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青羊区2015暖心民生事 件件传递正能量!

15.12.2015  13:27

四川在线消息(四川在线记者 李庆)成都市青羊区2015年十大最暖人心民生事件评选活动正在火热进行,四川在线14日对其中的餐馆评“星”、棚户改造等民生事件做了报道,今天再来看看其他的民生事件……

看过来一:宽巷子社区有机蔬菜免费送居民

市民但凡中午路过宽巷子社区居委会门口,就会看到长长的队伍。他们在干什么呢?原来,他们在排队领取免费的有机无公害蔬菜。周一到周五,每天下午三点开始派送。宽巷子社区免费蔬菜派送点,十几框还带着露珠的新鲜蔬菜一字摊开,一张简单的桌子就成了派送点的签到处。桌子另一边等待领取蔬菜的队伍弯弯扭扭一眼望不到头儿。

“小伙子,可不可以发点西红柿和青椒嘛?”居民对蔬菜的品种提出了要求。“其实每天都有爷爷、婆婆问我们,因为我们基金会的示范农场只种本地菜和应季菜,像西红柿、辣椒这些外地菜、大棚菜,我们根本就不栽种。”派送现场负责人小吴解释。

负责派送蔬菜的是四川省城乡统筹发展基金会,他们的示范农场基地在都江堰市柳街镇双凤村,距离青城山10多公里。“我们运过来的蔬菜都是工人每天早上在菜地里现摘的,运菜的车就等在地边。午饭过后我们就开始出发,到成都得一个半小时左右,正好赶在三点前到达。”小吴介绍,宽巷子社区是他们基金会在成都市区范围内的唯一派送试点。

说起怎么想起免费派菜给居民,宽巷子社区书记郭明铜笑了笑,“这还要从年前我和辖区单位——四川省群团中心赵书记的一次闲聊说起,我们当时就在想,怎么可以联合起来为辖区居民谋点实惠。”郭明铜说。在赵书记的引荐下,四川省城乡统筹发展基金会和社区一拍即合。为了让居民吃得放心,郭明铜亲自去了趟该基金会在都江堰的基地。“我看到白菜叶子上有虫眼,成熟的苞谷鸟儿飞来吃,而农民都不去杀虫和驱赶鸟儿,当时很好奇。”郭明铜询问了当地才晓得,他们是彻底的生态种植。郭明铜说:“虽然菜的品相没得城头菜市的好,但是味道确实不错。”接下来,免费派菜将针对辖区内低保户、残疾家庭和困难户继续进行。

看过来二:灯亮了心暖了1600户居民笑了

初冬的夜来得格外早。傍晚6点,青羊区光华街道财大社区7个老旧院落的20盏路灯点亮了,明亮的灯光照亮了黛色的天空,居民们三三两两聚集在灯下,或含饴弄孙,或聊聊家常……“我们盼望这天好多年了,现在院子里有灯了,太方便了,邻里也和谐多了。”说起院子里这些路灯,群和路9号院落的居民陈大姐喜笑颜开,一盏盼望已久的路灯,让她的脸上洋溢着满满的幸福。

群和路9号院落位于西南财大背后一条偏僻的小街上,虽毗邻闹市,却与繁华格格不入,外面灯火辉煌,里面黑灯瞎火。近年来,这个修建于20世纪90年代的院落,由于线路老化等诸多因素,照明路灯一直是悬而未决的问题。

“我们1992年就搬到这个院子来住,5幢8个单元共有160多户,刚开始的时候觉得这里不错。但当时修建未考虑院子里的公共照明,再加上最近几年院落年久失修,电线线路老化,楼梯间的灯也经常在坏,院子里的公共照明成了大问题。我们院子住的老年人又多,天一黑,几乎都不敢出门下楼,就怕看不清路摔倒,再加上现在车多了,晚上视线不好经常发生擦剐,邻里之间也是一肚子揣测与不满。不过现在好了,不久前社区给我们院落里安了4盏路灯,连楼梯间的照明灯也重新布线全部换了,现在,大伙儿终于敢在晚上出来串门逛街了。”62岁的居民唐光琼乐滋滋地告诉记者。

“今年9月,光华街道纪工委制定了《治理群众身边的“四风”腐败问题巡查工作方案》,组织社区纪委书记跨社区交叉巡查,一方面了解、检查各个社区的四风问题,另一方面收集居民的民生诉求。我和我们社区的纪委委员被安排为第一组到财大社区巡查,收集到群众要求安装路灯的反映后,非常重视,上报到街道纪工委,他们还专门到社区针对居民们提出夜间安全出行需求进行了现场办公,最后决定把此事作为重点民生事项督办解决。”青华社区纪委书记黄利英说。

11月初,经过10多天的紧张施工,财大社区7个院落的1600多户居民终于盼来了令人兴奋的一刻,20盏院落路灯终于点亮了。明亮的灯光,不仅照亮了居民们回家的路,更照亮了居民们浓浓的邻里情。

看过来三:光华辖区新颖漫画墙传递正能量

“公共场所,勿大声喧哗”“请遵守交通规则,不闯红灯”“诚信考试,诚信做人”……近日,在位于成都市二环路西一段内侧,一组以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漫画墙吸引了许多路人驻足观看。来往路人或轻声念诵,或点头称赞,或拍照留念。

这组漫画分别展示了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十个场景,通过漫画主人公的“真实表现”,道出了诚信、文明、友善、和谐、公正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据了解,这样的创意来自于不久前泡桐树小学学生制作的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内容的漫画明信片。小小的明信片让光华街道党工委眼前一亮,他们决定将这些漫画搬到户外,制作成墙体公益广告。“既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加深入人心,又美化了市容市貌,使原本破旧的墙壁焕然一新。”

看过来四:民情茶舍听百姓诉求解群众烦忧

在青羊区文家街道康庄社区的文家新城里面有一个民情茶舍,在这里每天都会聚集很多老年人,他们在这里下象棋、打乒乓、喝茶聊天。而社区也通过这个茶舍收集民意,为老百姓解决困难办实事。如今,民情茶舍成了文家新城老年人的娱乐天堂,也成了康庄社区深入群众、服务群众的温情纽带。

代荣福今年73岁了,作为民情茶舍的负责人,他每天都精神抖擞、笑脸常开。“他是我们这里真正的义工,一分钱的补贴也不要。”康庄社区相关负责人说。代荣福原来是132厂的职工,退休后住在文家新城里,康庄社区要办民情茶舍,需要一个无私公正、乐于奉献的人来做管理者,经过调查,他们找到了代荣福。原本社区为他考虑了劳务补助的,可是代荣福拒绝了。他说:“能为大家服务是一件很愉快的事情。”

在民情茶舍喝茶,只需要给1块钱的茶水钱,这肯定是成都最便宜的茶水费。这笔账每天都会被代荣福记录在墙上的账务公开表上,人人都可以看得见。代荣福说:“茶舍是一个公益场所,不管钱多钱少,我们把账目公开了,这样大家心里才有数,公益才名副其实。”至于民情茶舍每年的盈利,“都用于社区学习达人的活动经费”。

康庄社区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康庄社区是一个新兴的城市社区,这里的居民有外来人口,有本地的农转非居民,有原来的城市人口,结构很复杂,由于生活背景不同,邻里之间常常发生很不愉快的事情,吵架打架是常事。”为了消除居民之间的隔阂,康庄社区就决定在小区里面建一个公益性的民情茶舍,让老百姓有一个互相交流的平台。经过一年的努力,来民情茶舍的居民越来越多,他们通过体育运动,通过喝茶聊天,增进了了解,原来彼此之间的矛盾也烟消云散,吵架打架的事情再也没有发生过。

“我们要为群众办实事,就要知道群众需要什么,民情茶舍就是一个群众倾诉需求的地方。”康庄社区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以后,我们希望把民情茶舍打造成一个多功能的空间,增加书画、图书阅读等功能,让居民在茶舍里就能够读书画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