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牌”电视为何消失

01.04.2014  10:12

当年批条子才能买到,如今在市场上杳无踪迹

寻访记忆中的“老川货” 有多少人还记得“成都牌”电视机?

这个在上世纪80年代红得发紫的“老川货”,曾是成都市无线电一厂的明星产品,承载了一代人的记忆。连日来,它的名字也频繁出现在本报与四川在线、四川日报网联合推出的“寻找记忆中的‘老川货’”的网络互动中。

时光倒回1988年。在四川省电子仪表局局长孙毅芳的记忆里,那是成都市无线电一厂辉煌的顶点。也正是这一年,“成都牌”的没落故事,写下了序曲。

是什么原因导致“成都牌”最终消失?近日,记者通过走访多位熟悉成都牌电视机的相关人士,试图剖析它的失败因子。

□四川日报记者 李欣忆 范英

当年辉煌 曾是成都第一纳税大户

成都市一环路南三段22号,如今的世纪电脑城。多年前,这里是成都市无线电一厂,成都人喜欢简称它为“成无一厂”。

厂房占地面积不小,在玉林北巷和玉林北街之间,办公楼一幢连一幢,气派得很,一条街巷全部占完。”成都人莲子回忆说,当时的成都牌电视机,火遍了全川。

温江金马镇刘家壕社区村民吴洪成家中,至今还收藏着一台成都牌黑白电视机,这是他当年卖了四头肥猪换来的。这台14寸电视,显示屏下方刻有“CHENGDU”字样,背部贴有不干胶商标,上面印着“成都无线电一厂”。1988年,吴洪成花了420元,在温江百货商场买回了它。这台电视给吴洪成家里带来了络绎不绝的客人,村里人都来“”电视,人多的时候自家的板凳都不够坐。

最火的时候一台难求,要托熟人批条子才能买到。我当年就批了不少这样的条子。”当年成无一厂的一个管理层成员告诉记者。他介绍,1986年引进日本三洋全套生产线,成都牌电视产能达到年产30万台,成为西南地区彩电生产定点厂、机电部产品出口基地,享有外贸业务经营权,产品远销加拿大、南非,员工达到3000多人。当年的成无一厂,是成都市第一纳税大户,年纳税额五六千万元,并逐渐走向年产值5.6亿元的顶点。

退出舞台 因扩张太快掉头太慢

孙毅芳曾在成无一厂蹲点一年,一路见证了成无一厂的辉煌和最终退出历史舞台。

上述成无一厂原管理层成员也表明了这样的观点:成都牌电视原本有可能和长虹一样,存活到今天。分析它的败因,现在看来弥足珍贵。

1988年,在一次决定成无一厂是否在沿海设分厂的会议上,只有孙毅芳投了反对票。“原因很简单,成都牌电视只能说在四川站稳了脚跟,这么急迫地扩张,把战线拉这么长,不是死路一条是什么?

但成无一厂不光在深圳、珠海等地设立了三个分厂,还在蒲江等成都周边设立了数个分厂,“加起来一共有12个分厂。”孙毅芳说,运输成本高,技术骨干被调往分厂任管理人员,这些因素都让成都牌电视工艺管理跟不上,市场返修率提升,销路受到影响。“两年之内,这些分厂大多都垮掉。

从不愁卖到库存越积越多,成无一厂开始日子艰难了。“当时各省都有电视生产线,全国大约有四五十家彩电厂,产能严重过剩。”成无一厂原管理层成员回忆说,彩电卖不动,厂里开始寻找出路,上马新技改项目。计算机显示器、模具中心等,但都没成为救命稻草。

1990年,成都牌电视机生产线开始间歇性停产;1995年,全面停产。

2005年,在长虹跨入世界品牌500强,品牌价值达到655.89亿元。成无一厂却破产了,成都牌电视也沦为记忆。

互动台

达州网友“小李飞”:1988年,一个亲戚从成都给我家带了一台成都牌电视,当时交通不行,到达州时电视天线遭挤坏了。虽然是黑白电视,当时在乡下还是多稀奇的。这台电视早被淘汰了,可惜这个品牌也不存在了。

网友“斑斓”:走到一环路南三段,又想起了成都牌电视,那些万人空巷看《霍元甲》的岁月。成都牌电视当年好红啊,谁家在成无一厂上班,全家脸上都有光啊。

网友“小番子”:记得1989年看春晚,我家买回了一台成都牌电视,第一次在电视上看到明星们的风采,小心肝很是激动了一阵呢。

留言互动 讲述您与川货的故事

今日,四川在线、四川日报网将继续开辟网友留言互动专区,就传统品牌如何在夹缝中成长,邀请读者参与互动。参与方式如下:

◎寻访热线:028-86968451、86968245

◎登录四川在线“川货行天下”官方 网 页 : http://special.scol.com.cn/14chxtx/

四川日报网“川货行天下”活动 专 区 : http://special.scdaily.cn/14cbch/

◎扫一扫,在四川日报官方微信、微博上留言互动,讲述您与川货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