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白领春季求职竞争指数高居榜首

22.04.2015  10:31

四川在线消息(四川在线记者 方炜)2015年春季全国人才供需竞争指数(供需竞争指数=收到的简历投递量/发布的职位数量)为26.1,即从全国情况来看,平均一个职位收到26.1份简历,反映职位的竞争激烈程度。今21日,四川在线联合智联招聘发布成都白领春季求职竞争指数调查。

调查显示成都以42.5的竞争指数高居榜首,其次是西安,竞争指数为41.4;沈阳以41.1的竞争指数位居第三。从总体来看,春季职位竞争指数位居前10位的城市主要分为三类:二线城市,如成都、西安、大连、苏州、南京;东北城市,如沈阳、长春、哈尔滨;一线城市,如深圳、北京。

北上广深”四大城市的职位竞争指数均未进入前三位,深圳位居第4位,北京位居第8位,上海和广州分别位居第12和第14位。在一线城市工作生活压力增大,生态环境恶化,限房限车等政策不断施压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白领选择离开“北上广深”,迁移至经济发展形势较好、发展空间大的二线城市,如成都、西安、大连、苏州、南京。这也由此带来这些二线城市职位竞争压力的上升。

从不同性质企业的竞争指数情况来看,春季求职期外商独资企业竞争指数最高,为34.7,竞争最为激烈,其次是事业单位(29.4),再次是国企,竞争指数为27.5。总体来看,这一现象与外企、事业单位和国企能够提供的职位数量有限,而外企、事业单位和国企职位对求职者吸引力较高有关,由此导致这些企业竞争激烈程度较高。民营企业竞争情况相对较弱,竞争指数最低,为24.8。民营企业提供了中国劳动力市场绝大部分的岗位,然而,由于民营企业的企业知名度、薪酬福利、企业文化等方面相对来说弱于国企、外企和上市公司,因此对求职者的吸引力较弱,竞争指数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