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成都蓝”叫开门见山 朋友圈点赞:颜值高
在成都华侨城拍摄的西门都江堰方向,龙门山脉清晰可见 摄影 雷良金
2016年成都空气质量 达标天数63天(截至4月20日)
与去年同期相比
PM10下降14.2%
PM2.5下降18.0%
达标天数增加15天
上升13.2个百分点
(数据来自成都市环保局)
昨日,春光中的成都,处处吐露着嫩绿的芬芳,蓝天、白云、绿树……在春雨的洗礼下,映入人们的眼帘。这一天,“成都蓝”再一次被朋友圈“刷屏”,而这种情形在近4月内持续上演。
“成都蓝”不过是成都生态环境的一面镜子。未来,成都人或许将对这样的蓝天白云习以为常——面积达133.11平方公里的成都环城生态区预计于2020年建成。同年,成都主城区绿化覆盖率将达到46%,绿地率达到42%,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5平方米。
■颜值高、气质佳 “成都蓝”刷爆朋友圈
“阳光总在风雨后,今天的成都简直美爆了!!!”即将下班,张亮在自己的朋友圈里发了这样一句话,加粗加黑的三个感叹号和九宫格里满满的蓝天白云无不透露出他心情的激荡。
“又见成都蓝,心情简直超级好……”“今天的成都依然美丽,赞一个!”“蓝天白云,大自然才是最好的PS软件”……与张亮一样在朋友圈里晒雨后阳光中的“成都蓝”的人真不少。经过一场小雨的洗礼,午后的成都阳光普照、蓝天如洗、白云朵朵。
在朋友圈里刷爆屏的“成都蓝”不仅“颜值”高,“气质”也更佳!
来自于成都市环保局的监测数据显示,昨日中午1时,随着一场小雨的到来,成都的AQI指数降到了75,空气质量变为良。下午7时,AQI降到了33,空气质量为优,空气质量令人满意,基本无空气污染。
或许一组数据更能说明“成都蓝”的“气质”,截至4月20日,成都2016年空气质量达标天数63天,与去年同期相比,PM10、PM2.5分别下降14.2%、18.0%,达标天数增加15天,达标天数比例上升13.2个百分点。
连央视《新闻联播》系列策划《春季美丽生态》也关注到成都的美丽。近日,央视推出的《打造“民生园林”共享绿色资源》报道中说,在成都,市里重点打造、全年免费开放的锦城湖和白鹭湾湿地,已经被市民看作是自家的“后花园”。“这样的变化缘自成都市的环城生态区建设,他们依托六个湖泊水库,建起了一条具备水资源调蓄、休闲运动、文化景观、城市应急避难等五大功能的环城绿色链条。”
■人努力、天帮忙 绿色发展炼成“成都蓝”
颜值高、气质佳的“成都蓝”是如何炼成的?成都市环保局相关负责人用6个字做了最好的阐释:人努力,天帮忙。
为了让更多的市民加入环保行列,昨日成都市环保局将“2016年成都市‘4·22’世界地球日纪念宣传活动”的主场搬到了锦江区白鹭湾生态湿地公园,旨在呼吁全社会节约集约利用自然资源,倡导广大群众主动采取绿色简约生活方式,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积极投身环保行列。
“以前不知道塑料袋、废报纸、废餐布对环境的污染这么严重,以后不仅要让妈妈把垃圾分类,还要看能不能二次利用!”在观看了一个个穿着用废报纸、垃圾袋等做成的衣服“环保走秀”的模特表演以后,一位小学生这样告诉记者。
让碧水蓝天的美好愿景长驻人间,这对成都环保部门来说不啻是一场别开生面、极其艰难的挑战,这块硬骨头怎么啃?
对此市环保局相关负责人作出回应:“多规合一,构建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合理结构。”要实现绿色发展,深入实施生态文明建设,成都将以进一步完善科学合理的生态城市布局为着力点,力求通过全面提升城乡规划建设水平,多规合一,加快形成市域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的合理结构,着力建设宜居宜业的国际化大都市。
■湖光山色扑面来 成都环城生态区2020年建成
透过这厚厚的一摞“作战方案”,一系列强有力的举措足以证明,成都环保的春天已近在眼前!不久的将来,市民开车通过绕城高速时,或许会看见“西边田园花为径,东边林果色斑斓;稻麦黍菜皆为景,湖光山色扑面来”的景色。
早在2014年底,85公里长的绕城高速两侧200米生态景观就已基本形成。未来,环城生态区将在现状本底基础上,精选树种、提档升级,争取3年形成“三山、木兰、锦江、江安、两河、犀安”6个总面积超30平方公里的城市森林。同时,在城市的东、南、西、北面形成4个森林片区。
而4个森林片区的定位各有不同。东面片区定位为山地森林,南面片区定位是开敞式森林绿地、湿地森林,西面片区定位是水源涵养林,北面片区的定位则是生态导风林,体现竹文化。
据预计,面积达133.11平方公里的成都环城生态区,将于2020年建成。届时,生态区范围内湖泊河道水系面积比例,将由过去的7%提升到21%。待成都环城生态区建设完毕后,市民乘公共交通30分钟即能享受到环城生态区内的山地、森林、湖泊和湿地。成都商报记者 李彦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