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近年典型通讯诈骗案大盘点 多由于信息泄露引发

18.09.2014  12:40

产妇婴儿信息全泄露 资中一新妈妈被骗走4.6万元”续

  成都近年典型通讯诈骗案件大盘点

  四川新闻网成都9月17日讯(记者 雷兹) 每天都有人打电话来问要不要办400电话,要不要发票。短信更是多得很,真是气人。”9月15日,四川新闻网推出关于公民个人信息被泄露的调查报道,引来网友热评。

  在网络大数据时代,每个人都可能成为“透明人”,我们的个人信息,在某个时间点可能已经作为“商品”贴上了价格的标签,被无数次转卖。如今,人们在享受着高新技术为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频频遭受着各种电信诈骗和网络诈骗。为此,四川新闻网总结近年来发生在我们身边几大典型通讯诈骗案例,为大家做警示提醒。

   冒充民警保护账户 老人被骗数万元

  2008年年底的一天,家住成都南门的沈婆婆接到一名男子电话,该男子自称是电信局的工作人员。沈婆婆被男子在电话中告知,有人冒用她的身份开通了座机电话,用于拨打国际长途,已欠下数千元,建议她立即向公安机关报案。

  惊诧之余,沈婆婆按照对方提示将电话接到“公安局”。随后,老人被一名操福建口音的“民警”告知,她的个人信息已被泄露。“民警”告诉沈婆婆,有人以她的名义在银行设立了账户,从事贩毒和洗黑钱等犯罪活动。老人闻此吓得六神无主,“民警”随后建议她将钱转至指定账户进行保护。按照对方提供的一个账号,沈婆婆立刻带上家里的存折和卡,将数万元钱全部转入该账号。事后沈婆婆发现,原来这是一场骗局。

   家长救娃心切 打完款到医院后发现被骗

  2011年11月25日,成都市民罗先生接到一个自称是其女儿老师的电话,“老师”告知,他的女儿不慎从学校三楼摔下去,“头部受伤,重度昏迷……”对方还告诉罗先生,孩子已送医院,但费用不够面临停药,要求罗先生尽快找银行打去一万元。

  罗先生一边让离医院更近的妹夫带上钱去医院,一边提出要跟校长交涉,但“老师”提供的校长电话始终关机。其间,“老师”曾多次电话告知,学校为孩子垫付的费用已用完,让罗先生家人抓紧找银行打钱。由于找不到银行,罗先生没有立即打款。随后,他向“老师”要了“主治医生”的电话。“主治医生”十分严肃地告诉他,没有钱就无法继续抢救。罗先生央求“主治医生”一定继续抢救,他们带着钱马上就到。

  到医院找遍急诊后,罗先生才发现,女儿根本发生坠楼一事。而此时,另外被骗的几位家长也陆续赶到医院,内容和罗先生的遭遇一样,大家这才发现上当了。医院安保人员透露,被骗的家长中,不乏救孩子心切,先去打了款才赶到医院的,后来经查实他们都中了骗子的圈套。

   假借学生摔伤 同一小学7名家长险被骗

  “你的孩子在学校突然昏倒,被送到医院抢救……”2011年12月7日上午10点左右,成都市民刘女士接到一个电话,说她在某小学读书的儿子不慎摔跤导致脑淤血,正在川大华西医院急诊科抢救。对方自称是刘女士儿子的“老师”,并称手术紧急需家长赶快汇去手术费和住院费。

  没等对方说完,心急如焚的刘女士就挂了电话开车赶往医院。可到了医院,她没找到“受伤”的儿子,医护人员告诉她可能遭遇骗局。刘女士随后得知,从前一天下午到当天上午,已有6名儿童的家长到医院找孩子,并且“受伤”的学生都就读于同一所小学。后经证实,7位家长接到的电话全都是骗子打的。

   骗子打来电话 家长向老师求证揭穿骗局

  2013年10月23日,成都某大学附小六年级的多名学生家长,接到一个同样的“紧急电话”,称孩子在学校受伤,让家长赶紧到医院,20分钟来不了就先银行转账。

  家长赵女士听了电话后感觉事有蹊跷,当她说要给班主任打个电话求证一下后,对方立即就挂断了电话。张女士随即在家长老师群中找到儿子的数学老师,询问后得知,学校近期不少家长都接到类似电话,孩子没事,原来是虚惊一场,骗局随即被揭穿,家长们这才放下心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