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更多百姓从科研成果中受益——记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团队

02.03.2015  10:45
    汶川地震地质灾害点分布范围广,数量巨大,仅7度以上的重灾区就达10万平方公里左右,多数分布在高山峡谷和陡峭的斜坡部位,现场调查难度极大     团队在汶川地震区和西南高地震风险区布置数十个斜坡地震动观测台站,在近5年内持续观测,捕捉到汶川地震余震、芦山地震和康定地震主震和余震上百次,获得在世界范围内都极为宝贵的斜坡地震动现场观测资料     《汶川地震地质灾害评价与防治》的科研成果不仅提升了对强震地质灾害的认知水平和防控能力,支撑了汶川地震灾后重建选址和重大地质灾害防治,也在2013年芦山地震灾后重建以及若干重大工程建设中得到广泛应用     2月24日,离开学还有10余天,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内,科研人员已在忙碌。这种提前工作的常态已经延续了好些年。     一个多月前,成都理工大学副校长、实验室主任黄润秋教授领衔科研团队完成的《汶川地震地质灾害评价与防治》科研成果,因在汶川地震地质灾害成因机理、发育分布规律、灾害链评价预测及震后泥石流风险管控研究等方面取得一批原创性、填补国际空白的学术成果,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成果背后,是历时6年的一场场硬仗。2008年汶川地震,他们第一批冲进灾区,为应急救援阶段的灾害排查,临时安置点和灾后重建选址与安全性评估,以及大型地质灾害防治提供指导帮助;2013年芦山地震、2014年云南鲁甸地震,他们根据汶川地震地质灾害发育分布规律的研究成果,快速绘制出地震次生地质灾害空间分布预测系列图件,为地质灾害现场应急排查和抗震救灾工作提供了重要指导。“虽然强震不可预知,但地质灾害可以防范,让更多老百姓从科研成果中受益。”基于这样的理念,黄润秋团队一步步向地球叩问灾难真相,守护生命。   开展科研调查 与抢险救灾队伍一起出现在灾区一线     2008年5月12日,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当晚和13日一早,实验室分派的9个科研小组便分别出发,前往震区不同地方开展科研调查。北川、青川、都江堰、什邡、绵竹……他们与抢险救灾的队伍一起出现在灾区第一线,进行灾区地质灾害隐患点排查。     实验室常务副主任许强教授和同事们当时负责青川县地质灾害隐患点的排查巡查,一个月内,他们跑遍青川县36个乡镇,面积约3300平方公里,查明地质灾害隐患点1089处。     辛苦细致的排查有所回报。2008年5月18日,排查组发现青川县城后山狮子梁存在一条长达数百米的裂缝,迅即上报县抗震救灾指挥部。当晚,山脚临时安置的100余户300余人紧急撤出。19日下午青川发生5.4级余震,后山发生局部垮塌。因及时撤离,避免了人员伤亡。     在后来的临时安置阶段,实验室科研团队又全面参与各安置点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对于不适宜居住的临时居民点,及时向当地群众和相关部门通报,并使这些安置点受灾群众很快得到妥善安置。     从2008年9月到2011年,黄润秋教授所带领的科研团队一直坚守在地震灾区,为恢复重建出力献策。多名专家参与我省灾后恢复重建规划,开展汶川地震极重灾区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编写了四川省灾后恢复重建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等。   挑战世界难题 在地震天然试验场持续观测     汶川特大地震后,黄润秋及其团队意识到,如果紧紧抓住汶川地震这一极震事件并将其作为地震天然试验场,对汶川地震触发的地质灾害开展深入系统的科学研究,不仅是丰富和提升人类对强震触发地质灾害认知水平的需要,也是汶川地震灾区灾后科学重建的需要,更是提高我国广大高地震风险山区地质灾害防治能力、进行长期减灾防灾的需要。     “汶川地震触发的地质灾害,在全世界都极为罕见和独特,其现象和科学内涵远远超出了原有认识。”许强说,汶川地震地质灾害点分布范围广,数量巨大,仅7度以上的重灾区就达10万平方公里左右,多数分布在高山峡谷和陡峭的斜坡部位,现场调查难度极大。科研团队先后派出千余人次进行地质灾害调查,有多人次在调查过程中受伤。     研究难度同样极具挑战。为研究强震条件下斜坡的动力响应规律,团队在汶川地震区和西南高地震风险区布置数十个斜坡地震动观测台站,在近5年内持续观测,捕捉到汶川地震余震、芦山地震和康定地震主震和余震上百次,获得在世界范围内都极为宝贵的斜坡地震动现场观测资料。同时进行了大量的室内大型振动台试验,模拟工况上百个,采集试验数据超过10000组,试验数据的分析处理就耗时4年之久。     团队中有位“80后”范宣梅。2008年地震发生时,她正在着手写博士论文,已成竹在胸。但到北川调查后,她毅然放弃原定的博士论文选题,转而研究“地震诱发滑坡堵江及其灾害链效应”,建立了汶川地震诱发滑坡堵江数据库,为堰塞湖的评估、预测及防灾减灾提供科学依据。她所著论文不仅受到广泛的国际关注,本人也获得中国地质学会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谷德振青年奖”。     《汶川地震地质灾害评价与防治》的科研成果不仅提升了对强震地质灾害的认知水平和防控能力,支撑了汶川地震灾后重建选址和重大地质灾害防治,也在2013年的芦山地震灾后重建以及若干重大工程建设中得到广泛应用。   分享科研成果 和谐团结氛围难能可贵     一个非“985”、“211”院校,地处西南,科研能搞出什么水平?曾经面对这样的质问,实验室上下都攒着一股劲儿,“只有一起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努力,才能赶上甚至超过他们。”     在斜坡地震动监测的一次野外调查中,团队成员罗永红和同事上山进行监测,除了必要的露营装备外,还要背着重重的仪器设备。夏天的太阳直射在他们身上,山上没有树木可以遮挡,人晒得虚脱了,肩膀也磨破了,脚也走不动了。当罗永红和同事们坚持到达现场后,通过监测调查,他们收获了有价值的数据资料。那时,所有人兴奋得忘记了路上的辛劳。“当晚住在山上,我们还喝酒聊天,分享收获,这就是科研的快乐吧!”     从2014年2月开始,范宣梅受邀到联合国培训研究所做培训专家。去年底,联合国极力挽留她再呆一段时间,并以升职为条件,但她最终带着对实验室的不舍提前回国。“在这个团队里,最难能可贵的是和谐团结的氛围,我们彼此分享科研成果,一点儿也不吝啬。”     业余时间,实验室还经常组织球类运动,他们创建了球友QQ群,聊新闻、开玩笑,理工人也有幽默的一面。“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虽然只能有15个人的获奖名字,但这是我们整个重点实验室集体的荣誉,是我们理工人的骄傲。”未来,黄润秋和他的团队还将继续努力,拓展国际合作,深化研究,将理论提炼得更充分,使之更好地为国家防灾减灾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