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深耕课程营造科学育儿氛围
■“小学化”专项治理进行时
今年7月,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开展幼儿园“小学化”专项治理工作的通知》,再次要求坚决纠正幼儿园小学化倾向。
“令则行,禁则止。”严令之下,地方工作具体落实如何?近日,记者走访了四川省成都市部分区县及幼儿园,了解到从2012年开始,成都市教育局针对防止和纠正幼儿园小学化提出了具体的实施意见,要求全市幼教主管部门从遵循规律、规范办园、动态监控等方面进行治理,全市已基本从形式上消除了幼儿园内的小学化。
目前,成都市幼儿园小学化专项治理工作已经进入第二阶段:营造从幼儿园到家庭在思想上认同去小学化理念的科学育儿氛围。如今,“去小学化,不是去掉知识学习,而是去往孩子更优质的发展”,这样的观念正在深入家长内心。
去小学化是尊重孩子的天性
“防止小学化不是片面地不接触知识。”成都市金牛区机关二幼园长黄洁表示,少数人暂时不理解,在于对去小学化存在误区。孩子的天性就是发展,幼儿园的根本任务是根据《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要求提供课程和环境,让孩子在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大领域发展各种可能性。孩子只是不机械地学习知识,但其实在幼儿园的活动和游戏中每时每刻都在愉悦地学。
机关二幼开设的家长课堂,有工程师爸爸带孩子们参观修地铁现场的活动,讲解地铁怎么修建。这些知识,让孩子们觉得神秘而向往。黄洁介绍,回来之后,孩子们开始画戴安全帽的工程师,讲要当工程师的故事。孩子们学到知识了吗?在他们的理解范围,一定学到了不少,更为重要的是,孩子们自发产生了对知识的向往。
“去小学化就是尊重孩子的天性,保护孩子的学习兴趣,让孩子在身心愉悦的状态下发展各种可能性。”在黄洁看来,按照孩子身心发展规律,在社会中、生活中开放式地学习,以及随之而来的对知识的兴趣,比训练孩子认多少字、学多少加减乘除,影响更深远。
“五大领域发展较好的孩子,在未来的学习中也会后劲更足。”成都市第十六幼儿园保教主任刘静认为,幼儿园的课程为孩子的学习品质和学习能力做了很多铺垫。孩子在跳蚤市场、超市体验中会涉及货币买卖,在图形建构中会涉及数学空间的感知……这些能力,以及过程中形成的坚持、专注、勇敢、主动、自信等品质,比起枯燥的知识铺垫,更能让孩子在未来的学习阶段走得更好,走得更远。
在十六幼,记者看到一日活动安排中,只有一次集中教学,其他时候,孩子都在户外和各种区角开展活动。幼儿园将校园打造成“童年的院子”,开设9大户外游戏区,课程以活动为主。刘静说,这样的设计顺应幼儿身心特点,以获取直接经验为主,幼儿可以在活动中获得分工、协作、解决问题等多种学习品质的培养。
去小学化成为幼儿园的自觉要求
“治理幼儿园小学化倾向的关键,在于贯彻《指南》。”成都市金牛区教育局学前科科长邓定鹏表示,将《指南》中的科学幼教理念传递给教师、社会和家长,让他们认同和践行,小学化才能从思想上彻底被抛弃。
成都市幼教领域从园长到一线教师,对去小学化观念的认同,来源于教育主管部门建设规范化、科学化、专业化幼儿园教师队伍的努力。
金牛区教育局联合工商、街道、市场监督、卫生部门联合执法,基本消除无证办园,保证区内孩子就读的幼儿园都规范办园。针对幼儿园小学化问题,金牛区邀请园长担任挂牌责任督学,每个挂牌督学负责5所园的日常监管。
一手抓治理,一手抓发展,成都市建立了去小学化长效机制。金牛区利用优质园辐射引领,组成了9个互动联盟。联盟内部自发公布了《去小学化公约》,去小学化已经成为幼儿园追求优质幼教的一项自觉要求。互动联盟不仅形成了监督机制,还成了幼儿园互相交流管理经验、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优质平台。
金牛区还通过一些优质课题的打造,引领教师加入课程资源建设、游戏质量管理等课题,从观念上树立以游戏为主的科学幼教理念。为了让家长对科学幼教理念更为认同,金牛区通过区家庭教育协会,每年开展近200场家长讲座,呼吁家长按《指南》精神培养孩子。
新津县也把防治重点放在专家引导教师转变观念上。该县推进幼儿园课程改革,要求幼儿园以幼儿终身发展为目标建构课程,由专家组负责审定园本课程和指导各园园本课程的构建,巩固小学化防治成果。
幼小衔接课程为家长解后顾之忧
在各大家长群、育儿公众号上,始终有一种声音,担心孩子上小学跟不上,焦虑幼儿园不教了,是不是应该自己教或者干脆报培训班。焦虑的家长,往往成为去小学化的最大阻力。
针对家长的担忧,成都市幼儿园主动开设幼小衔接课程。在跟小学的对话中,教师、家长找出了孩子适应小学所需要的关键能力到底是什么。
这学期,机关二幼的幼小衔接课程,专门邀请家长参与。孩子和家长一起感受小学生的一日生活,体验小学生的课堂。回来后,家长在与教师的讨论中感受到:能力和习惯才是最应该提前准备的,而非学多少拼音和算术。
新津县华润幼儿园与华润小学也联合开展了幼小衔接课程。幼儿园教师和小学教师坐在一起讨论,孩子应该怎样为小学做准备。最终,在思维碰撞下,他们也发现:人际交往、自我管理、学习习惯是幼小衔接最应关注的几个方面。
通过幼小衔接教育,以及平时家长、教师、专家的论坛,许多幼儿园与家长达成共识:提前抢跑,学习一部分知识,可能对一、二年级有一定用处,但到了三年级,提前储备的东西就意义不大了。被忽视的能力和习惯准备,反而是让孩子学得更好、后劲更足的关键因素。
目前,成都市各小学也在严格治理,坚持零起点教学,不组织考查幼儿拼音、计算等内容的入学面试。
成都市教育局学前教育处处长林一凡表示,治理小学化需要幼儿园、家长、教育行政部门等几方共同努力:幼儿园按照治理要求,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合理安排一日生活;家长科学育儿,不盲目跟风攀比;教育行政部门加大监管力度;社会多做正面宣传和引导,共同营造良好的学前教育氛围。
(倪 秀)
(微信扫描分享)