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笔帖式街:清朝众多显要大官由此起家

30.09.2015  17:21
清初,不少满洲大臣不能熟练阅读汉字,因此,有一个翻译把汉字转为满文就显得特别重要。清代规定凡重要文书都要用满汉两种文字书写,并在总督府之下专设了负责掌管满文与汉文翻译事务的官职,就叫笔帖式。

  笔帖式街旧影

  为加强中央集权,避免权臣篡位,清朝建立了一套有别于之前各个朝代的官制,设有九品十九个级别,从中央的太师、领侍卫内大臣,到地方的各省总督、知府。你知道吗,笔帖式、帘官也是一种官职。

  不过,这些名字,早已随着清朝的衰落而成为历史,只有从成都大慈寺的笔帖式街和玉沙路附近的帘官公所街,或许还可以寻找出他们的一些模糊的影子。除了宽窄巷子,这些街道也同样是清代成都历史的见证。

   唯一以满语译音为名的街道

  打开成都市地图,放大到最大倍数,终于在大慈寺东糠市街和东顺城南街的交汇处找到了笔帖式街。这是一条不长的小巷子,两边曾“”满了民居,不过如今已只剩下一个翻新后的老宅院了。

  “笔帖式”是满语的音译汉写,本义是写字人,汉语意译是“书记人”。

  清初,不少满洲大臣不能熟练阅读汉字,因此,有一个翻译把汉字转为满文就显得特别重要。清代规定凡重要文书都要用满汉两种文字书写,并在总督府之下专设了负责掌管满文与汉文翻译事务的官职,就叫笔帖式。“笔帖式办公地方叫笔帖式署,笔帖式署所在街道也就叫笔帖式街。”巴蜀文化研究专家袁庭栋说。

  据志籍记载,成都的帖式衙笔门有两处,另一处位于城中毗邻太平街东(今为太升南路的一段),因其撤毁更早,所以衙署名称早已不存在了。“在今天的成都市,只有笔帖式街是以满语的译音为街名的街道。”袁庭栋说。

  如今,笔帖式街仅存的老宅院的所在地,就是原笔帖式署衙门的旧址。这里已被列入成都市第二批历史建筑保护名录。

   清朝众多显要大官由此起家

  清代福格《听雨丛谈》卷一中记载了笔帖式设立的缘起:“国初都沈阳时,未备文学翰林之职,凡制诰簿籍,皆笔帖式司之。

  最初,笔帖式只是文职的赐名,康熙时,各部院衙门都设有笔帖式,后来的各省督抚衙门也设立了此官。约在天聪末崇德初,刑部笔帖式已从事汇集整理、登记存档已审结案件的工作,以备随时查考利用;国史院笔帖式要定期将重要的刑部档案记入国史档册。

  根据清代陈康祺《郎潜纪闻》卷五:“笔帖式为满洲进身之一途,今各衙门皆有额,设候补者又盈千累万,视为不足重轻矣。”虽然笔帖式只是一个小官,但不仅许多重要机构设有该职,而且很多显要大官也是由此起家的,比如清季内务府正黄旗人文丰,正白旗蒙古萨尔图克氏的纳延泰。

  《清代名人轶事》中有一段关于武英殿大学士勒保勒襄勤的描写。这个人“待僚属以礼”,别人问他原因,他就讲述了自己的一段经历。他原来在成都府当笔帖式,“不得上官欢,时遭呵谴”,其他人也因此对他不理不睬。后来,因得知新任的总督是他十年前的旧交,所有人又开始对他献殷勤。对此差别对待,让他感到官场炎凉之态。由此也可看出,笔帖式确实是一个无足轻重的官职。

   一个保密级别很高的场所

  清朝前期,笔帖式的工作很重,凡是由当地送往中央的文书都要用满汉两种文字,中期以后,多数文书只用汉文,但仍要在笔帖式署签章。1910年清朝灭亡后,该官职也废除了。

  除了“笔帖式”,还有一个如今看来匪夷所思的官职:帘官。在玉沙路以北,有一条街就叫帘官公所街,这里曾是帘官居住的地方。

  帘官是清代的阅卷官和监考官。清代乡试的正副主考官都由皇帝钦定,其余的阅卷官和办理考场事务的官员,前者称为内帘官,后者称为外帘官,他们都是从州、县官中挑选出来担任。

  之所以称为“帘官”,是因为士子进入考场后,在当时的贡院至公堂后与考场之间挂门帘以示内外隔绝而防止交通关节作弊。凡是进入帘内的官员,都必须在考试完全结束后才能出帘,这个规定是极其严格的。为了保密,帘官也统一住在一个地方,不能接见外人。所以,帘官公所可是一个保密级别很高的场所。

  袁庭栋在《成都街坊志》中介绍,帘官公所原本在拐枣树街北段,清咸丰初年才搬到现在的帘官公所街。帘官这一官职同样也随着清末科举制度废除而消失,帘官公所成了警察学堂,后来又成为岷江法政学校。 (记者 吴冰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