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网上信访成主渠道 超传统信访量

02.12.2013  13:05

        随着网络应用的普及,成都市网上信访量已超过传统信访量——

        “我老了,还是一个人住土坯房,该怎么办?”11月27日,金堂县隆盛镇的夏桂华老人对着电脑,与视频另一端的当地政府工作人员唠起烦心事。当天,这事就有了协调结果:夏桂华住到小儿子家中,大儿子每月给50元供养费。

        夏桂华老人享受到的,是成都市今年以来推出的网上联合接访互动系统。该系统目前正在成都市金堂县、新都区和成华区试点,并将适时向全市推广。

        日前,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改革信访工作制度,实行网上受理信访制度,健全及时就地解决群众合理诉求机制。作为国家信访局全国12个网上信访工作联系点建设单位之一,成都将有何举措和思路?

                网上联合接访提高信访效率

        “这是一个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成都市信访局网络投诉受理处处长赖真平认为,做好互联网时代的信访工作,效率、公开是必需要素。

        此前,成都市已通过各项举措提高信访效率。今年6月9日,青羊区文家大道居民李兵在成都信访受理平台留言,直陈小区附近缺乏公共交通,出行不便。成都市交委及时回复:拟开通支线232路公交线路,解决文家大道公交盲区。“信访条例规定是15个工作日决定是否受理,而我们2个工作日内受理并转交办,快的话4-5个工作日可办结。

        而作为“网上信访新渠道”的网上联合接访互动系统,提效更为明显:以预约的方式采用独立网上接谈室开展交流互动,不仅通过视频对话“眼见为实”,让群众打消顾虑,还能实现跨区县联合接访,“联合接访点位将覆盖到街道、镇、乡,群众可以就近反映问题,节约了时间和空间成本。

        公开同样不可或缺。成都还实行信访“两公开”制度。事前公开来信内容,事后公开办理结果。“在相关部门受理前先公开,可形成倒逼机制,督促相关部门快速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今年1到10月,成都市网上信访量9969件,同时传统信访量持续下降。

                “外分内合”整合信访平台资源

        随着网络应用的普及,信访渠道也日趋多样化。

        目前,市长信箱、省长信箱、人民网地方领导留言板、四川日报网络问政和成都文明热线96110等都可作为市民反映问题,表达诉求的平台。

        不过,分散的平台也会带来问题,同一问题多平台反映、多次传达的情况时有发生。记者查阅成都信访平台发现,一位成都市民关于非机动车停车乱收费的投诉,同时出现在人民网地方领导留言板和四川日报网络问政栏目中。

        能否整合平台,提高效率?“外部可以多平台,在内部实现统一。”这是成都信访局的做法。“有人喜欢上网,有人偏好电话,还有人可能喜欢写信或者上门……但不论什么平台,都是反映问题的渠道。”赖真平认为,外部渠道的多样化,能够为老百姓带来方便,整合应当在“内部”实现。

        所谓“内部”,是指全国信访信息系统。赖真平透露,该系统横向覆盖市级64个部门和高新区,纵向贯通全市19个区市县及其乡镇街道和县级部门,实行外网公开受理和回复、内网办理的运行机制;成都市每个有信访业务的单位均可通过该系统实现接收、流转信访数据。此外,成都信访局办理的省长信箱中涉及成都的部分和人民网地方领导留言板中给省、市党政主要领导涉及成都的留言也实现了全国信访信息系统的接入。

                成都网上信访工作大事记

        2007年,成都被国家信访局列入全国100家网上信访试点单位。

        2010年,成都已基本建成覆盖各部门、纵贯市县乡三级的信访信息系统。

        2012年,成都被国家信访局确定为12个网上信访工作联系点建设单位之一,同年,网上信访量超过传统信访量。

        2013年,成都试点“网上联合接访互动系统”。(记者 王域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