱好扶贫“大合唱

 

        从源头上拔掉“穷根”,不仅需要唤起扶贫对象的自身动力,也要循着问题的脉络追根溯源,往深处发力。

 

        被誉为成都“最大民生工程”的城市“北改”,变“要我改”为“我要改”,曹家巷自主改造的坚实的民意基础成为全国的样本。

 

        人民北路,是成都市百里中轴线重要路段。今年以来,随着金牛区棚户区改造,这一片区已落实的项目超过2000亩。不久前,成都市成华区,“北改第一签”安置小区青龙鹭苑已交房,“政府把最好的地段、最好的房子、最好的配套给了我们,我们当然很开心!”在分房现场,居民们脸上笑开了花。宽敞的绿地、时尚的建筑风格,可以与商品房媲美。

 

        当前,成都扶贫开发已从“消除绝对贫困”转为“减少相对贫困”。针对城市贫困,成都深入推进以“北改工程”为龙头的城市改造。结合新型城镇化和“四改六治理”,进一步抓好城市棚户区、城中村、城郊村、老旧院落、老旧市场改造以及立面整治,大力推动城市形态有机更新,努力建设功能完善、环境优美的现代新城区,切实改善城市贫困群众的生活条件。

 

        在成都,扶贫开发不是政府的“独角戏”,而是党委政府、行业和社会齐心协力的“大合唱”。“1+1+N”,对于成都市锦江区的困难群众来说,就是一个充满温情的新词儿。前一个“1”,是党员干部,后一个“1”,是贫困户,“N”则代表着社会组织、企业、志愿者等更多的力量。在这一平台上,锦江区2700多户困难群众的信息被录入,同时参与的还有140多家企业和500多名机关干部。一条信息通道被打通,帮扶变得细水长流。

 

对口扶贫,让藏区群众过上更好的日子

 

        贫困面广、贫困程度深、脱贫任务重,是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面临的现实问题。2012年,成都按照四川省的决策部署,由辖区内10个区县,分别对口支援甘孜州10个县。

 

        甘孜州甘孜县拖坝乡拖坝村,属纯农区,青稞、土豆、豌豆、萝卜、白菜等是主要作物,人均纯收入约2800元。40岁出头的村民田明江以前只靠种庄稼勉强糊口,现在通过成都对口援建帮扶工作,不仅房屋得到改建,自己和爱人也找到了喜欢的工作。如今,他依靠成都市龙泉驿区援助的资金承包货车跑运输,爱人在拖坝乡一个政府利用援建资金建设的蔬菜大棚里打工。田明江说:“我们家再也不是以前村里出了名的贫困户了,现在家里年收入能达到3万多元。

 

        据统计,截至今年6月,成都市共派出778名援藏干部支援藏区。在援藏资金方面,按照10个区县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0.5%的标准,将8.72亿元援助资金足额划入共管账户,同时额外投入帮扶资金1.41亿元;在援藏项目方面,确定项目304个,涉及资金投资11.84亿元,目前已开工项目292个,投入援藏资金7.11亿元,完工项目192个。据统计,四年来实施的对口援藏项目吸纳当地群众就业2.44万人次,人均增收2564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