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具有成都特色的中国内陆自由贸易试验区

21.09.2016  22:09

  8月31日,第三批7个自贸区敲定落子,其中四川、重庆、陕西三个西部内陆省市入围。自2013年9月首个自贸试验区挂牌起至今,国务院先后批准设立11个试验区,覆盖东部沿海、中部、西部及东北等四大板块。这代表着自贸试验区建设进入了试点探索的新航程,也引起国内外高度关注。而西部重镇成都作为四川自贸区的主体,肩负探索内陆开放新模式重任。本文试图从四川成都为何入围、特色贡献、如何推进等角度剖析具有成都特色的中国内陆自贸试验区,为国家战略增添“成都模式”而提供一点思考。

  (图片来自网络)

   成都何以入选?

  设立自贸试验区目的在于通过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提升包括货物、商务、服务、资本等要素流动性,围绕政府职能转变、金融改革、贸易投资便利化和服务业扩大开放等四大任务,倒逼政府行政体制改革、改善商品及服务供给,衔接国际贸易投资规则,实现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和经济增长的动能转化与方式转变。因此,自贸试验区的意义远非保税区、免税店所能承载,建设自贸试验区也并非仅仅关税调整、税收减免或放宽准入那么简单。作为一项国家战略,需要从全面深化改革与新一轮对外开放格局的国家高度,以及成都的优势、短板与担当等地方特色谈起。

  随着国内外形势日益复杂和多样化,仅靠上海自贸试验区并通过“复制+粘贴”的推广模式是远远不够的,此外四大沿海自贸试验区建设经验是无法完全覆盖中西部及其它地区。这恰恰也给了中西部地区入围的机遇,同时也必然要求这些地区必须在复制推广基础上,突出地方特色创新,伟国家战略探索出有用且可推广的经验。前三批自贸试验区的地域分布部分反映出新一轮对外开放的格局。截止目前东、中、西部和东北的批复率如表1中所示。显然,第三批中西部地区成为赢家。

  自贸试验区的使命决定了其必然在改革、开放和创新的活跃地区落地。以成都为主体的四川自贸试验区之所以入围,并非零基础坐等靠要,而是做足了功课。

   一看综合实力。 成都的经济总量(2015年GDP首次过万亿)、产业基础、区位条件、交通物流设施、营商环境、消费市场、政府效能等因素支撑了自贸试验区落户。近1500万的常住人口规模仅排在渝沪京之后,位居副省级城市首位,人口集聚所带来的发达零售业及强大吸金能力也为其提供了巨量市场规模。而从城市经济首位度看(“城市首位度”是美国学者马克·杰斐逊于1939年提出的一个概念,指一个国家或区域首位城市与第二位城市的人口规模之比),2015年副省级及以上城市当中成都达到6.4高居第一,远高于第二名武汉市(3.2)及其他城市。该特征也决定了成都将作为四川省自贸试验区的主要功能载体,有望起到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

   二看城市格局。 成都作为西部地区国际门户城市和内陆开放高地写入国家战略,成都市也加快建设第六座国家中心城市,加速城市国际化进程,以作为内陆典型城市代表中国嵌入全球城市网络,参与国际化竞争。

   三看先行积累。 2014年8月起成都主动复制推广上海自贸区成功探索经验,在8大重点领域提出了160余项改革举措。为摆脱内陆盆地困境,“构筑了国际物流通道”,成都“放开了天空”,修建第二机场,开通直达欧洲的蓉欧班列,国际物流通道加速形成;“开拓了跨境电商新领域”,扶持搭建中韩合资跨境电商平台等便利的全球化商品交易平台。这些努力降本增速,活跃了经济,融入了世界,增加了成都的影响力和吸引力。

  同时也应看到,内陆地区在发展开放型经济时还面临着短板。如开放仍需扩大、服贸仍须加快发展、商贸服务基础设施仍显不足,物流存在短板、成本仍有下降空间。 笔者认为,正是因为这些短板,促使国家从全局高度选择四川纳入第三批试点。 围绕着十三五时期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首要目标,坚持问题意识和目标导向,通过全面改革和更高水平开放策略,弥补短板并力助成都及四川对全国经济版图做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