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回印迹生命归途——成都绿色殡葬公益大讲堂”开讲 首届讲堂迎来近60位听众

10.03.2016  21:13

四川在线消息 (四川在线记者 钟帆)近日,民政部、发展改革委、科技部、财政部、国土资源部、环境保护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农业部、国家林业局等9部门印发了《关于推行节地生态安葬的指导意见》,强调了新时期新形势下推行节地生态安葬的重要性。清明节临近,为让更多市民直观的了解节地生态葬,四川在线、成都新闻广播FM99.8联合长松寺公墓特别推出了“轮回印迹生命归途——成都绿色殡葬公益大讲堂”系列活动。

3月10日,首届讲堂正式开讲便迎来近60位听众,他们主要来自成都老年大学、武侯区的黉门街社区、龙爪社区和高新区的新南社区、新街社区。首届讲堂,主办方专程请到了两位专家为大家介绍成都的生态环保葬方式及现状。其中,中国殡葬协会公墓委员会副主任单位讲师刘映婷谈到,与传统安葬方式相比,生态环保葬不保留骨灰盒,而是直接将骨灰深埋地下,自然降解于泥土中。但对于生态葬,大部分人可能仅仅听说过,而并未亲眼见到过。而实际上,成都自1996年开始倡导生态环保葬,至今已达20年。由于地理环境受限,成都的生态环保葬主要是树葬、花葬、草坪葬等方式。

一番理论介绍后,听众们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来到了长松寺公墓的生态葬园区,分别参观了树葬、草坪葬和花葬。来自成都老年大学65岁的学员胡燕琴,今天是第一次近距离接触生态葬,一路拿着相机不停的拍照,准备回家好好给小区里的姐妹们介绍一番。“两、三年前,我们小区的老百姓就对殡葬就有自己的看法,还由我执笔,联合给市政府和民政局写过一封信,希望开展绿色殡葬。”在胡燕琴看来,生态葬既节约了土地,也不给子女增加负担,“我们非常拥护,老百姓也能够消费得起,包括树葬、花葬,(人)本来就要回归自然的,没有必要去折腾了。”胡燕琴说。

一直支持环保的黉门街社区居民蔡必成一听说开展绿色殡葬讲堂活动,也即刻报名参加。今年已经67岁的他,对待生死十分坦然,甚至早已跟儿子谈到身后事时,提起过遗体捐赠的想法。在他看来,生态葬无论从经济还是环保的角度,对每个家庭都是有益的,“今天看到的树葬、花葬就很好,要是没人说,完全就是个美丽的花园嘛。”

>>>报名持续进行,第二届讲堂听众征集中……

据介绍,此次讲座全程免费,统一安排车辆接送,并提供一顿免费午餐。

拨打电话即可报名:

只要您热爱自然、推崇环保,拨打下面的电话,即可报名“轮回印迹生命归途——成都绿色殡葬公益大讲堂”系列活动。

联系人:钟女士

报名电话:13648071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