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社区地铁便民服务点 将设24小时非处方药专柜

19.11.2015  10:08

  今年7月29日,国务院办公厅正式批复同意在上海、青岛、成都等9个城市开展内贸流通体制改革发展综合试点。昨日,记者从“成都市内贸流通体制改革发展综合试点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成都市内贸流通体制改革发展综合试点方案》已经出台,成都将从四个方面开展内贸流通体制改革发展综合试点,力争用1年左右时间,完成试点任务,探索出可向全国推广复制的经验。

  城乡一体

  成都关键词:

  成都试点思路

  一条主线:以内贸流通城乡一体化改革发展试点为主线

  四个方面:即建立城乡一体的内贸流通创新发展体系、社区居民生活综合服务体系和公益性流通基础设施、法治化营商环境、流通管理体制

  三个突破:即力求在建立城乡一体内贸流通创新发展体系、建设城乡社区居民生活综合服务体系、建设内贸流通信用体系方面取得突破

  24小时服务点设非处方药专柜

  现代流通网络

  根据试点方案,成都将努力建设城乡双向的现代流通网络,构建超市进镇、连锁下乡、配送到村的农村消费市场体系。

  成都将开展执业药师远程药学服务和网上审方试点,在社区、地铁等区域的24小时便民服务网点开设非处方药专柜。市商务委副主任文峰还介绍,成都将建设物流公共信息和配送监督平台,鼓励第四方物流综合服务平台发展,创建融合物流业务、汽车金融和互联网思维的城市配送“互联网+大车队”。

  15分钟内满足服务需求

  生活综合服务体系

  开展建设城乡社区居民生活综合服务体系试点,也将是成都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市商务委秩序处处长赵蜀春表示,成都将依托各类便民服务网点,丰富社区居民生活服务业态,拓展水电气缴费、快递代存取、金融服务等社会公共服务的叠加,“争取15分钟内满足服务需求。”他介绍,目前已选择了6个具有条件的社区试点。

  同时,公益性农贸市场和菜市场将纳入政府公建配套设施规划和建设。

  通过电商让菜品更新鲜

  电商进村(社区)

  试点方案中明确提出,要以电商进农村和电商进社区为重点,制定扶持政策,推动“互联网+流通”全面发展,探索电子发票、电子营业执照、电子会计档案、金融IC卡多领域的应用。同时,要开展电商县、电商镇、电商村示范试点。

  赵蜀春介绍,成都“接下来要重点打造一批电商村镇,使农村承接外面商品的同时,更便捷地通过电商平台和网络更快地把生鲜农产品送到城市的餐桌上。”同时,成都争取到2017年,实现通过电商销售的农产品收入占总销售收入的30%以上。

  探索行业特色信用评级机制

  内贸流通信用体系

  成都将建设城乡一体的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内贸流通信用体系。

  文峰表示,成都要建立健全相关行业信用法规与标准体系,以市场监督部门企业数据库和人民银行征信中心数据库为基础,建设流通企业和相关行业协会信用信息系统,实现企业信用信息公示和查询服务功能。同时,发展第三方专业信用服务,支持餐饮、物流、零售等行业协会创新管理手段,探索行业特色信用评级机制,支持第三方机构参与公共征信体系建设和提供专业信用服务。 成都商报实习记者 樊骥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