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留美学生:课余学开飞机玩潜水 周末爱打靶
成都留学生张骞,在学习潜水时的留影。
张骞在航校学习开飞机时的留影。
原标题:成都留学生讲述不一样的留学生活 课余学开飞机玩潜水 周末爱打靶
华西都市报:留学生的生活除了学习,还多了很多我们国内难以想象的项目:课余考个飞机驾照、到射击场上“爽几靶”,甚至学跳伞潜水……
在美国的两年,成都留学生张骞把课余安排得很紧凑,开飞机、玩赛摩、玩跳伞,穿着正装在海轮上体验英国贵族的社交晚宴,一个人租1台车4天奔驰2400多公里。
在你眼里,现今留学生的生活是什么样的?有人给出这些答案:A上课+宅,周末用辣椒酱在家做菜;B上课+打工,挣钱同时积累工作经验;C上课+代购,帮亲戚朋友顺便再赚点钱;D多数与华人扎堆,最多和ABC在一起,周六晚去只提供饮料的KTV吼几声……
“难道就是换个地方唱唱歌?”上周,第43届世界名校全国巡回招生面试会在成都举行,数千家长学子关注出国后的学业生活与人生规划。华西都市报记者采访到几位留学生,他们的生活除了上述几个选项,还多了很多难以想象的项目:课余考个飞机驾照、到射击场上“爽几靶”,甚至学跳伞潜水。
留学生:严立 华盛顿州立大学
他在美国考飞机驾照 一堂课2小时花费99美元
美国华盛顿州立大学位于普尔曼市,这里不同于大城市的喧闹,有大片的农田和湖泊,在成都留学生严立看来,这份安静刚刚好。暑期他回到成都,与朋友们讲起这两年在美国的生活,大家惊呼:原来可以这么充实。
3年前的一次课堂,老师讲到航空流体力学时询问全班有多少人有飞机驾驶执照。40多个同学就有六七人举手,严立惊呆了:“牛!还有两个是女生。”原来,当地农场播种需要用到飞机,不少家庭花10多万美元就可以买到一架,不少孩子一成年就拿到了飞行驾照。
严立在网上查询,航校对外开设了课程,花费5到7千美元就能拿到驾照。在美国联邦航空许可的航校报名,留下指纹,体检合格后,严立完成理论学习便被同意上机了。“因为我以前自己在网上喜欢玩儿模拟飞行,教练在第一堂课就同意我上天了,在一架私人飞机上有一前一后两个座位,我坐在前面,操作起飞、飞行与降落。”严立记得,没有增压机舱,飞机就在3000米以下飞行。99美元可以学习一堂课,大概两小时。周末有空严立就到航校学习,不过《飞行大纲》中要求考证需要达到教练陪同飞行时长40小时,单独飞行20小时,“因为学业繁忙,只能课余学习,短期内我还拿不到驾照。”
留学生:张之林 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
周末总要“爽几靶” 50发子弹只要10多美元
严立、张之林以及记者采访的其他几位男同学都在留学期间摸过枪。神秘而陌生的武器,让刚出国的男孩子手痒痒。中国留学生不少都在周末到合法的射击场去“爽几靶”,或者通过考执照获得持枪证。
张之林喜欢枪,刚留学的那个学期去了几次射击场,“因为我们毕业要回国,枪支不能带走同时也不能转卖,我就没有考持枪证。”美国朋友家有枪,他就跟着一同去。没枪的在前台可以租,租枪什么证件都不需要,也不用押金,租个打靶的道,自己买点靶纸就可以了。“子弹告诉前台你需要什么型号,一盒50发只要10多刀(美元),靶纸2元钱一张。”张之林说,他们最爱耍左轮,买的靶纸有本拉登头像的、有僵尸的、有正规带环的,随便选。靶道上有个按钮,按过来挂上纸张,再按一下就可以调节距离。
留学生:张骞 华盛顿州立大学
学开飞机玩潜水跳伞 他把时间切分到小时
为了更划算,张骞爱到团购网站“Groupon”上去溜达。运气好的话,开飞机、骑马、卡丁车、潜水、跳伞、滑雪以及高尔夫球等课程都能拿到很便宜的价。他本是飞机维修专业,当然要自学飞机课程,他开的飞机型号是赛斯纳172,不过依然因为累计学时不够没有拿到驾照。
团购潜水课程300多美元,配上自己买的护目镜、呼吸管等基础装备,一共400多美元。理论课以后是笔试,紧接着为泳池与开放水域的学习。十几个学员一边野餐会,一边学潜水。野餐会上,教练会讲水底使用的手势,识别不能触摸的生物,还特别告诫不要上浮得太快避免“醉氮”。只要1个多月潜水证就到手了。在美国的两年,张骞把课余安排得很紧凑,玩了赛摩、跳了伞,穿着正装在海轮上体验英国贵族的社交晚宴,一个人租1台车4天奔驰了2400多公里。为了节省时间学习更多东西,他把一天分割成了很多个小块。早晨6:15起床,7点到下午1点上学,1:15到1:45午休,1:50到3:15校外学习课程或者在校内体育馆,每天晚上8:30准时和国内的家人联系,这样严谨的习惯一直保持到回国。
留学生:殷山川 科罗拉多文理学院
一个月修一门主修课 到德国地下墓室听音乐
科罗拉多文理学院排名全美大学第六位。殷山川是全校2000多学子中的一个。学校一个月上一门主修课程,大概第四周进行考试。去年刚到学校时,殷山川在旁听的“音乐与哲学”课程中表现突出,课后又到老师家做了一次地道的四川火锅,成功“俘获”老师的胃。受邀跟着音乐专业的学生们去德国上了一门课。当月的主修课题为“巴赫”。12名学生与2名教授到德国寻访与巴赫有关的音乐、人物与古迹。“每天我们都听各种平常人可能要提前一年才能预订到坐位的音乐会,特别高大上。”
最神秘的是,他们夜晚进入到一些平日里游人如织的古老教堂。敲开一块砖面前出现一条地道,真的就像电影里演的,这里有历代教皇的墓。“老师给我们讲解很多音乐家都与皇室有着紧密联系。”一个月时间就在音乐会里度过,殷山川积累到非常多的历史知识。
记者手记
大多数留学生的生活还是常规的。但这4位学生认为,真正融入才会带来变化,而非仅仅换了一个地方去旅游、度假。
他们并非都是家庭经济富有的那部分,但或主动或被动地融入带来了观念与生活的改变。
在国内读中学时,成绩排名靠后便认为全世界仿佛都与自己过不去。到了大学,不同的教育方式让他们发现,我不一定需要考得太好,但我需要把不懂的问题解决,去尝试感兴趣的东西。
留学时间短暂,把分分秒秒用于在国内不能体验的新奇与惊险。上了蓝天下了深海,行动带来的眼界,让心也开阔了,“海归”们觉得,在他们面前没有什么是困难,只要做过、快乐过,就没有遗憾。华西都市报记者肖笛(受访者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