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白鹭湾湿地公园水体治理,岂能随意投放外来物种?

29.12.2016  19:17

大薸:原产于南美洲,繁殖迅速,大发生时,能遮住整个水体表面,不仅妨碍有益水体生态的沉水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也使得水生动物窒息死亡,死去的植物体本身又加剧了水体的富营养化,使水质逐渐恶化。

食蚊鱼:原产于中北美洲,虽然个体较小,但性情凶猛,会攻击同水域内的其他鱼类,在国内水体中没有天敌,繁殖能力较强。一旦进入野外水生环境,可能会造成同水域内其他鱼类的灭绝。

清道夫:原产于南美洲,会吞食其他鱼类的卵,在国内水体中没有天敌,繁殖能力较强。一旦进入野外水生环境,可能会造成同水域内其他鱼类的灭绝。

图片均引自百度图库

□本报记者 付真卿

成都白鹭湾湿地公园是成都重点打造的一处生态湿地,是成都环城生态区“六湖八湿地”建设的一部分。不过最近,白鹭湾湿地公园的一个水体治理及生态修复项目却引发群众担忧。

该项目拟投放例如食蚊鱼、清道夫鱼等外来水生动植物种,以达到水体治理的目的。得知此情况的群众致电四川 日 报 民 情 热 线 028(86968696),并通过四川在线“问政四川”平台,表达他们的担心:引进这些外来物种可能对当地原生生态环境造成巨大危害。

湿地水体治理

拟引入最危险的外来物种

12月26日中午,四川日报民情热线记者来到成都白鹭湾湿地公园。公园位于成都东郊,紧邻成都绕城高速,陡沟河环公园而过。据公园相关负责人介绍,白鹭湾湿地的水源主要从东风渠经陡沟河引入,经过湿地公园自然净化后,部分水会引回陡沟河。

整个湿地公园中,面积最大的一片水域就是大小悬湖,超3万平方米。据四川日报民情热线记者了解,本次将进行的水体治理及生态修复项目主要就是针对大小悬湖。该项目于今年11月进入招投标阶段。记者拿到了一份该项目的招标文件,其中将招标投放食蚊鱼2200尾、清道夫(鱼)1400尾;引进种植大薸440.8平方米。

这3种水生动植物都属于外来入侵物种。“食蚊鱼之前只是作为观赏鱼被人养在鱼缸里,但如此大规模在野外环境放养还是第一次听说。”成都一名长期从事水生物研究的人士告诉记者。

四川日报民情热线记者查询资料得知,食蚊鱼原产于中北美洲,因喜食蚊子幼虫而得名,虽然个体较小,但性情凶猛,会攻击同水域内的其他鱼类;清道夫原产于南美洲,能吃掉水中的藻类和鱼类粪便等垃圾,但同时会吞食其他鱼类的卵。这两种鱼类在国内水体中没有天敌,繁殖能力较强,一旦进入野外水生环境,可能会造成同水域内其他鱼类的灭绝。大薸也原产于南美洲,能从污水中吸收有害物质和过剩营养物质,但其繁殖迅速,能遮住整个水体表面,不仅妨碍有益水体生态的沉水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也使得水生动物窒息死亡,死去的植物体本身又加剧了水体的富营养化,使水质逐渐恶化。食蚊鱼、清道夫和大薸都被录入了农业部外来入侵生物预防与控制研究中心建立的中国外来入侵生物数据库,其中食蚊鱼更是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列举的100种世界最危险的外来入侵物种之一。“外来入侵物种一旦进入河流、湖泊等野外环境,可能会造成严重的生态灾难。”成都城市河流研究会副会长田军说,白鹭湾湿地下游仍然跟陡沟河连通,水最终会汇入锦江,特别是在夏季汛期,暴雨泄洪时,要完全避免鱼类外逃非常困难,可能导致无法控制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