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的士书屋”德国艺术家点赞

06.11.2015  10:39

成都“的士书屋”。本报记者 肖雨杨 摄

  10月30日11点多,赵国成把出租车开进成都三环路外的蓉城出租车服务站维护车间,然后走进一旁的司机休息厅,从两米多高的书架上取出一本《都江堰文史资料集》,坐在沙发上悠闲地“学习”起来:“看了一段时间了,还没看完。”

  蓉城出租车服务站开设的这家“的士书屋”,被一些参观者戏称为“世界上藏书量最多的‘的士书屋’”,藏有两万余册图书,全部来自社会各界的捐赠,捐赠者甚至包括外国人。按照赵国成的说法,“给乘客摆的龙门阵,就来自这个‘充电站’。”

  从100多本书开始

  “汽车服务站、4S店多如牛毛,但客户休息厅千篇一律,有沙发、电视,服务好的有茶点,却少了点文化味。”最让服务站经理潘志勇挠头的是,许多师傅一坐下就把腿放到沙发椅子上,甚至茶几上,烟头随意扔,还有人随地吐痰。

  “读书可以让人安静,我也想让司机们到了这里能够安静一点。”2013年9月,平时喜欢读书、喜欢收集文史资料的潘志勇,凑了100多本书籍、杂志,找来一个小书架,安放在休息厅中间。“效果还真的出来了,司机们拿起书后,坐姿就端正了。”说起当时看到的小变化,服务员们也都笑了,“现在,休息厅每天的扫地次数少多了。”

  去年6月,潘志勇和四川文艺出版社社长吴鸿聊天,说起自己想多找点书,充实书屋。正在清理个人藏书的吴鸿一口答应,很快就送去了几千册书。吴鸿还广为号召,一批成都文化人送来上万册书。服务站原来的书架装不下了,赶紧制作了6个2米多高的书架才存放完。“的士书屋”的名称也最终确定。

  司机秦文进说:“问我在这儿读了哪些书,还真记不到了。但是,我经常给师兄们说,自从有了这个书屋,我的脾气变温柔了。”在潘志勇眼里,每个月总是要来几次维护车辆的司机未必能读多少书,但这个书屋的存在还真有些提升素质的效果。

  文化名家众筹

  走进书屋,只见赠书者的名字被记录在公告栏里——诗人张新泉、龚学敏,艺术家秦川、米金铭,文化人徐康、李泰峰、李江等等。除了6个高大的书架,更显眼的是墙上挂满了各种题字匾,其中还有外文匾。

  2014年9月2日,德国拉尔公司技术部经理托马斯·布莱克一行慕名来参观,访问后非常激动,用毛笔写下了“出租车司机都是非常伟大的骑士”的题字,由于题字是德文,在众多题字匾中很是扯眼。2014年9月在蓉举办“中德国际艺术6人展”期间,德国艺术家鲁道夫·达海姆听说有这么个书屋,也专程到访,在留言簿上写下“出租车司机开启成都文化之门”几行德文,然后请人用中国字画方式重新书写装裱,送到服务站。今年3月,远在西安的“藏书票”收藏家崔文川从朋友那里了解到“的士书屋”,专门为“的士书屋”悉心设计制作了纪念藏书票百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