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集体户口调查:人去世 集体户口上还“活”着

14.05.2015  14:23

 成都区域4万余人是集体户口,有人长期对自己户口不管不问导致动态管理困难

  最近,有媒体报道称我国集体户口管理有望结束收费,再次把集体户口引入公众视野。集体户口究竟意味着什么?依附在成都区域内人才交流市场的集体户口现状如何?5月13日,华西都市报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

   个案

    落户成都5年买了房 集体户将变独立户

  “你好,我要借一下我的户口。”12日下午两点过,在省人才交流中心前台,申小姐向工作人员廖福蓉提出了借户口的请求,在出示了身份证后,她很快就把自己的集体户口借出去了。

  申小姐说,此次借户口是为了办理护照,为出国旅游做准备。5年前她大学毕业时,在成都找到了一份工作,没有房产的她,连同户口和档案都落在了省人才交流中心,成了一名成都人。她在成都打拼,寻觅到了属于自己的爱情,成了家并买了房。

  户口,自始至终伴随着她的生活,她曾来此借户口办结婚证,也曾借户口买房子。“很快,我就要把户口迁出去了,要落在我的房子上。”申小姐说,她最近正在办新房的相关手续,一旦手续完结,她就将告别集体户口了,再也不用为借户口来回奔跑了。届时,那张承载她户籍信息的薄纸,将变为一个朱红色小本。

  数据

  成都区域4万余人是集体户口

  集体户口,是我国一个历史性产物。当时主要是为了解决招录进国企、集体企业又没有房子的职工户口问题,方便他们享受附着在户口上的相关福利。

  据一位不愿具名的专家介绍,我省人才市场的集体户口是1996年开始建立的。最初只允许姓“”的企业建立集体户口,随着时代的发展,政策也放宽至允许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等建立集体户口。但这么多年以来,这些单位建集体户口的积极性都不高,于是,大量没有房子又在成都工作的市民把户口落在省、市人才交流中心。正因为如此,在业界,集体户口是否属于基本公共服务项目一直存在争论。

  到目前为止,四川省人才交流中心有8500余人的户口是集体户口,成都市人才交流中心有3.4万人的户口是集体户口。如此算来,成都区域内人才交流中心共有4万余人是集体户口。

  一半新成都人没迁走 或因舍不得相关福利

  并非每个人都能像申小姐一样在5年以内把其集体户口换为一本单独的户口簿。事实上,有些人有了房产后,由于爱人有成都户口,或者基于各种考虑,并不急着迁走。

  省人才交流中心负责人透露,该中心从2001年开始接收集体户口,至今集体户口上挂着8000多人的户口。“这些户口中,历史最久远的可以追溯到2001年。”这位负责人说,这意味着这些户口已在省人才交流中心呆了15年。

  一份省人才交流中心的数据报告显示:从2001年至2005年期间,共有798个人的户口仍然呆在集体户口上。而这5年间,该人才交流中心共接收不到1600个人的户口。如此算来,接近一半新“成都人”选择赖着不走。

  针对那些长期不愿迁走的集体户口主人,上述专家分析:主要原因还是看中附着在户口上的福利。他举例说,有些人在成都郊区买了房子,但就是不愿意迁走,因为一旦迁走就成了非城区户口,到时再迁回来很麻烦,会影响附着在户口上的有关福利。

  局限

  集体户口难掌握主人动态 近年来落户人数在回落

  户口,是否会像档案那样,存在“休眠户口”或“僵尸户口”?省人才交流中心负责人说,相对于档案,户口与人们生活关联度更高,用得着的地方更多,因此,很多人都会在用得上户口的时间前来借。

  不过,也有人长期对自己的户口不管不问,甚至曾发生过直到人死了,家属找到人才交流中心要求下户,人才交流中心才知道这个人的动态。

  此外,集体户口只了解当事人迁来户口时的原始信息,户口主人的相关信息发生了变化,没有主动告知的意识,导致他们无法动态掌握其相关信息。比如,此人已婚了户口上还显示未婚。

  事实上,近年来随着我国户籍制度改革,每年落户在人才交流中心的数据正在回落。以省人才交流中心为例,在2007年最鼎峰时,当年接收了2500余人的集体户口,从2010年开始这个数据就一直在下滑,去年新增集体户口仅520个。

  专家观点

  集体户口是过渡性质的剥离福利 有利户籍改革

  “不可否认,集体户口是过渡性质的,是临时性质的。”上述专家说,集体户口在历史上发挥出了其积极意义。

  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特别是全国自由迁徙的需求越来越大,城乡一体化发展态势越来越猛烈,集体户口的局限性也体现出来了。

  “未来集体户口的需求可能会越来越小。”上述专家说,但集体户口是否会消失,有赖于我国户籍制度改革的深度与广度,以及是否剥离了附着在户口上的社会福利,以及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是否均衡发展。

  相关报道

  挂靠集体户口有望免费

  近日,有媒体报道,挂靠集体户口有望免费。新闻源于5月7日,在浙江杭州召开的由人社部组织的全国人力资源市场建设座谈会。

  报道称,自去年人社部与中组部等五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服务工作的通知》以后,明确了档案保管的公共服务的性质,结束了30多年人事档案收费管理的历史。下一步,人社部还将继续组织开展公共服务收费情况清理检查,会同有关部委,对流动党员管理服务、人才引进、集体户口管理等服务内容是否为公共服务性质进行界定,凡国家或地方已经明确为基本公共服务的一律不再收取任何费用;凡本地有明确收费项目和收费标准的,要严格执行,做到公开透明;凡没有明确收费项目和收费标准的,一律暂停收费;杜绝捆绑收费,强制收费或者擅自提高收费标准的现象。

  华西都市报记者 席秦岭

  贴士

  借集体户口30天内须归还

  如果需要借集体户口办事,需要哪些手续?据了解,借集体户口非常简单,如果是本人借用,只需要凭本人有效身份证件(身份证或毕业证、学位证、驾照)原件,在人才交流中心填户口借条即可。

  如果委托他人借用,需被委托人带上委托人的有效身份证件(身份证或毕业证、学位证、驾照)原件,委托书及本人的身份证原件到人才交流中心填户口借条即可。

  省人才交流中心规定,凡从该中心借出个人户口页,自借出之日起限30日以内必须归还,逾期不归还者将视为自动放弃户口管理,今后将不再提供户口的相关凭证。

  我省集体户口一次性收费150元

  针对媒体报道的其他省份集体户口存在乱收费的情况,记者了解到,我省的集体户口收费相对规范。省市人才中心办理及管理集体户口的收费,严格按照《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规范全省人社系统经营服务性收费的通知》等文件的规定,办理集体户口时一次性收费“户口关系托管服务费”150元。以后,每年不再收取任何费用。贫困生、三支一扶人员、西部志愿者、地震灾区人员办理集体户口费用全免。

  这些收取来的费用主要用于支付相关管理成本(建档、人工、材料、存放设施、人员证明、人口统计和计划生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