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生态文明建设规划制定七大主要任务、梳理238个重大项目

19.02.2016  10:05

  成都生态文明建设规划制定七大主要任务、梳理238个重大项目

  本报讯(记者 冉倩婷)2月18日,《成都市生态文明建设2025规划》正式出台,在这份长达88页的《规划》中,成都制定了七大主要任务,梳理了238个重大项目,计划未来十年投资5619亿元,全面改善生态文明环境,助力打造“美丽中国典范城市”。这是记者当天从成都市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

  根据该《规划》,未来十年,成都的生态文明建设将被放在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融入成都市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并依此探索由“环境换增长”向“环境促增长”转变的有效路径。

  “这一规划,将助力成都努力建成经济繁荣、环境优美、文明祥和、可持续发展的美丽中国典范城市。”成都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

  根据规划,到2025年,成都的生态文明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深度融合,生态优势转变成竞争优势,实现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城市价值全面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全面增强。

  在此目标下,《规划》提出了37项指标,其中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指标18项。如资源能源利用方面,明确提出到2025年,用水总量(不含河道生态环境用水)力争控制在65.7亿立方米以内,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低于25立方米,农业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58;生态环境质量改善方面,到2025年,森林覆盖率达到41%以上,治理水土流失面积比例达到60%,PM10和PM2.5年均浓度分别小于90微克/立方米、50微克/立方米,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达到75%,中心城区、郊区县城、乡镇污水处理率分别达到100%、100%、80%。

  值得一提的是,总投资5619亿元中,有4272.93亿元将被用于生态环境治理工程,包括生态系统建设与保护、水、大气、土壤环境治理及固体废弃物处置三大类,含环城生态区建设、中心城区排水管网、污水处理厂扩能改造、耕地质量提升、成都环保发电厂建设等 93个项目,计划总投资4272.93亿元。《规划》还显现出对结构调整和技术创新的重视,将重点实施包括节能环保和新能源、现代农业、淘汰落后产能及结构调整升级、科技创新四大类工程,含中节能环保集团环保生态产业基地、高标准农田建设、淘汰落后产能、生态流导入平台等46个项目,计划总投资623.53亿元。“这些重点项目的实施,将为37项指标顺利达成提供有力保障。”成都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