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观察| 10年后的成都,有包容度的国际生态宜居城市!

18.03.2016  16:29

导读

3月10日,成都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和解读《成都市国际化城市建设2025规划》。站在“新常态,万亿级,再出发”的新起点,成都制定了新的发展目标。

根据《规划》,成都将通过“融入发展、创新发展、跨越发展”三大发展路径,用10年时间,完成建设内陆开放门户城市、亚洲内陆综合性经济中心城市、国际创新型城市、国际交往中心城市、国际生态宜居城市五大任务。

近年来,一说到成都,“国际化”这个词就会频频出现。城市管理者常提成都的国际化建设,市民则是越来越感受到了国际化建设的效果。来到成都的人都会发现,这里的“国际范儿”越来越足。

让我们先来看看成都的国际化城市建设怎么干↓↓

“两步走”阶段性发展目标

第一阶段,2016年-2020年,重点任务是“框架建设+功能塑造”,到2020年,初步形成国际化城市的功能架构,开放程度不断提高,产业国际竞争力逐步提升,国际交往便捷频繁,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高,城市吸引力大幅增强,初步建成国际性区域中心城市;

第二阶段,2021年-2025年,重点任务是“功能强化+品格塑造”,到2025年,国际化城市核心功能不断强化,外向型经济发展更加深入,城市综合实力和经济社会发展质量显著提升,城市要素聚集能力和辐射能力进一步增强,国际往来更加频繁,宜人城市品质更加鲜明,为建成国际化大都市奠定坚实基础。

2025年,“国际蓉”会变成什么样?我们一起来看看↓↓

制图:卢浩

1建设内陆开放门户城市

立足成都作为西部特大中心城市的优势,以提升现代互联互通水平为目标,建设以双机场和国际铁路港为核心、“铁、公、航”三位一体的综合交通枢纽,完善立体口岸开放体系,进一步强化货物与服务的集散功能,提升信息通道能力和信息集散能力,建成我国内陆开放门户城市。

到2025年,航空港年旅客吞吐量达到8000万人次,国际(地区)定期直飞航线数超过65条,国际(地区)航空货邮吞吐量突破25万吨,铁路进出口集装箱吞吐量超过20万标箱。

铁路国际大通道建设工程:成都经西宁经乌鲁木齐至中西亚客货运、成都经兰州经乌鲁木齐至中西亚客货运、成都经格尔木经喀什至西亚(南亚)客货运3条衔接丝绸之路经济带国际大通道建设项目;成都经宜宾经昆明至东南亚(南亚)客运、成都经拉萨至南亚货运、成都经攀枝花经昆明至东南亚(南亚)货运3条海上丝绸之路国际大通道建设项目。

2 建设亚洲内陆综合性经济中心城市

通过打造先进制造业中心、国际区域贸易中心、西部金融中心,提高对外经贸合作水平,构建开放型区域合作体系,全面提升成都产业的集聚和辐射能力。

全面提升成都经济发展的区域引领、带动和辐射作用,加快亚洲内陆综合性经济中心城市建设。到2025年,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6.5%,利用外资实际到位额达到150亿美元,世界500强企业入驻数达到300家。

主动顺应工业4.0和“互联网+”发展趋势,突出发展电子信息、汽车、轨道交通、航空航天、石油化工产业;加快发展生物医药、精密机械及智能制造装备、节能环保、新材料、新能源产业;优化发展食品、轻工、建材、冶金产业。

3 建设国际交往中心城市

充分发挥成都丰富的旅游资源和人文资源优势,深入挖掘成都独特的自然和文化底蕴,提升城市文化品质,全方位推进国际交流合作。

到2025年,境外游客入境人数达到850万人次,年度举办国际性会展次数达到190个,驻蓉领事机构达到20个,国际友好城市达到42个。

加强与国际组织和外国地方政府的交流合作,邀请更多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国际组织要员、国际名人来蓉考察访问,增设5个驻蓉领事机构,引进或创办3-5个有重要影响力的国际性组织常设机构。加强与对我友好、合作潜力大、互补性强的外国城市交往,缔结20个以上国际友好城市和友好合作关系城市。

4 建设国际创新型城市

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建设,以人才建设、平台建设和创新创业生态体系建设为重点,着力提升和扩大创新创业人才的素质和数量,建设一批研发类和非研发类的科技创新平台,优化创新创业生态体系,将成都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区域创新创业中心。

到2025年,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6%,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到25000亿元,每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35件。

在成都高新区、成都天府新区等重点区域,规划建设机制灵活、创新活跃的“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鼓励入选国家、省“千人计划”和“成都人才计划”长期项目的高层次人才在蓉创新创业。

5 建设国际生态宜居城市

推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塑造多元包容的城市文化,完善城市综合服务功能,形成生态优美的绿色城市空间和完备的社会服务体系,将成都建设成为具有较高包容度的国际生态宜居城市。

到2025年,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达到75%,PM2.5年均浓度小于50微克/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到41%,中心城区公交机动化出行分担率达到80%。

全面构建生态保护体系,立足“两环两山、两网六片”的生态保护格局。完善城市绿化建设,着力构建“一区两环、九廊七河、多园棋布”的绿地系统结构,使中心城区的绿地整体呈现“点、线、面、环”相结合的空间布局形态。

看完上面这些目标和措施后,有没有觉得很振奋人心!2025年的成都,你期待吗?

部门解读

“国际范儿”如何塑造?

成都市副市长 傅勇林

“国际范儿”的塑造离不开软实力的提高。软实力至少分为两个层次,制度软实力和文化软实力。制度软实力是指站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角度、增强制度设计和制度供给的软实力,《成都市国际化城市建设2025规划》落实了“一带一路”战略、“蓉欧+”战略是成都国际化的重大支撑,但如何走好‘一带一路’,推动与沿线国家的经贸往来,需要更加细致的制度安排和政策安排。

成都市外侨办副主任 吕天一

目前,我们已经在为国际化城市建设提供智力支撑、优化涉外服务环境、建设海外工作平台等方面做了一些具体规划,包括组建成都市人民政府国际咨询顾问团、实施外籍人士“家在成都”工程、扩大建设“海外成都”工作平台三项重点工作。外侨办还力争到2025年,同20个以上外国城市缔结友好关系,力争引进或创办3-5个有重要影响力的国际性常设机构。

川报观察客户端记者 冉倩婷 张守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